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鸟类
  • 2篇雀形目
  • 2篇雀形目鸟类
  • 2篇系统发育
  • 2篇细胞色素B
  • 2篇发育研究
  • 1篇东北细毛羊
  • 1篇多态
  • 1篇多态信息含量
  • 1篇银狐
  • 1篇引物
  • 1篇引物设计
  • 1篇杂合度
  • 1篇平均杂合度
  • 1篇亲缘
  • 1篇亲缘关系
  • 1篇亲缘关系鉴定
  • 1篇微卫星
  • 1篇微卫星基因座
  • 1篇系统发育研究

机构

  • 6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作者

  • 6篇牛黎明
  • 4篇马玉堃
  • 3篇白素英
  • 2篇国会艳
  • 1篇李波
  • 1篇贾学渊
  • 1篇张立明
  • 1篇金煜
  • 1篇刘阳
  • 1篇邵伟庚
  • 1篇刘志平
  • 1篇徐艳春
  • 1篇李和平
  • 1篇邹丽
  • 1篇张研
  • 1篇李玲
  • 1篇李杰

传媒

  • 1篇林业科技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遗传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21种雀形目鸟类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发育研究
雀形目鸟类是鸟纲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在自然界中有着广泛的适应辐射,有关该类群的起源以及各科演化关系,一直是鸟类学研究中争论的主要问题之一。在系统学研究上,由于分子系统学所具有的优势,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应用分子系统学的方...
牛黎明
关键词:雀形目细胞色素B系统发育系统树
文献传递
STR技术在种用东北细毛羊遗传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5年
以10个STR基因座作为遗传标记系统,分析东北细毛羊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在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8.2,平均杂合度为0.79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768,遗传多样水平较丰富。在亲缘关系鉴定和确认中,双亲鉴定时,10 个微卫星基因座的累积非父排除概率为0.999 9,平均父权相对机会(RCP)为99.999%;单亲鉴定时,累积非父排除概率为0.996 2,平均RCP为99.993%。根据所选的STR基因座,可建立一套适用于种用东北细毛羊遗传资源分析和亲缘关系鉴定的方法体系,为我国东北细毛羊品种资源的保护和经济性状的筛选提供科学指导。同时,也可为解决东北细毛羊归属纠纷提供一个科学的鉴定方法。
金煜张研牛黎明白素英邵伟庚徐艳春李波马玉堃
关键词:东北细毛羊STR基因座亲缘关系鉴定多态信息含量微卫星基因座平均杂合度
RAPD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nine strains of Auricularia auricular cultivated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被引量:7
2007年
Polymorphism of nine strains (CF05, CF09, 29, 916, AU9, Chang10, Chang7, 8808 and AU. Japanese) of A. auricular cultivated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were analyzed by RAPD (Random Amplication polymorphic DNA). Thirteen primers were selected from forty PCR primers with 10bp long random prim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ine strains of A. auricular have a high level of genetic diversity and the percentage of DNA polymorphic was 96.05. The genotypes of 9 strains of Auricularia auricular were identified by the fingerprints from primer 27 and primer 46 by RAPD analysis. The results are helpful for quickly identifying strains of A. auricular in its early breeding time, and also provides a powerful theoretic basis to differentiate strains (Auricularia auricular) whose morphology is very similar in breeding programs of edible fungus.
李玲李杰邹丽白素英牛黎明马玉堃
雀形目38种鸟类线粒体cytb的引物设计及PCR优化被引量:9
2005年
通过设计雀形目鸟类线粒体细胞色素b的通用引物并对其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确定了雀形目38种鸟由基因组DNA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的最佳反应条件.在10μl最佳反应体系中,dNTP浓度为100μM,引物浓度100nM,退火温度范围为51~55℃,模板量在50~150 ng之间,扩增反应效果最好.在上述最佳反应体系和条件下获得的目的条带清晰、明亮,可应用于雀形目鸟类分子系统学研究.
马玉堃国会艳牛黎明
关键词:引物设计雀形目鸟类细胞色素B
银狐Gdf8基因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2005年
根据已报道的犬科狗的Gdf8基因cDNA编码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利用RT-PCR技术扩增银狐的Gdf8基因cDNA的编码序列,将PCR产物连接到质粒pMD18-T载体上,然后转化到JM109大肠杆菌中,得到阳性克隆,同时进行序列的测定和分析。测序结果与已报道的Gdf8基因cDNA编码序列的大小相同,为1128bp。该序列与狗的同源性为99.2%,仅有9个核苷酸差异,推断的氨基酸序列仅有3个差异。
刘阳白素英李和平刘志平张立明贾学渊牛黎明
关键词:银狐
DNA在鸟类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6年
鸟类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中常用的DNA技术有DNA杂交、RFLP和DNA序列分析等。DNA杂交技术曾在鸟类中有过大规模的应用,并由此诞生了一套新的鸟类分类系统。在鸟类的RFLP分析中,用的最多的靶序列是线粒体DNA。DNA序列分析技术被认为是进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在DNA序列分析中,线粒体基因应用最广泛,但由于其自身的一些不足,近年来,不少学者把目光投向了核基因,将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结合起来进行系统发育研究。目前在鸟类分子系统发育中,应用较多的核基因是scnDNA,其内含子可以用于中等阶元水平的系统研究,而外显子主要用于高等阶元的系统研究。除了分子标记自身的问题之外,鸟类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中还存在着方法上的问题,包括分子标记的选择,样本数量以及数据处理等。今后鸟类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应该更加注重方法的标准化。
马玉堃牛黎明国会艳
关键词:鸟类分子系统发育线粒体DNA核DN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