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本秋
- 作品数:47 被引量:114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观察文明冲突的另一种视角——《文明内部的冲突与世界秩序》评析
- 2006年
- 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了引起广泛关注的“文明冲突论”。他认为冷战后的世界将会沿着文明的界限进行重组。权力、军事、经济和意识形态已经不能完全解释世界政治,文明的冲突将成为一种新的观察世界的方式。2004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德国学者迪特·森格哈斯所著并由张文武翻译的《文明内部的冲突与世界秩序》则为我们审视文明的冲突和观察文明的进步提供了另一种视角。
- 沈本秋
- 关键词:世界秩序文明冲突美国学者世界政治意识形态
-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香港地区青年北上的顾虑与对策被引量:1
- 2023年
-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香港地区青年北上内地发展已然成为趋势。当前,香港地区青年普遍对北上求学、就业、创业、生活等顾虑颇多。本文通过对香港地区青年的调查,探讨香港地区青年北上却步的缘由,发现就业政策不完善、交流形式大于实质、获取政策信息渠道匮乏、政策适配性不足等客观因素是造成香港地区青年北上顾虑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该通过积极推动湾区内升学互认教育合作发展,完善支持香港地区青年到内地发展的配套政策,做好法治、心理与文化建设,培育香港地区青年国家责任与担当等措施消除香港地区青年到内地发展的后顾之忧。
- 沈本秋仇春妹
- 关键词:北上顾虑
- 试论美国非政府组织对香港“一国两制”的介入被引量:6
- 2009年
- 美国非政府组织在香港通过发表研究报告、为选举提供技术支持和直接支持香港"泛民主派"的反政府活动来介入香港"一国两制"的实施。美国涉港活动的非政府组织与美国政府有密切的人事关系,这些活动背后有着美国政府在资金方面的庞大支持。为了香港2017年开始的民主选举政治顺利开展和"一国两制"的顺利推进,以及为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中国政府必须从政治上和法律上采取以下措施:继续坚持"爱国者治港"和"高度自治"原则;鼓励香港建制派深耕基层;落实《基本法》23条立法。
- 沈本秋倪世雄
-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一国两制
- 美国文化全球化的层次结构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全球化时代,随着美国文化的全球扩张,出现了看似相互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全球文化出现了美国化趋势,但是另一方面又有文化多元化现象的存在。本文运用文化的层次结构对美国文化全球化进行分析。通过物质文化(表层)、制度文化(中层)和价值文化(深层)这三个层次结构的分析,发现在物质文化层次美国文化全球化程度最深,制度文化层次美国文化全球化程度次之,而价值文化层次美国文化全球化程度最弱。因此导致了物质文化层次全球文化美国化或全球文化同质化的表象;而在制度文化和价值文化层次出现了全球文化多元化现象。正是由于美国文化在不同层次上全球化程度不一致,在借鉴和接受美国制度文化的国家和民族,出现了制度文化层次的美国化与价值文化层次的本土化不相符的现象,导致了文化和文明冲突。
- 沈本秋
- 关键词:美国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价值文化
- 中国身份变化与对外经济援助
- 2009年
- 以建构主义理论中的身份概念为依据,对中国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对外援助进行阐释:建国后最初的三十年,中国的对外援助是出于自己是社会主义国家并属于第三世界,以及服务于反殖反霸、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发展来考虑;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的对外援助则是出于发展中大国的身份并与其他国家共同发展来考虑;90年代中期到现在,中国主要是作为负责任大国实施和平发展战略来考虑对外援助。在未来的对外援助中,中国应进行战略性的思考,把责任和利益相结合,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资源战略和软权力等角度进行更加细化的考虑。
- 沈本秋
- 关键词:身份对外援助
- 相对获益视野下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环境分析
- 2009年
- 国际关系理论中,新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在国际合作中关注相对获益,并由此导致合作困难。经过诸多争论,一种共识越来越被接受:国家行为体关注相对获益是有条件的。本文从机制规模、身份认同、地缘政治、议题变化和合作进展五个方面总结了国家关注相对获益的条件,还通过进一步追溯,总结了新现实主义关于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假设是国家关注相对获益条件的大前提。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中国近年来的国际合作环境,并从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对新现实主义进行了颠覆性的分析,并对中国未来如何克服国际合作的困难提出了建议。
- 沈本秋
- 国家涉外法治建设中的香港角色探析
- 2025年
- 涉外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香港特区涉外法治是“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和国家涉外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地区涉外法治体系总体上与其地位相符并较为完善,形成了自身突出的法治优势,也成为香港地区助力国家涉外法治建设的独特优势。一直以来,香港地区凭借其独特优势在国家涉外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参与全球治理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等方面为国家涉外法治建设积极贡献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探索容错的试点作用、内联外通的桥梁作用、转化缓冲的衔接作用、协作配合的协同作用等。面对国家涉外法治建设重任,未来需要进一步统筹协调香港特区涉外法治建设,更好发挥香港地区的作用。
- 奚俊坚田飞龙底高扬程显越沈本秋
- 试析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华反倾销与反补贴裁决的政治基础
- 2013年
- 文章认为,当今国际经济体系的转型是美国经贸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国会充分运用立法权和监督权,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华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与裁定过程中施加影响;在产业界,为了扩大影响力,企业与行业协会或工会组织联合发起申诉的趋势日渐明显,同时,案件申诉者的数量在增加,行业集中度高的特征很突出。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致使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华实施反倾销与反补贴措施日渐频繁。
- 沈本秋
- 关键词:反倾销反补贴政治基础
- 扩张主义文化与文化扩张被引量:4
- 2002年
- 美国的扩张主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建国之初开始的近一个世纪的领土扩张 ,1 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向美洲大陆和海外的经济扩张以及 2 0世纪在全球的文化扩张 ,无不体现了美国是一个不断向外扩张的国家 ,当然这一切都与其经济政治及安全的现实利益有关。本文主要从历史、宗教和哲学这几个角度去分析扩张主义的文化渊源 ,并对美国日渐重视的文化扩张进行探讨。作者认为在国际格局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环境下 ,文化霸权主义是不得人心的 ,只有文化间的平等交流才有利于各国共同发展。
- 沈本秋
- 关键词:文化扩张文化霸权主义历史渊源
- 国内“跨商务文化交际”课程教材:特点、差异与反思被引量:6
- 2012年
- 本文以国内五大出版社的"跨商务文化交际"教材为分析对象,分析它们的内容编排特点,比较这些教材的差异。通过分析发现,国内主要出版社的"跨商务文化交际"课程教材主要以跨文化交际理论的主要观点为指导,以商务主题和国别商务活动为主要内容。但是各教材在跨文化理论和商务文化的认知上差别很大。上述特点也带来了一些令人反思的问题:理论缺乏系统性、商务文化的内容需要认真界定、国别内容与商务内容缺乏系统的结合。
- 沈本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