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佳

作品数:11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西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水稻
  • 3篇乳链球菌
  • 3篇无乳
  • 3篇无乳链球菌
  • 3篇链球菌
  • 2篇嗜热
  • 2篇嗜热微生物
  • 2篇酶特性
  • 2篇产酶
  • 2篇产酶特性
  • 1篇单孢
  • 1篇单孢分离
  • 1篇氮肥
  • 1篇氮肥配施
  • 1篇稻瘟
  • 1篇稻瘟病
  • 1篇稻瘟病菌
  • 1篇稻瘟菌
  • 1篇性状
  • 1篇芽孢

机构

  • 7篇广西科技大学
  • 4篇阳信县农业局
  • 1篇金正大生态工...

作者

  • 11篇王佳
  • 4篇夏杰
  • 4篇易弋
  • 4篇伍时华
  • 2篇黄翠姬
  • 1篇黎娅

传媒

  • 4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食品工业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乳链球菌GlnR因子DNA结合位点预测及其突变基因的构建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GlnR因子与DNA结合的位点进行预测,筛选出GlnR因子中与DNA结合的关键位点的氨基酸残基R47和R48.然后利用重叠PCR的方法将glnR基因上的第139~144位上的碱基CGCCGC突变为GCGGCG,使其编码的2个精氨酸残基突变为丙氨酸残基,将突变基因片段TA克隆至PMD 18-T载体上进行测序验证.测序结果表明,利用重叠PCR成功突变了这6个碱基,为后续研究GlnR因子的突变位点对DNA结合的影响提供了参考.
夏杰易弋王佳杨军黄稀黄翠姬伍时华
关键词:重叠PCR
无乳链球菌致病因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3年
无乳链球菌是人和动物的主要致病菌之一,该菌可引起人和动物的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等疾病。目前已发现的无乳链球菌主要致病因子包括荚膜多糖、溶血素、透明质酸酶、环磷酸腺苷(CAMP)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等。作者就上述几类致病因子进行综述,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无乳链球菌的致病性及致病机理等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
夏杰易弋罗福广杨军王佳伍时华黄稀
关键词:无乳链球菌致病因子致病机理
不同破壁方法提取无乳链球菌质粒DNA的比较被引量:1
2013年
选择反复冻融、液氮研磨、超声波、石英砂研磨、溶菌酶、蜗牛酶6种方法破碎无乳链球菌细胞壁,再用质粒小提试剂盒提取无乳链球菌的质粒DNA。通过对所得的质粒DNA进行质量分析,比较不同破壁方法对无乳链球菌质粒提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溶菌酶酶解破壁是无乳链球菌质粒提取较为有效且简便的方法。
王佳易弋杨军罗福广夏杰黄翠姬伍时华
关键词:破壁无乳链球菌
嗜热微生物的分离及其产酶特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从采集自温泉及高温堆肥的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11株嗜热菌,通过分离菌株16SrDNA序列的分析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其中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6株,凝结芽孢杆菌(Bacil luscoagulans)2株,嗜热脱氮芽孢杆菌(Geobacillus thermodenitrificans)1株,史氏芽孢杆菌(Bacil lussmithii)1株,嗜热脂肪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1株。并且针对蛋白酶、酯酶、淀粉酶、乳糖酶(β-半乳糖苷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羧甲基纤维素酶、α-半乳糖苷酶这8种饲料酶,采用唯一碳源或显色反应的方式对这些嗜热菌进行了产酶特性初步研究,检测结果表明这些嗜热菌均具有较强大的酶系,地衣芽孢杆菌和史氏芽孢杆菌产酶较多,分别可产其中的7种和6种酶。为嗜热酶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王佳易弋夏杰伍时华黎娅
关键词:嗜热微生物芽孢杆菌饲料酶
黄河三角洲盐碱土条件下水稻苗期耐盐指标筛选被引量:4
2017年
本研究选取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盐碱土,将高盐和低盐土按照不同比例配制成试验用土,在水稻两叶一心期,测定供试12个水稻材料的9个与耐盐相关的形态学和生理学指标,并对其苗期耐盐指标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在0.34%盐浓度下,水稻苗期的株高、干物质积累等受到抑制,不同材料之间的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差异明显。对各性状测定数据为参数的耐盐指数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两个综合指标,贡献率分别为55.588%和24.054%,累积贡献率为79.642%。根据D值得出海稻86对盐的耐受性最强,其次为盐粳218、日本晴。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表明,幼苗鲜重、叶绿素b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株高这5项指标对水稻苗期的耐盐性有显著影响,可作为该地区水稻苗期的耐盐鉴定指标。
信彩云周学标刘奇华谢先芝赵庆雷王瑜朱其松陈博聪王佳马加清
关键词:盐碱土水稻耐盐指标
缓释复混肥与速效氮肥配施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试验于2015—2016年在山东省水稻研究所济宁水稻试验基地进行,以津稻263进行机插种植,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肥对照(CK0)、常规施肥对照(CK)、缓释复混肥处理(KSF)、缓释复混肥与速效氮肥配施处理(KSF+N)。研究结果表明,成熟期单位面积收获穗数以KSF+N处理(320万穗/hm2)最高,显著高于其它3个处理;灌浆期KSF+N处理干物质积累显著高于KSF处理,成熟期无显著差异;结实率KSF+N和KSF处理比CK提高2.92%和3.93%,同时,成穗率分别显著高于CK 14.33个和15.45个百分点;产量表现为KSF+N>CK>KSF>CK0,KSF+N和CK处理差异较小。缓释复混肥与速效氮肥配施在提高水稻穗数、叶面积指数及产量上优于缓释复混肥一次性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相比,缓释复混肥与速效氮肥配施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穗数和收获指数。
王瑜赵庆雷信彩云陈博聪刘奇华王佳李曰鹏马加清
关键词:缓释肥速效氮肥机插水稻
企业网络能力构建研究 ——基于组织学习角度
随着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深化,企业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企业凭借自身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年代已不复存在,企业与供应商、顾客和竞争对手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网络关系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捷径,因此企业如何提升网络能力已成为...
王佳
关键词:组织学习企业网络能力企业绩效灰色关联度分析
文献传递
扬花期高温条件下施肥量对水稻高位分蘖及产量性状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近年来,高温热害已成为影响黄淮区水稻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本试验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扬花期高温条件下,不同施肥量和种植位置对水稻高位分蘖和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设常规施肥(N1)、常规施肥减量15%(N2)、常规施肥减量30%(N3)、常规施肥减量50%(N4)、不施肥(N0)5个处理;种植位置包括小区内部与小区外部两部分,小区内部是指从外部数第四行、第五株以内的稻株,小区外部是指不受其它稻株遮挡的暴露在外的边行稻株。结果表明,扬花期高温和施肥量对水稻高位分蘖影响显著,同一施肥处理,小区外部水稻高位分蘖数量和高位分蘖率均显著高于小区内部,处理N3小区外部水稻高位分蘖数量较小区内部增大了21.2倍,高位分蘖率前者较后者增大了7.0倍;不同施肥处理小区内部和外部水稻高位分蘖数量和高位分蘖率均随施肥量的减少而增大:无肥处理N0小区内部与外部高位分蘖率分别为26.10%和40.74%,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扬花期高温主要影响了水稻产量性状中的穗秕粒数和结实率,同一施肥处理,小区外部水稻穗秕粒数明显高于小区内部,处理N2提高幅度达2.44倍,结实率明显低于小区内部,处理N0降低幅度达53.0%;在扬花期高温的影响下,水稻结实率随施肥量的减少而降低,无肥处理N0小区内部与外部水稻结实率分别较处理N1降低了17.6%和43.3%。扬花期高温促进了水稻高位分蘖的形成,降低了水稻结实率,且施肥量越小,高位分蘖率越高,结实率越低。
赵庆雷吴修王瑜李曰鹏陈博聪王佳马加清
关键词:施肥水稻
嗜热脱氮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酶特性的研究
饲料酶是一种绿色安全节粮型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饲料工业中。因为饲料加工需要经历高温工艺,所以良好的热稳定性成为饲料酶应用于饲料工业的必要条件。在地球上的各种自然或人工高温环境中往往生活着许多嗜热微生物,它们是热稳定性酶的...
王佳
关键词:嗜热微生物产酶特性Α-半乳糖苷酶
文献传递
提高生物质气中VMS去除效果的中空纤维膜表面改性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气处理技术领域,主要涉及提高生物质气中VMS去除效果的中空纤维膜表面改性方法包括:制备二氧化硅纳米溶液、第一混合溶液、第二混合溶液、纳米二氧化硅喷涂溶液、清洗PTFE中空纤维膜、纳米二氧化硅喷涂溶液喷涂在...
王佳李余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