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明金

作品数:29 被引量:7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324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低温等离子
  • 6篇细胞
  • 6篇内镜
  • 6篇鼻内
  • 6篇鼻内镜
  • 4篇血管
  • 4篇乳头
  • 4篇乳头状
  • 4篇乳头状瘤
  • 4篇微血管
  • 4篇疗效
  • 4篇耳蜗
  • 4篇鼻内镜下
  • 3篇等离子刀
  • 3篇低温等离子刀
  • 3篇血管内皮
  • 3篇微创
  • 3篇微创治疗
  • 3篇微血管内皮
  • 3篇离子刀

机构

  • 14篇解放军324...
  • 5篇解放军第32...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德州市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27篇潘明金
  • 12篇郑灵
  • 9篇王宏伟
  • 7篇王东升
  • 6篇李旭青
  • 4篇钟竹
  • 3篇刘丽娜
  • 3篇欧阳进
  • 3篇聂解初
  • 2篇王宏伟
  • 2篇郑灵
  • 2篇陈康
  • 2篇张学渊
  • 2篇蔡晓峰
  • 2篇陈康
  • 2篇黄茜
  • 2篇王宏伟
  • 1篇姚文玲
  • 1篇蔡晓峰
  • 1篇王东升

传媒

  • 5篇重庆医学
  • 5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海南医学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人民军医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家庭医药(就...
  • 1篇西南军医
  • 1篇第十四届全军...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温等离子刀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低温等离子刀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06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104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实验组采取低温等离子刀手术治疗;而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悬雍垂腭咽成型术。根据治疗后的随访结果根据相关指标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进行相关治疗后的预后以及在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实验组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刀与传统的悬雍垂腭咽成型术相比,疗效同样十分显著,而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则好于传统疗法,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王宏伟潘明金王东升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疗效安全性
改良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与体外培养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寻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与体外培养新方法。方法 选取豚鼠 4只 ,无菌条件下分离其耳蜗血管纹和螺旋韧带 ,37℃下 ,Ⅳ型胶原酶 (0 .5mg/ml)消化 3h ,将消化获得的细胞接种后用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进行培养 ,反复刮除杂细胞。用ABC免疫酶染色法检测Ⅷ因子相关抗原来鉴定培养的内皮细胞 ,设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结果 所培养的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纯度极高 ,胞浆内均含有内皮细胞特有的Ⅷ因子相关抗原。结论 本实验培养获得了纯净的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 ,其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 ,为血迷路屏障的体外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潘明金张学渊
关键词:内耳内皮细胞微血管耳蜗体外培养细胞分离
上呼吸道枪伤3例的救治
2013年
口、鼻、咽喉、头颈、颌面部位于呼吸道上端,是人体的暴露部分,战时容易遭受枪伤,和平时期临床上较少见,一旦遇到,伤情常很严重,致残、致死率高。如何及时救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收集2002年以来本院成功救治的3例上呼吸道枪伤,现报告如下。
郑灵聂解初潘明金
关键词:上呼吸道枪伤急救
髓源性抑制细胞通过诱导上皮-间质转化促进鼻咽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2014年
目的研究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与鼻咽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关系及对鼻咽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16例鼻咽癌患者以及9例健康对照者骨髓中MDSC所占比例,并分离鼻咽癌组织中MDSC;将MDSC与鼻咽癌细胞株CNE-2共培养,观察CNE-2细胞形态学的改变;应用q RT-PCR技术从RNA水平检测共培养前后CNE-2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Snail)的改变;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技术从蛋白水平检测其表达变化;继而通过transwell小室及划痕实验检测MDSC对CNE-2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鼻咽癌患者骨髓中MDSC所占比例(10.37%)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1.65%);MDSC与CNE-2细胞共培养后,CNE-2细胞在形态学上发生EMT;q 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从RNA和蛋白水平证实CNE-2细胞上皮表型的相关基因(E-cadherin)表达下调,间质表型的相关基因(N-cadherin,Vimentin,Snail)表达上调;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证实共培养后CNE-2细胞的侵袭能力增强;划痕实验证实共培养后CNE-2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强。结论 MDSC通过诱导EMT促进鼻咽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
李旭青陈康潘明金蔡晓峰钟竹
关键词:髓源性抑制细胞鼻咽癌上皮间质转化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通过临床表现、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和/或CT检查明确诊断,218例腺样体肥大患儿在经口腔插管全麻下,采用美国ArthroCare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Ⅱ型)在70°鼻内镜下行腺样体消融术。结果218例患儿术后疼痛不明显,无出血,鼻塞消失或明显减轻,夜间睡眠均好。术后随访6—12个月,无一例腺样体残留,鼻咽部无粘连。结论采用美国ArthroCare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Ⅱ型)在70°鼻内镜下进行腺样体消融术,手术视野清楚,能将腺样体彻底消融,达到术区的“轮廓化”,同时避免盲目手术而损伤咽鼓管圆枕等邻近的重要结构,边消融边止血。术中出血少、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因此,鼻内镜辅助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一种有效方法。
潘明金王宏伟郑灵王东升欧阳进黄茜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鼻内镜腺样体肥大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分流术治疗慢性泪囊炎42例疗效观察
2013年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分流术治疗慢性内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慢性内囊炎患者施行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分流术,术前均给予泪囊碘油造影和鼻窦CT扫描,术后20~30天于鼻内镜下检查清理鼻腔术区并行泪道冲洗。观察患者术后疗效和治愈情况。结果随访6~12个月后,本组42例患者中,治愈41例,好转1例,治愈率97.6%,有效率100%。结论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分流术操作简单、出血少、成功率高,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王东升王宏伟陈康郑灵潘明金
关键词:鼻内镜泪囊炎疗效观察
经鼻内镜摘除高龄患者鼻内翻性乳头状瘤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82岁,因“左鼻阻、流脓涕伴左侧头昏痛2年余”入院。有脑梗塞、右侧偏瘫、脑萎缩及前列腺肥大病史10余年。入院时查体:消瘦,轮椅推入病房,右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左鼻背膨隆,左鼻完全阻塞,鼻腔内充塞淡...
潘明金郑灵李旭青欧阳进
文献传递
低温等离子微创治疗眼结膜乳头状瘤1例被引量:2
2013年
眼结膜乳头状瘤可发生于结膜任何部位,为良性肿瘤,但手术后易复发,可变为鳞癌或乳头状癌。治疗方法很多,如二氧化碳激光切除、手术切除加基底部行烧灼、冷冻或药物腐蚀等,但术后较容易复发,且局部缺损多易粘连。由于低温等离子刀治疗时温度低(40~70℃),其手术系统集切割、消融、冲洗、止血功能于一体,在喉乳头状瘤手术中已获得满意疗效。笔者选用低温等离子刀,在显微镜下切除眼结膜乳头状瘤获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郑灵陈康李旭青王东升王宏伟潘明金
关键词:眼结膜乳头状瘤等离子
鼻内镜下寻找鼻出血部位并电凝止血196例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寻找鼻出血部位的方法及技巧,并观察单极电凝止血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196例鼻出血患者鼻内镜下寻找出血部位,并行单极电凝止血。结果 196例中175例经1次检查找到出血部位并止血;19例经两次鼻内镜下检查(其中3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1例行鼻窦功能开放术)找到出血部位并止血;2例虽经2次鼻内镜检查仍未能明确出血部位,对可疑出血部位行电凝烧灼后再填以纳吸棉,并控制好血压,患者未再出血。结论掌握好寻找鼻出血部位的方法和技巧,用单极电凝止血,能有效治疗鼻出血。
王东升王宏伟郑灵陈康潘明金黄茜
关键词:鼻出血鼻内镜出血部位电凝止血
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分子调控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使用体外培养的豚鼠耳蜗血管纹微血管内皮细胞,建立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调控的体外模型;用霍乱毒素(CT)和速尿作为处理因素,检测其对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环磷酸腺苷(cAMP)和F-肌动蛋白(F-actin)含量的影响,以及对牛血清白蛋白和伊文氏兰通透率的影响。结果:CT能使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cAMP的含量显著增加(P<0.01),F-actin的含量显著减少(P<0.05),且核周F-actin减少尤为明显,使牛血清白蛋白和伊文氏兰的通透率显著降低(均P<0.01);相反,速尿能使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cAMP的含量显著减少(P<0.01),F-actin的含量显著增加(P<0.01),且核周F-actin增多尤为明显,使牛血清白蛋白和伊文氏兰的通透率显著增高(P<0.01和P<0.05)。结论:cAMP是体外耳蜗血管纹微血管内皮通透性调控的主要分子机制之一。耳蜗血管纹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改变与内皮细胞形状的改变及肌动蛋白丝在内皮细胞中的分布和含量的变化有关。
潘明金张学渊
关键词:耳蜗环AMPF-肌动蛋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