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明喆

作品数:66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专利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篇油脂
  • 9篇大豆油
  • 6篇氢化
  • 6篇固定化
  • 5篇脱胶
  • 5篇教学
  • 5篇SUB
  • 4篇食品
  • 4篇脱臭
  • 4篇磷脂
  • 4篇毛油
  • 4篇酶法
  • 4篇米糠
  • 4篇海藻糖
  • 3篇蛋白
  • 3篇电化学
  • 3篇淀粉
  • 3篇油脂精炼
  • 3篇脂肪酸
  • 3篇脂酶

机构

  • 65篇东北农业大学
  • 3篇湖北天星粮油...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教育部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工商学院

作者

  • 66篇潘明喆
  • 48篇于殿宇
  • 38篇王立琦
  • 37篇江连洲
  • 10篇任悦
  • 10篇王文华
  • 9篇刘欣
  • 8篇张旭
  • 7篇张青
  • 7篇刘天一
  • 6篇谢凤英
  • 6篇徐宁
  • 5篇孙立娜
  • 5篇邹德智
  • 4篇任静
  • 4篇朱秀清
  • 4篇柴玉华
  • 4篇郑环宇
  • 4篇刘飞
  • 3篇李良

传媒

  • 4篇食品科学
  • 2篇黑龙江教育学...
  • 2篇林区教学
  • 1篇中国乳品工业
  • 1篇大豆科学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现代仪器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农产品加工
  • 1篇黑龙江粮食
  • 1篇大豆科技
  • 1篇管理观察
  • 1篇黑龙江省高等...

年份

  • 4篇2024
  • 6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7
  • 12篇2016
  • 8篇2015
  • 9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木糖醇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和起泡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研究添加不同质量分数木糖醇时大豆分离蛋白的结构、溶解性、表面疏水性、内源荧光强度以及起泡特性的变化情况,以期更加深入了解木糖醇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木糖醇的作用下,大豆分离蛋白的溶解性增加,而表面疏水性和内源荧光强度降低,原来暴露的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则被包裹到分子内部。同时,大豆分离蛋白的结构也发生了改变,其二级结构变得更加有序、致密。由于大豆分离蛋白结构的变化,其起泡能力受到抑制。另外,木糖醇使大豆分离蛋白溶液的表观黏度增加,有利于提高其泡沫稳定性。
潘明喆李斌孟宪军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木糖醇蛋白质结构起泡特性
一种通过电解脱酰胺改性小麦面筋蛋白制备植物甾醇纳米颗粒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电解脱酰胺改性小麦面筋蛋白制备植物甾醇纳米颗粒的方法。本发明利用实验室自制的电化学反应器,阴极电还原脱酰胺改性小麦面筋蛋白,使其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再以改性后的小麦面筋蛋白为载体,采用反溶剂法制备植物甾...
于殿宇代雅杰王彤王宁陈星曲佳瑶潘明喆江连洲王立琦
文献传递
一种通过电解处理改性鸡蛋蛋清及改善其凝胶性能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电解的阳极氧化处理改性鸡蛋蛋清从而改善蛋清凝胶性能的方法。采用实验室自制的电化学反应釜进行阳极氧化处理蛋清溶液后,使其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再对改性后的蛋清溶液进行加热处理制成蛋清凝胶。最终在蛋清溶液pH...
于殿宇张欣陈俊唐洪琳于长华王立琦杨福明潘明喆
文献传递
一种制取高油酸氢化大豆油脂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取高油酸氢化大豆油脂的方法,本发明是针对在油脂氢化过程中由于催化剂的选择及氢化条件的选取会产生大量的TFAs与硬脂酸,致使植物油的品质低等一系列问题,而提出的分步选择性氢化方法。利用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
江连洲于殿宇张青王立琦潘明喆
文献传递
一种通过电化学大豆分离蛋白提高乳液稳定性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电化学大豆分离蛋白提高乳液稳定性的方法。利用自制的电化学改性蛋白质反应釜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改性,将大豆蛋白溶液置于阴极电解槽中,通入一定电流密度的直流电解,反应结束后取出样品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电化学...
于殿宇赵月王旭李丹陈俊潘明喆江连洲王立琦
文献传递
一种混合诱变蜡状芽孢杆菌产磷脂酶C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诱变蜡状芽孢杆菌产磷脂酶C的方法。其特征是:以蜡状芽孢杆菌作为出发菌株,将其单胞子菌悬液依次进行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诱变剂进行混合诱变,得到一株高产磷脂酶C的菌株,然后确定了该菌珠的最适培养条件。利用本...
于殿宇王立琦江连洲潘明喆齐晓芬王文华刘欣任悦张青李中宾张如春
文献传递
加工方式对大豆油中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2024年
为探究加工方式对大豆油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电子鼻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浸提、热榨和冷榨3种方式加工的大豆油挥发性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在3种大豆油样品中共检出86种挥发性物质,其中浸提油53种,热榨油54种,冷榨油45种,主要包括醛类、醇类、酮类、酸类、酯类、萜烯类、杂环类(呋喃和吡嗪)以及烃类等化合物。在3种大豆油中检出相同的挥发性物质有24种。主成分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加工方式对大豆油风味的影响较大。采用气味活度值(OAV)判定3种大豆油样品的关键风味物质,浸提油中检出关键风味物质15种,以3-壬烯-2-酮等物质为主,使浸提油具有浆果风味。热榨油中检出关键风味物质16种,其中2,5-二甲基吡嗪等杂环类物质使热榨油具有独特的烘焙风味。冷榨油中检出12种关键风味物质,以(E,E)-2,4-庚二烯醛等醛类物质为主,使冷榨油具有天然油脂风味。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表明电子鼻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检测结果间存在较好相关性。
程建军王兆华于殿宇张赫尤美月潘明喆
关键词:电子鼻大豆油风味物质
一种超临界CO<Sub>2</Sub>体系下磁性固定化酶法合成中碳链甘三脂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CO<Sub>2</Sub>体系下磁性固定化酶法合成中碳链甘三脂的方法,其特征是:在超临界CO<Sub>2</Sub>体系下,以磁性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e?435为催化剂,甘油和辛酸、癸酸混合...
于殿宇王立琦江连洲齐晓芬潘明喆李中宾张旭刘欣任悦王文华姜洋
文献传递
《食品营养学》教学方法与改革的初探
2011年
食品营养学是食品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提高食品营养学教学质量是食品专业教师的必然目标。本文就改进食品营养学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改革,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建立完整配套的适用课程体系进行了初探。
任静宋兴舜孙立娜潘明喆李俐鑫
关键词:食品营养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一种不添加强碱脱酸控制油脂脱臭中产生TFA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添加强碱脱酸控制油脂脱臭中产生TFA的方法,针对大豆毛油在脱臭过程中产生较多的TFA,植物油的品质低等一系列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油脂降低油脂中TFA的方法。利用脂肪酶使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与甘油发生酯化反应...
于殿宇王立琦江连洲任悦潘明喆齐晓芬张旭李中宾王文华刘欣邹德智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