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晓岷

作品数:103 被引量:464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2篇儿童
  • 18篇影像
  • 17篇成像
  • 16篇磁共振
  • 15篇X线
  • 14篇磁共振成像
  • 13篇血管
  • 12篇影像学
  • 12篇X线计算
  • 12篇X线计算机
  • 11篇畸形
  • 10篇肿瘤
  • 10篇小儿
  • 9篇体层摄影
  • 9篇病变
  • 7篇动脉
  • 7篇细胞
  • 7篇先天
  • 6篇血管造影
  • 6篇造影

机构

  • 101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保定市儿童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宁波市妇女儿...
  • 1篇西安市第一医...
  • 1篇威海市立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西北妇女儿童...

作者

  • 102篇段晓岷
  • 54篇彭芸
  • 34篇于彤
  • 20篇曾津津
  • 18篇孙国强
  • 17篇尹光恒
  • 14篇程华
  • 13篇孙记航
  • 12篇胡迪
  • 12篇高军
  • 10篇刘勇
  • 10篇刘志敏
  • 9篇刘玥
  • 8篇温洋
  • 7篇蒋玲
  • 6篇路春兰
  • 5篇周春菊
  • 4篇张祺丰
  • 4篇王蓓
  • 4篇孙国强

传媒

  • 16篇中华放射学杂...
  • 15篇临床放射学杂...
  • 11篇中国医学影像...
  • 7篇放射学实践
  • 5篇医学影像学杂...
  • 4篇CT理论与应...
  • 4篇中华实用儿科...
  • 3篇中国介入影像...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北京医学
  • 2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骨伤
  • 1篇武警医学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9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10篇2016
  • 12篇2015
  • 10篇2014
  • 7篇2013
  • 6篇2012
  • 11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1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在儿童低剂量颈椎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降低儿童颈部CT扫描方案的辐射剂量,尤其是甲状腺区辐射剂量的价值。方法对比ASIR技术(A组)和滤波反投影(FBP)技术(B组)的颈椎cT扫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2组各70例患儿,年龄、性别分布匹配。A组采用Discovery CT750 HD(GE Heahhcare)进行颈椎CT扫描,预设噪声指数14HU,B组采用VCT64(64 Lightspeed VCT,GEHealthcare)进行扫描,预设噪声指数为12HU,余扫描参数两者相同。记录每例患儿扫描野范围内最小电流值、最大电流值、甲状腺扫描区的电流、剂量报告表中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01)、扫描长度和剂量长度乘积(DLP)。测量CT图像的客观噪声值,并对图像进行4分制主观评分。使用SPSSl7.0统计软件对2组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Kappa法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A组和B组患儿扫描野范围内最小电流值分别为(26.8±4.2)、(43.2±15.4)mA,最大电流值分别为(35.8±9.6)、(41.8±13.6)mA,平均电流值分别为(34.6±8.4)、(41.0±13.2)mA,甲状腺扫描区的电流分别为(36.8±12.4)、(44.7±21.0)mA,CTDIvol分别为(1.3±0.3)、(1.8±0.6)mGy,DLP分别为(29.0±8.3)、(40.3±15.6)mGy·cm,扫描长度为(157.5±20.2)、(157.6±21.8)cm。A组的平均电流值、甲状腺区电流值、CTDIvol和DLP值分别较B组降低约15.8%、17.9%、27.3%和2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0—0.02,P值均〈0.01)。2名医师的主观评分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Kappa=0.834,P〈0.01)。2组图像主观评分分别为(3.4±0.9)和(3.3±1.O)分,松质骨噪声值为(32.5±5.3)和(32.9±5.1)HU,颈部肌群噪声值分别为(9.2±2.3)和(9.1±2.0)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0.24,P值均〉0.05)。结论与FBP�
高军于彤刘志敏刘勇路春兰霍爱华段晓岷
关键词:颈椎X线计算机儿童
先天性脊柱畸形-半椎体三维形态与分型的研究
目的:利用螺旋CT-3D 重建技术观察1-12 岁脊柱畸形患儿中半椎体的三维形态,分析其特点,提出适当的分型,为临床进一步了解半椎体的畸形特点,同时为治疗儿童脊柱半椎体畸形提供较为详尽和准确的解剖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
孙琳吴敏孙继航孙保胜段晓岷
109例儿童戈谢病骨骼影像学研究
张宁宁刘宁瑶尹光恒曾津津段晓岷段彦龙张永红臧晏唐凌祁大文孙国强彭芸
磁敏感加权成像及FLAIR序列在儿童创伤性颅内出血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在儿童创伤性颅内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36例颅脑外伤患儿,年龄3天~9岁,平均(2.6±2.6)岁。所有患者采用3.0TMR机进行T1.wT.T2wI、swI及FLAIR序列扫描。对比常规MRI序列(T1WI,T2WI)与swI和FLAIR序列三种检查方法在发现脑实质微出血(CMBs)、硬膜下或外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及脑室内出血的数量有关差异,并分析颅内各种出血的信号特点。结果:36例中常规MRI、SwI和FLAIR序列检出的脑实质微出血灶分别为80、197和65个,检出的硬膜下或外出血分别为45、45和44个部位,检出的SAH分别为7、10和13例,分别检出4、7和4例患儿存在脑室内出血。在检出脑实质微出血中,swI与常规MRI(X2=166.419,P=0.001)和FLAIR序列(X2=198.504,P=0.001)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出SAH方面,FLAIR序列与常规MRI序列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颅内出血的信号特点较复杂,swI图像上颅内出血,尤其是硬膜下或外出血,可以表现为高信号或混杂信号。结论:swI较常规MRI和FLAIR序列能发现更多的微出血灶及脑室内出血,FLAIR序列在检出SAH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综合应用MRI扫描序列对于儿童创伤性颅内出血的诊断及预后的判断有很高的价值。
刘玥张玥彭芸温洋段晓岷曾津津
关键词:儿童磁敏感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儿童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系统性血管炎的肺部CT影像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儿童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系统性血管炎(p—ANCA)的肺部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例p-ANCA相关性肺炎患儿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女13例、男2例;年龄1—17岁,中位年龄10岁。15例患儿均行胸部CT平扫检查,其中12例为原发p-ANCA相关的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2例为继发MPA、1例为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由2位中级以上影像科医师共同进行图像分析。结果12例原发性MPA中,1例见双肺大片实变影,以双肺下叶背侧为主,实变影周围可见少许磨玻璃影,伴双侧胸腔积液;1例左下肺见限局性实变影,周围伴有少许小叶间隔增厚及同侧胸腔积液;1例患儿肺内仅见右肺中叶限局性间质增厚;9例双肺可见散在或弥漫的磨玻璃影,以胸膜下分布为主,病灶内可见肺内间质及(或)胸膜增厚影。2例继发性MPA中1例咳血患儿CT上可见双肺少许磨玻璃影,未见小叶间隔增厚及小结节影,未见胸膜渗出改变;1例无呼吸道症状,仅有肾功能异常,CT检查示右肺下叶叶间胸膜下小结节影,伴晕征。1例CSS患儿的CT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的小片状磨玻璃影,双肺舌叶可见实变影,多发小叶中央结节及小叶周边结节,小叶间隔增厚,肺底部及肺周围肺野病变明显。病变肺野内部分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略明显。双肺胸膜及叶间胸膜增厚。结论p-ANCA相关肺炎的胸部CT表现为非特异性肺小血管出血征象。
于彤刘小荣周春菊高军王蓓胡迪段晓岷
关键词: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X线计算机儿童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在该方法中,可将获取的脑图像输入至脑图像处理模型中的特征提取层,对脑图像进行多个维度的下采样处理,以得到脑图像的多个维度的低层特征图,低层特征图表示低层语义信息。将多个维...
彭芸胡迪李昊岩段晓岷
儿童甲状腺病变MRI诊断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儿童甲状腺病变的MRI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临床病理确诊的儿童甲状病变MRI表现。结果 49例甲状腺病变中,单纯甲状腺囊肿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甲状腺腺瘤9例、甲状腺脓肿13例、桥本甲状腺炎2例、甲状腺癌18例,淋巴瘤累及甲状腺3例。MRI表现为甲状腺体积无显著增大或局限性、弥漫性增大,腺体内可见囊性、实性或囊实性混杂结节样信号。良性病变中92.86%(26/28)T1WI信号、100%(28/28)T2WI信号均较恶性病变信号略高。80.95%(17/21)的恶性病变DWI呈中等信号,略低于甲状腺脓肿壁DWI信号、且略高于甲状腺腺瘤信号;15例(15/28,53.57%)良性病变DWI信号较恶性病变略低。恶性病变中转移性淋巴结DWI呈高信号。结论儿童甲状腺病变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DWI序列可协助鉴别良恶性病变。
胡迪于彤刘志敏段晓岷
关键词:儿童甲状腺肿瘤磁共振成像
MRI在儿童静脉窦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2012年
目的评价MRI对儿童脑静脉窦血栓(CVST)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10天~11岁,平均3.9岁)经临床确诊为CVST患儿的MRI及MRV表现。对所有病例均行MRI及MRV平扫,其中1例行增强MRI(CE-MRI)和增强MRV(CE-MRV)扫描。结果 14例横窦受累,12例上矢状窦受累,11例乙状窦受累,1例蝶顶窦受累。MR平扫6例表现为T1WI等高信号、T2WI高信号;3例表现为T1WI等高信号、T2WI低信号;3例表现为T1WI、T2WI等信号;1例T1WI高信号、T2WI等信号;2例T1WI和T2WI血栓显示不明显。增强扫描表现为脑静脉异常强化,静脉窦壁表现为环形、三角形或平行状强化,而静脉窦内血栓无强化,呈不规则充盈缺损或空三角征。MRV表现为受累静脉窦显影不规则、狭窄或中断、侧支血管形成,邻近深静脉及浅静脉迂曲扩张。结论 MRI结合MRV,特别是增强MRI和MRV是诊断儿童CVST的有效手段,对于临床及时诊断治疗及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刘玥彭芸段晓岷尹光恒谢山佳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磁共振成像磁共振静脉成像儿童
儿童颞骨骨折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儿童颞骨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21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确诊的477例18岁以下颞骨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性别、年龄、受伤原因、影像学、面神经及听力学评估、并发症、治疗及预后。结果 477例颞骨骨折患儿中男358例、女119例,男女比例为3∶1,年龄范围为0~18岁,中位年龄9岁,其中6例为双侧。交通事故是受伤主要原因(57.23%),其次为跌倒(23.69%)。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鼓室积血和耳出血,通常3周~1个月消失。纵行骨折253耳(52.38%),横行骨折35耳(7.25%),混合型骨折48耳(9.93%),其他不能进行分型147耳(30.43%),表现为轻微骨折线。听力受损372例(77.02%);面神经损伤28例(5.80%),其中8例为内听道及以上层面损伤;脑脊液耳漏47例(9.73%);鼓膜穿孔15例(3.11%)。合并颅内损伤78例(16.35%),全身多发损伤19例(3.98%)。即发性面瘫10例,1例恢复良好(10.00%);迟发性面瘫18例,15例恢复良好(83.33%)。耳科并发症的处理经手术治疗10例,包括8例鼓室探查+听骨链重建,术后听阈恢复正常。2例面神经减压术,术后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HB分级)Ⅴ级恢复至Ⅱ级。结论 儿童颞骨骨折中,男童常见,最常见的受伤原因为交通事故。鼓室积血、鼓膜穿孔、脑脊液耳漏和传导性耳聋经保守治疗多可治愈,外伤所致听骨链骨折或脱位经手术治疗预后良好,外伤所致内听道区域骨折可引起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和完全性面瘫,预后较差。
马宁陈敏陈敏杨扬刘薇郝津生杨扬张晓段晓岷郝津生张杰
关键词:颞骨骨折儿童面神经损伤听力损失脑脊液耳漏
儿科影像学培训是儿科医学继续教育的必修课程被引量:1
2011年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进程,儿科影像学在儿科疾病诊断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作为一名儿科临床医师,掌握基本的儿科影像学知识已成为进行临床工作必需具备的必要条件。本文从儿科临床医师学习儿科影像学的必要性,儿科影像学应作为儿科临床医师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应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儿科影像学培训体系三个方面阐述了儿科影像学在儿科继续教育中不容忽视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程华尹光恒段晓岷孙国强
关键词:儿科学继续教育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