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湛东升

作品数:26 被引量:638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 4篇政治法律
  • 4篇历史地理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城市
  • 8篇居住
  • 7篇宜居
  • 6篇满意度
  • 5篇影响因素
  • 4篇就业
  • 3篇地理
  • 3篇宜居城市
  • 3篇人居
  • 3篇探测器
  • 3篇就业空间
  • 2篇地级
  • 2篇地级以上城市
  • 2篇幸福感
  • 2篇宜居性
  • 2篇人居环境
  • 2篇社会
  • 2篇社会属性
  • 2篇生活满意度
  • 2篇通勤

机构

  • 19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中国科学院大...
  • 14篇北京联合大学
  • 7篇首都师范大学
  • 3篇浙江财经大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中国建筑设计...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天津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25篇湛东升
  • 17篇张文忠
  • 10篇党云晓
  • 9篇余建辉
  • 9篇孟斌
  • 7篇谌丽
  • 3篇郝丽荣
  • 2篇李业锦
  • 2篇刘倩倩
  • 1篇唐志鹏
  • 1篇李雪丽
  • 1篇刘海猛
  • 1篇宋涛
  • 1篇戚伟
  • 1篇刘慧
  • 1篇李博
  • 1篇程艺
  • 1篇刘倩倩
  • 1篇刘倩倩
  • 1篇张晓平

传媒

  • 5篇地理科学进展
  • 3篇地理研究
  • 3篇人文地理
  • 3篇地理科学
  • 2篇地理学报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城市问题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国际城市规划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主观感受的宜居北京评价变化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构建宜居城市主观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三次大规模抽样调查问卷,对北京市居住环境从2005年至2013年的变化进行评价,重点分析居住环境的生活方便性、安全性、自然环境舒适度、人文环境舒适度、出行便捷度、健康性六大方面在不同城区及不同人群之间评价的差异。主要得到以下结论:居民比较认可宜居北京的生活方便性,对舒适度的评价逐渐上升,对健康性的评价持续下降;主城区居民满意度高于郊区大型居住区;年轻群体、高收入高学历人群、商品房居民以及本地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评价更高。
党云晓余建辉张文忠谌丽湛东升
关键词:主观评价宜居城市
北京城市居民职住分离特征与影响机制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领域的一系列改革,促使北京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大规模调整,传统职住合一的“单位大院”模式逐渐被打破,居住和就业空间分离现象日益明显,职住分离引起的交通拥堵、通勤时间增加和生活质量下降...
湛东升
关键词:通勤影响因素
文献传递
环渤海地区城市居住环境满意度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8
2016年
以环渤海地区为案例区,综合运用多层线性模型、GIS空间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基于居民主观感受数据,对研究区域内43个城市的居住环境进行评价,并探讨城市客观特征对主观评价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1环渤海地区城市之间的居住环境评价差别明显,辽宁省城市的评价结果整体较优,河北省城市的评价结果整体较差;2环境健康性是居住环境评价得分较低城市的共同短板;3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与居住环境的满意度均呈负相关,中小城市的居住环境满意度普遍高于大城市,临海城市的居民对所在城市的满意度评价更高;4在城市居住环境的可提升要素中,治理雾霾是当前最迫切的任务。
党云晓余建辉张文忠李业锦谌丽湛东升
关键词:居住环境满意度评价影响因素
基于客观评价的北京城市宜居性空间特征及机制被引量:21
2016年
以北京市宜居要素空间数据库为基础,构建了城市宜居性客观评价的分析框架,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北京城市宜居性空间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并探讨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北京城市宜居性由服务设施因子、环境健康因子和城市安全因子3个维度构成,且对城市宜居性的贡献度依次递减;(2)各宜居主因子空间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服务设施因子呈明显的内高外低特征,环境健康因子呈东部、北部高和西部、南部低特点,城市安全因子呈多中心分布格局;(3)北京城市宜居性总体格局呈现出典型的"中心-边缘"结构,且北城要明显优于南城,非参数计量方法进一步揭示出城市宜居性的距离衰减特征和人口密度分布特征具有相似性;(4)北京城市宜居性空间特征形成机制包括自然地理条件、城市历史发展惯性、市场因素、政策和规划力量等因素共同作用。
湛东升张文忠余建辉谌丽党云晓
关键词:城市宜居性
居民幸福感的城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探析--基于多尺度模型的研究被引量:32
2018年
居民幸福感是建设和谐社会与检验城镇化质量的重要内容。地理学视角的研究围绕幸福感空间差异展开,解读背景环境特征与其关系。国内已有研究缺乏基于个体与城市尺度的联合分析,且缺少城市特征对幸福感影响机制的综合考虑。以环渤海地区44个城市为例,基于大规模调研问卷,采用多尺度建模方法,分析居民幸福感的城际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居民幸福感在城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居民幸福感最低;城市规模对居民幸福感有负面影响,收入可以缓解城市规模负面影响的程度;环境污染对居民幸福感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积极的环境评价对居民幸福感有正面影响;良好的社会治安与人文环境对居民幸福感影响为正。
党云晓张文忠谌丽谌丽
关键词:幸福感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人居环境支撑条件分析
十八大以来,城市化已成为国内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人居环境水平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对城市化发展的意义重大而深远,但少有学者专门从人居环境视角来审视城市化发展问题。论文选取除拉萨外的286个地级以上城市...
湛东升张文忠党云晓
关键词:城市化地级以上城市
世界宜居城市建设经验及其对北京的启示被引量:15
2016年
本文结合宜居城市的科学内涵和评价标准辨析,重点从人与自然和谐、以人为本、公共服务设施、公共交通、包容开放等视角梳理总结了世界宜居城市建设经验,阐明其对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借鉴启示。北京应该从健全宜居城市规划与相关政策、完善住房保障、健全公共服务设施、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鼓励低碳交通出行等内容来促进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
湛东升张晓平
关键词:宜居城市
基于社会属性的北京市居民居住与就业空间集聚特征被引量:55
2013年
制度转型期,中国城市居民社会空间发生了新的变化,居民居住和就业空间组织也变得更为复杂,并引起了广泛关注。基于2010年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缓冲区、最近邻层次聚类和Ripley K函数等空间分析方法对北京城市不同社会属性居民的居住和就业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①总体上,北京城市居民居住和就业空间圈层分异明显。在各圈层内部,不同人群的居住和就业空间分布比例亦存在相对差异;职住空间错位程度表明距市中心15 km左右是城市就业功能和居住功能主导地位转化的分界线;职住平衡度整体上呈现出由内圈层到外圈层递减的趋势,但高收入阶层和年轻白领的职住平衡度相对较低。②不同人群居住与就业空间集聚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一般平民居住和就业均呈散点状集聚;年轻打工族居住和就业集聚区域紧邻,主要集聚在四环以内的城市东部区域;高收入阶层居住呈现"小集中、大分散"集聚特征,就业集聚区多集中在四环以内的城市东部和西北部区域;年轻白领居住集聚区呈现城市西部条带状和东部散点状相结合特征,就业集聚区主要在中关村和CBD为中心的两条轴状区域。③不同人群居住和就业空间集聚的尺度特征较为相似,呈现随距离增加"先增后减"变化趋势,但距离阈值存在差异。表现为高收入群体居住空间可选范围较小,一般平民就业空间可选范围较小,而年轻白领居住和就业空间可选范围均较大。
湛东升孟斌
关键词:居住空间就业空间
中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被引量:26
2017年
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基础设施投入产出效率问题已经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因而对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效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2005-2014年中国290个城市市政设施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综合效率水平差异较大,且仅有少数城市达到了效率最优。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纯技术效率总体偏低并呈缓慢增加趋势。规模效率增长较快,且高于城市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是综合效率最重要的决定因素。(2)东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高于其他区域,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递减的趋势,且与人口规模呈现正相关。(3)2005-2014年城市综合效率变化指数、技术变化效率指数、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以及生产率变化指数呈增长趋势,且空间差异特征不显著。(4)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在不同规模的城市中均有提升,且大城市的提高程度大于小城市,小城市大于中等城市。此外,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城市基础设施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刘倩倩张文忠张文忠李博湛东升
关键词:DEA模型MALMQUIST指数经济增长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北京市居民宜居满意度影响机理
城市宜居性是与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科学议题,深入探讨宜居满意度影响机理对把握转型期北京市居民居住环境需求、促进宜居城市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北京市为案例,基于2013年宜居城市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
湛东升张文忠余建辉孟斌党云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