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伯荣
- 作品数:22 被引量:225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塔里木沙漠石油公路工程技术研究被引量:7
- 1995年
- 塔里木沙漠石油公路修筑在世界上流动性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沿线沙物质细,起沙风频率高,风沙流输沙量大,地质地貌条件复杂,沙丘移动速度快。修筑沙漠公路要解决两个关键技术问题:一是加强沙基的稳定性;二是防治风沙危害。经过各学科专业人员的协作攻关,采用了振动压实路基和薄层砂砾+土工布路面结构方案;设置机械沙障为主,化学固沙、生物固沙结合的防沙体系,解决了这两个问题。线路选择布局合理也是沙漠筑路的关键一环。
- 夏训诚陈广庭李崇舜周兴佳潘伯荣
-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沙漠公路石油工业
- 我国柽柳科植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对策
- 柽柳科是一个古老的科,该科仅3个属,全球共约120种,主要分布在欧、亚、非三洲。该科植物的多数种类生于荒漠和半荒漠地区,其中许多种为荒漠的主要建群植物。柽柳科植物多样性特点较为突出,表现在遗传、物种、生境、生态系统、景观...
- 潘伯荣
- 关键词:柽柳科多样性迁地保护
- 文献传递
-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沙体系的防护效益被引量:49
- 1998年
- 塔里木沙漠公路全长522km。,其中有四百余公里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穿行,风沙危害十分严重。为了研究适合塔里木沙漠公路的防沙体系和防沙措施,从1991年起在塔里木沙漠公路两公里试验路段开展了公路防沙试验研究。1994年我们对两公里试验路段防沙体系中的各种防沙措施的防护效益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分析可知:a塔甲木沙漠公路尽管风沙害严重,如果采用的防护措施得当,建立起外围阻沙、固沙和边坡防护相结合的防沙体系,是能够保证其正常运行的。b外围阻沙体可采取疏透型芦苇排栅栏或尼纶网栅栏,固沙带可采用碾压芦苇扎设草方格或带状沙障,有条件的地方最好与生物固沙结合;路基边坡最好采用LP高分子化合物固沙,非过沙断面可采用0.5×1m的芦苇草方格。
- 徐新文胡玉坤潘伯荣
- 关键词:塔里木沙漠公路
- 吐鲁番防护林的气象效应被引量:3
- 1994年
- 前人对吐鲁番农田防护林的防护效益曾有过许多观测研究,但缺少年周期变化的气象效益观测结果。通过利用吐鲁番红族治沙站农田林网内和旷野建立的气象观测站点收采的全年观测资料,分别选择春季、冬季和风季各一个月的气象资料,对有防护林网保护和无防护林网保护的气温、地表温度和风速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证明,防护林网改善小气候的作用随季节变化而发生变化。其中,防风效果最为显著,风速为16.2m/s时,株网内风速可降低61.8%-75.4%;风速为2.0m/s时,林网内风速降低90%左右或无风。林网对气温调节随节发生变化,1月增温,7月降温,而3月风季的前半月有增温作用,下半月却不明显。但各月增降的幅度不大。林网在各月对地表温度普遍都有提高,其中5月提高幅度最大可达20℃左右。
- 潘伯荣黄正振刘志俊真木太一
- 关键词:农田防护林气象效应气温风速
- 吐鲁番的气候资源及其对种植业的利弊分析被引量:4
- 1994年
- 在总结研究吐鲁番气候资源的基础上,与北京、上海、昆明、兰州、乌鲁木齐等五个城市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吐鲁番传统种植业的历史经验,归纳出了气候资源对吐鲁番种植业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同时就合理利用的问题提出了初步看法。
- 潘伯荣阎国荣严成真木太一
- 关键词:气候资源种植业
- 我国干旱荒漠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综合评价及合理利用被引量:26
- 1991年
- 1.前言我国干旱地区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1%强。干旱区主要是荒漠景观,在如此广阔的土地面积上,全部高等植物仅约3900种,常见更不过数百种。因而,干旱荒漠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远比我国热带、亚热带、湿润温带的种类少。现已编入我国植物“红皮书”的干旱荒漠种约17种,其中属2级保护的7种,属3级保护的10种(表1),仅占保护植物总种数的4.4%。我国干旱荒漠地区位于古地中海范围,自石炭、二叠纪已经形成陆地,且从白垩纪,尤其是第三纪起,气候趋于干旱,从而干旱植物区系逐渐形成。
- 潘伯荣尹林克
- 关键词:荒漠区珍稀植物濒危植物
- 吐鲁番沙漠研究站简介
- 1988年
- 吐鲁番沙漠研究站是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管辖的野外定位研究站之一。在中国科学院共约80多个野外台站中,吐鲁番站是海拔位置最低的一个实验研究站。该站在吐鲁番市东南约10公里,距乌鲁木齐市约200公里,海拔高度-86米——76米,处于东经89°11′,北纬40°51′的吐鲁番盆地腹部。在吐鲁番市恰特喀勒。
- 潘伯荣
- 关键词:固沙植物经济植物
-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沿线植被及特点被引量:15
- 1996年
- 本文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为主线,调查由沙漠北缘至腹地的自然概况,植物组成及分布特点,植被类型等,结果表明;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沿线植物组成非常贫乏,仅18种;生态学特性则以中生、耐盐的高位芽植物占主导地位;大多数植物以根蘖为主要繁殖形式;植被类型简单,隐域性盐化草甸植被占有一定的地位;属国家和地方保护的植物较多,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生态意义。
- 胡玉昆潘伯荣
- 关键词:公路植被
- 新疆的沙漠与风沙灾害治理
- 中国的沙漠主要分布在北方的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宁夏、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 9个省区,面积约为71.29万 km。其中,新疆的沙漠面积最大,占全中国沙漠的59.2%。另外,还有29.8万 km的戈壁(砾质荒漠)。...
- 潘伯荣李崇舜刘文江
- 关键词:风沙灾害封沙育草绿洲边缘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沙害防治风沙运动
- 文献传递
- 新疆沙冬青生态环境及渐危原因的研究被引量:27
- 1992年
- 本文通过对珍稀渐危植物新疆沙冬青的野外调查,并结合自然分布区的气候条件,对其生态环境中的温度、水分、光照和土壤等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新疆沙冬青渐危的原因进行探讨,初步认为其天然灌丛减少的原因是:1.种子不易传播;2.种子被害虫蛀食率高;3.落地种子不易获得适宜生长发育的条件;4.随意樵采破坏。
- 潘伯荣余其立严成
- 关键词: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