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明瑶
- 作品数:20 被引量:81H指数:6
-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厅社会发展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杏仁核点燃模型颞叶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观察
- 目的通过杏仁核电刺激点燃模型观察癫痫发展过程中颞叶结构形态学的变化。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别建立杏仁核电刺激点燃模型组和单纯对照组以行为学观察和测定单位细胞放电作为造模成功的观察指标,然后分别取脑组织,采用...
- 游明瑶伍国锋蒋乃昌
- 文献传递
- 低频电刺激底核双侧丘脑底核对杏仁核点燃模型脑内谷氨酸及海马细胞单位放电的影响
- 游明瑶伍国锋龚玲王旭东
- 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控制及预后300例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bleeding esophageal varice,BEV)的治疗方法、控制时间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找出预测控制出血无效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2008-01/2013-01入我院治疗的300例BEV患者,回顾分析治疗后≤2 h、>2 h但≤6 h、>6 h但≤5 d、≥5 d的出血控制状况,剖析控制出血时段与病死率的关系.将单纯药物与药物联合内镜两种治疗措施在控制出血有效率与病死率间的差异进行对比.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治疗无效的因素.结果:300例BEV患者内,入院治疗时段出血控制无效者≤2 h、>2 h但≤6 h、>6 h但≤5 d时段内各自为75、25、27例,病死依序为1、3、16例.≤2 h时段出血未获控制病死率较高,≤2 h时段出血控制可降低病死率,支持>2 h出血未获控制须立即转换治疗的共识.药物治疗控制出血有效率为57.67%(173/300),病死率为9.67%(29/300).药物治疗控制出血无效后,组织黏合剂注射或套扎联合内镜治疗的控制出血有效率为90.00%(27/30),死亡率为0.Logistic回归显示,入院时收缩压≤90 mmHg、总胆红素表达加大、肝功能分级提升、有腹水为预测治疗无效的因素.结论:有腹水、总胆红素表达加大、入院时收缩压≤90 mmHg、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提升等状况也许为预测治疗无效的因素;控制出血无效时段多发于≤2 h,病死率随时间延长上升;>2 h出血未获控制须立即转换治疗;药物联合内镜治疗控制出血有效率较高,病死率较低.
- 蔡胤浩张亚华陈万伟罗莎莎何恩乐游明瑶
- 关键词:胃肠出血套扎术组织黏合剂垂体后叶素内镜检查预后
- 联合孟鲁斯特治疗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CRP与白介素6的影响
- 目的:探讨联合孟鲁斯特治疗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白介素6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
- 蔡胤浩罗莎莎何恩乐马子剑游明瑶
-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C-反应蛋白白介素6孟鲁斯特
- 血清内脂素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研究血清内脂素(visfatin)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92例脑梗死患者,按照动脉内中膜(IMT)厚度和斑块回声特征分为三组,分别是无动脉粥样硬化组(正常组)24例、稳定型斑块组(稳定组)40例、不稳定型斑块组(不稳定组)28例。选择同时期门诊体检的3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分别测定四组患者的血清visfatin及Hcy水平,同时对各组进行美国国家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功能评定,分析血清visfatin及Hcy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正常、稳定、不稳定组血清visfatin及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稳定组血清visfatin及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稳定组(均P<0.05)。visfatin及Hcy水平与NIH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9、0.41,P<0.05)。结论 visfatin及Hcy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高水平的visfatin及Hcy与脑梗死发病有关。
- 游明瑶何珊赵艳蔡立君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 孟鲁斯特对百草枯急性中毒患者CRP及白介素6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联合孟鲁斯特治疗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孟鲁斯特联合治疗组(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洗胃、导泻、补液及0.5 g甲强龙冲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孟鲁斯特钠片治疗(每次10 mg/d),观察患者入院当天以及给予治疗后第7天血清CRP与IL-6水平,同时观察两组的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RP及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两组患者CRP及IL-6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仅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联合孟鲁斯特治疗可更有效降低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CRP与IL-6水平,CRP与IL-6与百草枯中毒患者病情程度有关。
- 蔡胤浩罗莎莎何恩乐马子剑游明瑶
-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孟鲁斯特C-反应蛋白白介素6
- 氟桂利嗪对杏仁核点燃鼠模型脑内谷氨酸及海马细胞单位放电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氟桂利嗪对杏仁核电点燃癫痫鼠模型脑内谷氨酸(Glutamate,Glu)表达及海马细胞单位放电(Unit discharge)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制作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单纯对照组、癫痫模型组和氟桂利嗪组,各组大鼠均进行单位细胞放电的记录,然后分别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大鼠脑内谷氨酸的表达并进行方差检验分析。结果(1)癫痫模型组谷氨酸灰度值在杏仁核、海马、颞叶分别(92.5582±13.9345)、(94.0579±12.8117)、(100.5922±16.1048),与对照组[(113.1562±36.7147)、(124.4130±29.6738)、(126.5704±35.8527)]比较有明显升高,灰度值越高Glu的表达越少;灰度值越低Glu的表达越多(P<0.05);氟桂利嗪组中,谷氨酸灰度值为[(108.1468±36.8048)、(120.4177±28.9721)和(125.3501±34.8795)],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海马细胞单位细胞放电频率模型对照组(164.55±74.708)较单纯对照组(70.925±44.125)明显增快,氟桂利嗪组(82.175±35.046)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氟桂利嗪可明显抑制谷氨酸的表达及海马细胞单位放电频率。
- 游明瑶伍国锋王旭东
- 关键词:氟桂利嗪谷氨酸单位放电
- 氟桂利嗪对杏仁核点燃鼠模型脑内P-糖蛋白及谷氨酸表达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观察氟桂利嗪对杏仁核点燃鼠模型脑内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及谷氨酸(glutamate,Glu)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制作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单纯对照组、癫痫模型组和氟桂利嗪组,再分别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大鼠脑内Pgp及Glu表达并比较各组的变化。结果(1)癫痫模型组中杏仁核、海马、颞叶P-糖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计数明显增多、谷氨酸灰度值减少(灰度值越高,Glu的表达越少),氟桂利嗪组中Pgp表达的阳性细胞计数减少、谷氨酸灰度值增多(P<0.05)。(2)Pgp和Glu的表达均以杏仁核最强,特别是在模型组中,其次为海马和颞叶。结论(1)氟桂利嗪在杏仁核电刺激点燃模型中可明显抑制杏仁核、海马、颞叶Pgp、Glu的表达。(2)Pgp、Glu在杏仁核、海马、颞叶中表达程度不同,以杏仁核表达最强。
- 游明瑶伍国锋
- 关键词:氟桂利嗪P-糖蛋白谷氨酸
- 暴发性化脓性脑膜炎并发急性神经原性肺水肿1例报告被引量:1
- 2002年
- 蔡胤浩游明瑶沈奇伍国锋
- 关键词:暴发性化脓性脑膜炎病例并发症尸检
-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及TNF-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其体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自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来该院治疗,自发病到入院不超过24 h的老年ACI患者170例,随机分为灯盏细辛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各8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灯盏细辛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天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40 ml,静滴15 d。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患者发病24 h内以及治疗15 d后患者血清IL-6与TNF-α水平;对患者治疗前后IL-6与TNF-α水平变化进行比较。结果灯盏细辛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清IL-6与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5),患者治疗后IL-6与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灯盏细辛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更显著,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老年ACI可能与降低老年ACI患者血清IL-6和TNF-α表达水平、一定程度上减轻炎性因子所介导的ACI后炎症损伤有关。
- 游明瑶蔡胤浩王世君赵燕
- 关键词:灯盏细辛注射液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