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传桂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襄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支镜
  • 2篇支气管
  • 2篇中毒
  • 2篇数字减影
  • 2篇气管
  • 2篇纤维化
  • 2篇纤支镜
  • 2篇间质纤维化
  • 2篇肺间质
  • 2篇肺间质纤维化
  • 2篇百草枯
  • 2篇百草枯中毒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水平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动脉栓塞治疗
  • 1篇心理
  • 1篇血红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红蛋白类

机构

  • 6篇襄樊市中心医...
  • 2篇襄阳市中心医...

作者

  • 8篇潘传桂
  • 2篇阮淑芬
  • 2篇秦蓁
  • 2篇李光元
  • 1篇夏宁
  • 1篇李荣
  • 1篇蔡和伦
  • 1篇陈开勤
  • 1篇程海军
  • 1篇李冠
  • 1篇韩涛
  • 1篇皮勇

传媒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肿瘤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2003全国...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07
  • 1篇2003
  • 1篇1998
  • 1篇199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数字减影X线电视引导下纤支镜肺活检在肺周围型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8年
从1995年至1997年,我科采用数字减影X线电视引导行纤支镜肺活检2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人共21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5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17岁,平均年龄47±15岁。病人术前均经肺部CT扫描提示肺周围型肿块...
李光元阮淑芬潘传桂秦蓁
关键词:肺周围型病变纤维支气管镜数字减影
百草枯中毒致肺间质纤维化2例分析
例1,女,28岁。因自服20%百草枯乳剂 30ml 后2h 入院,给予洗胃、导泄、活性炭口服,并给予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大剂量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等综合治疗,3d 后,患者出现急性肝肾损伤, 经积极血液净化治疗和护肝治疗后,...
潘传桂
关键词:肺间质纤维化
文献传递
DSA电视导引下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118例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技术.方法:用DSA(肺动脉数字减影)电视导引下采seldinger法进行股动脉穿刺插管-支气管出血部位造影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栓塞剂:灭菌明胶海绵碎块(1~2 mm^2).注入直至血流中断,支气管动脉栓塞为止.结果:本组118例插管成功率100%.栓塞成功率96.6%.4例栓塞失败,复发率8例.结论:DSA是选择性血管造影,图像清晰,显出部位及血管走行明确性高是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主要仪器.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外科手术禁忌或拒绝外科手术者,用此种治疗能够立即止血.可作为挽救患者生命有效治疗手段.
潘传桂
关键词:栓塞数字减影
纤维支气管镜活组织检查及刷片检查对肺癌诊断价值的比较
1996年
纤维支气管镜活组织检查及刷片检查对肺癌诊断价值的比较阮淑芬,秦蓁,潘传桂,李光元湖北省襄樊市中心医院(襄樊441021)我院自1990年在对临床诊断或可疑诊断为肺癌的302例肺癌患者进行纤支镜检查中,均行病灶活体组织检查及刷片细胞学检查。比较两者的阳...
阮淑芬秦蓁潘传桂李光元
关键词:活组织检查肺癌诊断刷片活体组织检查纤支镜检查细胞学检查
百草枯中毒致肺间质纤维化2例分析
2007年
潘传桂
慢性肺疾病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表达分布
2011年
目的回顾性调查血红蛋白(Hb)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表达。方法调取符合条件的467例COPD患者的病历资料,描述血红蛋白分布特征。结果 COPD轻中度、重度、极重度患者Hb分别集中于130 g/L以下1、31~150 g/L、151 g/L以上的区域(χ2=10.884,P=0.028,r=0.151)。COPD患者高血红蛋白发生率高于贫血发生率(χ2=101.74,P〈0.001)。结论 COPD患者仍以血红蛋白增高为主,重度患者更易发生,并发贫血应进一步重视。
蔡和伦程海军潘传桂陈开勤李荣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调查,确定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对襄阳市中心医院于2009年6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收治的经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的4500例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有不良事件380例,发生率为8.44%。其中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大;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与变态反应;用药合理情况、年龄、性别、原发疾病为主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范围广、比例高等特点,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与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应积极根据危险因素加强预防处理。
李冠夏宁韩涛皮勇潘传桂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268例SARS疑似患者心理分析及防治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在我国又称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它犹如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越南、加拿大、新加坡、美国以及欧洲相继出现该病,并有极强的传染性。在短短的几个月内,该病速讯蔓延,在中国大陆累...
潘传桂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