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涂姜磊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型胶原
  • 1篇有机硅
  • 1篇有机硅丙烯酸...
  • 1篇载药
  • 1篇载药微球
  • 1篇四环素
  • 1篇紫外光固化
  • 1篇微球
  • 1篇壳聚糖
  • 1篇矿化
  • 1篇环素
  • 1篇缓释
  • 1篇缓释性
  • 1篇缓释性能
  • 1篇胶原
  • 1篇光固化
  • 1篇硅丙
  • 1篇海藻酸
  • 1篇海藻酸钠
  • 1篇DMC

机构

  • 3篇四川大学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涂姜磊
  • 2篇张志斌
  • 2篇张琳琳
  • 1篇李伯刚
  • 1篇徐静
  • 1篇郭富强
  • 1篇程莉萍
  • 1篇曾宪仕
  • 1篇邓阳全
  • 1篇吕春春
  • 1篇程丽萍

传媒

  • 1篇化学工业与工...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材料导报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可紫外光固化有机硅丙烯酸酯的合成及性能被引量:4
2011年
以DMC(二甲基环硅氧烷混合物)和丙烯酸为原料,合成出可紫外光固化的有机硅丙烯酸酯。考察了阻聚剂和带水剂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测定了紫外光固化膜的力学性能、表面能、固化时间和溶解性能,通过红外光谱(FTIR)对光固化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光固化膜的力学性能好,表面能低,加入不同的活性单体,可以对膜的表面能进行调节;光固化膜不溶于水和酸溶液,但溶于有机溶剂及碱溶液。
张琳琳涂姜磊邓阳全曾宪仕程丽萍张志斌陈世龙
关键词:DMC有机硅丙烯酸酯紫外光固化
胶原诱导沉积类骨HA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用酶解猪皮透析法自制Ⅰ型胶原,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吸收光谱(FTIR)对比研究了在pH7.4、Ca/P1.67和有无Ⅰ型胶原条件下磷酸钙的体外静态沉积,分析了沉积产物的化学组成和矿化前后Ⅰ型胶原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无胶原的生理pH条件下,即便Ca/P高达1.67,沉积产物仍是CaHPO4·2H2O,而在有胶原时则沉积出类骨HA,证实Ⅰ型胶原确有体外诱导沉积类骨HA的矿化作用;胶原与其矿化产物类骨HA之间存在明显的配位相互作用,致使Ⅰ型胶原红外谱图中酰胺Ⅰ峰红移、酰胺Ⅱ峰与酰胺Ⅲ峰大幅减弱或消失,这是胶原诱导沉积类骨HA的可能机制。
涂姜磊郭富强吕春春李伯刚
关键词:矿化
壳聚糖-海藻酸钠载药微球的缓释性能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采用滴球法制备了壳聚糖-海藻酸钠载四环素微球,考察了原料浓度配比、四环素投药量、添加戊二醛、滴球体积和壳聚糖分子量对微球的影响,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了载药微球在PBS溶液中1h、5h、1d、2d、5d、10d时的药物释放。结果表明,以8.5×104Da壳聚糖为原料、壳聚糖与海藻酸钠的浓度比为1.2∶1、未添加戊二醛、并用大针管滴定的实验组拥有比较理想的缓释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张琳琳涂姜磊徐静程莉萍张志斌陈世龙
关键词:四环素缓释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