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萍
-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现实婚姻 异性情仇——当代澳大利亚男性作家笔下的两性主题被引量:3
- 2005年
- 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女性主义影响下,一向不喜欢表现情爱主题的澳大利亚男性作家开始关注两性婚姻和家庭等题材,本文通过对当代部分男性作家近20年小说创作的解读指出,与女性作家相比,男性作家在表现上述主题时多采用男性叙事视角据实描写两性婚姻中存在的黑暗与冲突,此外,他们的作品还对愚蠢而缺少责任感的男性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笔者认为,当前澳大利亚男性作家对于两性关系这一主题的兴趣源自于他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创作爱情文学的冲动毫无关系。
- 王丽萍
- 关键词:男性作家两性问题当代文学研究
- 超越异性主义 摆脱男权枷锁——当代澳大利亚妇女同性恋小说述评被引量:3
- 2004年
- 本文在对当代澳大利亚妇女同性恋小说进行综合解读的基础上提出 ,妇女同性恋文学首先是女权主义文学 ,它在反对男权压迫的问题上体现了一种极端的策略 ,这种策略鼓励女性勇敢地抛弃对于异性主义的幻想转而接受一种独立的同性交往模式 ,主张以激进的分离主义达到彻底解决女权主义运动提出的众多问题。同时指出 ,阅读当代澳大利亚妇女同性恋文学时 ,应注意把妇女同性恋从当代澳大利亚同性恋运动中区分出来。
- 王丽萍
- 评凯特·格伦维尔的新历史小说被引量:5
- 2011年
- 当代澳大利亚著名作家凯特·格伦维尔的两部新历史小说《密河》和《少尉》同以殖民时代的民族接触为题材,出版以来受到国内外文学批评界和史学界的高度关注。小说家声称自己试图通过小说还原澳大利亚的一段历史,但是两部小说在叙事安排上暴露了作者鲜明的文化立场,本文立足批判型解读立场,对两部作品中暗含的意识形态进行揭示,论文提出,《密河》和《少尉》在呈现内容和叙述视角安排上都与小说还原历史真相的创作初衷不符,从表面上看,两部小说反映了小说家渴望民族"和解"的诉求,但小说字里行间通篇都在呼唤对曾经的殖民参与者给予一种超越历史的理解,在这种理解的背后,小说家不仅失落了对于历史的尊重,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更是一种敬畏白人殖民者的"祖先游戏"。
- 王丽萍
- 关键词:新历史小说
- 华裔澳大利亚文学刍议被引量:4
- 2003年
- 近年来悄然崛起的华裔澳大利亚文学虽与欧裔澳洲文学同属移民文学 ,但作为长期遭受主流社会排斥的在澳华人的代言者 ,至今仍不得不面对来自主流社会的疑忌 ,这种特殊的生存状况使它迥异于欧裔澳洲文学。华裔澳大利亚文学的前途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澳大利亚社会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 王丽萍
- 关键词:移民文学种族主义社会环境女性主义华人形象文化身份
- 女权、爱情与当代澳大利亚女性小说被引量:10
- 2009年
- 在表现两性主题关系时,当代澳大利亚女性小说家特别关注失败的婚姻、无望的爱情、单身的选择和同性的恋情等四个基本主题,她们的小说充斥着女性对于两性之间难觅美满爱情的慨叹。本文以琼.比德福德和罗斯玛利.克雷斯维尔的小说集《涂颜色》(1990)为例,论述当代澳大利亚女性小说家在处理爱情主题时所选取的颠覆性立场以及这种立场与当代女权主义思想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代澳大利亚女性小说告诉人们:在爱情与自由平等的女权理想之间,新一代澳大利亚女性追求爱情,但更看重自由和平等;理想而完美的爱情必须建立在自由和平等之上,然而,这样的完美爱情又实在可望而不可即。当代澳大利亚女作家通过自己的创作对存在于女权和爱情之间的悖论进行了充分的揭示。
- 王腊宝王丽萍
- 关键词:两性关系女权主义
- 告别激进女权主义——评凯特·格伦维尔的小说《黑暗之地》与《完美主义》被引量:4
- 2006年
- 凯特·格伦维尔是在激进女权运动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女作家,其早期作品认同激进女权主义关于男权为女性一切苦难之源的思想,从家庭、社会和文化三个方面对于男权进行了抨击和批判。而80年代后期,格伦维尔的创作表现出在性别问题上告别激进、寻求反思与妥协的价值取向。她的小说《黑暗之地》通过变换叙述视角表达了对于男性的同情和理解,小说《完美主义》则对激进女权主义所暗含的完美主义思维方式进行了批判。
- 王丽萍
- 朱迪思·莱特诗歌中的生态伦理被引量:5
- 2003年
- 澳大利亚诗人朱迪思·莱特一生关注环境,她的作品以饱满的激情和娴熟的技巧表现当代澳大利亚社会最普遍关注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社会生态问题,由于她的诗歌不懈地追求向世人传达事关民族生存的伦理信息,她死后被批评界誉为“代表澳大利亚民族良知的伟大诗人和杰出公民”。
- 王丽萍
- 关键词:生态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