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民仁
- 作品数:34 被引量:208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特定培养基条件下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定向软骨细胞的分化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体外诱导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并对分化细胞进行相应鉴定,观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5-05/2006-05在湘雅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取大鼠腹股沟脂肪,消化分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原代培养。②流式细胞仪检测第3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表面CD29,CD34,CD44表达。③传3代细胞进行微团培养1d,换用含体积分数为0.01的新生牛血清、10μg/L的转化生长因子β1、6.25mg/L的胰岛素、6.25mg/L的转铁蛋白、1×10-7mol/L的地塞米松、50mg/L的维生素C的高糖DMEM诱导液,为特定培养条件。④在诱导后4,7,14d应用阿尔新兰染色、蕃红O/固绿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评价软骨形成情况。⑤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在诱导后0和14d检测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前Ⅱ型胶原蛋白和聚集蛋白聚糖mRNA的表达。结果: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特征:原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呈短梭形、梭形及多角形,3代后呈均一长梭形。②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标志鉴定: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表达CD29,CD44,基本不表达CD34。③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的形态特征: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经诱导后,由长梭形转变为三角形、多角形或短梭形,逐渐聚集成结节。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的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诱导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胞外基质阿尔新兰染色、蕃红O/固绿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着色阳性。⑤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未诱导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不表达前Ⅱ型胶原蛋白和聚集蛋白聚糖mRNA基因,而诱导后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表达前Ⅱ型胶原蛋白和聚集蛋白聚糖mRNA基因。结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由转化生长因子1、胰岛素、转铁蛋白等组成的特定培养基条件诱导下可以定向软骨细胞分化。
- 李宝军邓展生许宇霞叶川周全张胜利沈民仁鞠洪斌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脂肪类细胞分化软骨
- 全髋置换术中骨水泥反应的原因及预防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探讨人工全髋置换术中骨水泥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调查1995年1月~2003年6月湘雅医院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32例(239髋).男113例,女119例;平均年龄57.3岁.对术中出现骨水泥反应的患者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的年龄、身体状况、症状、体征等进行总结评价,对术前准备、术中术后处理及预防进行探讨.结果232例(239髋)患者中5例现已死亡,失访5例,其余232例(242髋)患者随访0.5~9.0年,平均4.6年.骨水泥反应13例,发生率为5.60%,13例患者均为高龄患者,有明显的骨质疏松.使用现代骨水泥技术以后,只有2例患者出现明显的骨水泥反应.结论高龄、骨质疏松是骨水泥反应的高危因素;使用现代骨水泥技术可以降低骨水泥反应的发生率.
- 邓展生鞠洪斌朱峥嵘沈民仁王锡阳龙文荣胡懿合阝
- 关键词:骨水泥反应高龄骨质疏松髋假体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原因和手术方法的探讨
-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突出的原因,探讨其手术方法。
[方法]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经术前检查和术中证实为原发节段复发突出,行后路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椎间盘摘除神经根松解减压,或椎体间融合术。...
- 邓展生沈民仁孙太存向铁成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外科手术术后复发椎间融合术
- 文献传递
- 髌下脂肪垫体积与膝骨性关节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髌下脂肪垫(infrapatellar fat pad,IPFP)体积与膝关节骨关节炎(Keen Osteoarthritis,KOA)的关系。[方法]对体检职工进行横断面研究,排除膝关节外伤、感染、免疫性疾病后,共纳入114位受试者(114膝)行膝关节MRI扫描。利用mimics16.0处理T1加权图像测定IPFP体积;利用质子密度加权图像对膝关节软骨缺损、骨赘评分;利用WOMAC量表评估膝关节疼痛。分析IPFP体积与软骨缺损、骨赘、疼痛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把受试者分为OA组和对照组,比较组间IPFP体积差异性。[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IPFP体积与股骨外侧、胫骨内侧、胫骨外侧、全膝关节骨赘及睡眠、平地行走时膝关节疼痛呈显著负相关;OA组IPFP体积小于非O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PFP体积减少与膝关节退变有相关性,但KOA患者IPFP体积较健康人减少并不显著,提示力学作用可能不是IPFP影响KOA的主要途径。
- 巴宏亮何金深吴松沈民仁廖云杰彭智李立丰王永娟
- 关键词:髌下脂肪垫膝关节骨关节炎MRI体积
- 提取大白鼠脂肪干细胞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探讨自脂肪中分离干细胞的方法。方法取大白鼠皮下脂肪组织,经消化、离心、去除红细胞等步骤,培养,间日换液。结果出现呈梭形成纤维细胞样生长的细胞,细胞增殖旺盛。结论可自大鼠皮下脂肪获得多能干细胞。
- 邓展生鞠洪斌沈民仁许宇霞李宝军张胜利
- 关键词:大白鼠脂肪干细胞皮下脂肪
- 一种医用钛酸钙生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钛酸钙生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该涂层由八面体钛酸钙晶体构成,附着在医用金属钛或钛合金表面,其中八面体钛酸钙晶体的边长为80~600nm,其制备方法为:1)将医用金属钛或钛合金制品用超声波清洗后用去离子水...
- 李明波吴松何榕真沈民仁邹敏
- 文献传递
- 人参皂苷在制备治疗肩袖撕裂和/或改善肩袖撕裂患者预后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人参皂苷在制备治疗肩袖撕裂和/或改善肩袖撕裂患者预后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在小鼠体内制造出模拟临床病人出现肩袖撕裂术后肌肉退变的模型后,对TT造模的鼠使用多种人参皂苷组分(Rb1、Rc、Rd...
- 印岳松杨易安李征沈民仁吴松
- 多平面重建及3D打印在前交叉韧带翻修术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膝关节韧带损伤中最常见的类型。韧带重建手术存在较高的失败率,骨道异常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失败因素。数字骨科技术可以在术前较为精准地制订翻修手术过程中骨道的实施方案,提高翻修手术成功率。本研究术前通过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技术测定骨道位置和直径及3D打印模型建立模拟骨道,以制订前交叉韧带翻修术方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至2021年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行前交叉韧带翻修术的12名患者,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术前制订的膝关节3D打印模型及术前膝关节CT数据。测量骨道直径及位置,以此为基础指导术中翻修骨道的建立,并对术后的骨道进行再次测量及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包括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the 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Knee Evaluation Form,IKDC)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运动等级评分]。结果:术前通过测量发现4名患者的股骨骨道位置和2名患者的胫骨骨道位置欠佳,通过MPR与3D打印技术指导术中新骨道的建立,术后测量所有患者的骨道位置满意。术前的股骨与胫骨骨道内口直径测量值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843(P<0.05)和0.889(P<0.001),组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811(P<0.05)和0.784(P<0.05);术中建立的股骨与胫骨骨道内口直径与术后复查CT测量的股骨及胫骨骨道内口直径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P<0.001)和0.987(P<0.001)。12名患者末次随访的各项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01),再次手术率为0。结论:MPR与3D打印技术能较为精准、有效地测量前交叉韧带重建骨道参数,为重建失败患者制订个性化的翻修方案,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翻修手术的成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梁杰晖吴松沈民仁鲁安洁谭凌捷罗洁文封景曹阳博王姣菊何金深
- 关键词:多平面重建3D打印数字骨科学
- 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建立一种体外分离和培养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并探讨其部分生物学特性。【方法】无菌技术下切取双侧腹股沟脂肪垫,加入适量Ⅰ型胶原酶消化获取细胞,接种入含10%新生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倒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测定其生长曲线及贴壁率。【结果】原代培养显示培养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2 d左右开始贴壁,7 d左右可达90%融合,基本上为梭形成纤维样细胞形态。14代以前具有活跃的增殖能力。【结论】成功地建立了一种分离培养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其生长稳定、增殖较快,可以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 邓展生沈民仁鞠洪斌孙太存许宇霞张旋
- 关键词:干细胞脂肪类
- 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被引量:15
- 2007年
- 目的:观察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经成骨诱导向成骨细胞分化的生物学特性,探讨其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4-07/2006-03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主要工作。①取健康SD大鼠双侧腹股沟区脂肪垫,消化法分离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入含有体积分数为0.1的新生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进行原代培养。②取第3代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用含有体积分数为0.1的新生牛血清、0.1μmol/L地塞米松、50μmol/L抗坏血酸、10mmol/Lβ-甘油磷酸钠的高糖DMEM培养基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③于3,5,7,10,12,14,21d分别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增殖情况、Gomori改良钙钴法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S钙结节染色和Ⅰ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情况。结果: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原代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长梭形外观,传代稳定,细胞形态均一。②经成骨诱导,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积增大,呈多角形;成骨诱导14d,Gomori改良钙钴法碱性磷酸酶染色,细胞胞浆内可见浅棕色至棕黑色的颗粒,平均染色阳性率为80%;碱性磷酸酶活性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3,5,7,10,12,14d依次为(2.43±0.09),(3.60±0.08),(5.01±0.09),(7.75±0.07),(9.59±0.09),(10.94±0.10)μkat/L];成骨诱导21d,钙结节形成明显,茜素红S染色,呈红色结节;成骨诱导7d,Ⅰ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细胞胞浆呈棕黄色,胞核经苏木精复染为蓝色。结论: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经成骨诱导具有成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 张胜利邓展生李宝军郭晓柠高嵩涛沈民仁
- 关键词:脂肪组织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