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鹏
- 作品数:21 被引量:19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源CT心肌桥的检出率、解剖病理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 目的:利用双源CT观察心肌桥(MB)的出现率和解剖病理学特征,探讨其检出的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2006年12月~2007年3月,共有272例患者因怀疑冠状动脉疾病或体检而进行了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DS...
- 张龙江卢光明郭华陈鹏孙志远王俊鹏李林黄伟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体层摄影术心肌桥
- 文献传递
- 多元质子磁共振质子波谱诊断脑肿瘤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 :分析 2D磁共振质子波谱 (MRS)和肿瘤手术切除病理的关系 ,探讨 2DMRS在脑肿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34例磁共振成像 (MRI)疑为脑肿瘤患者进一步行MRS检查。所有肿瘤均经手术后病理或立体定向组织活检证实。测量 2 .0、3.0及 3.2ppm处的N 乙酰门冬氨基酸盐 (NAA)、肌酐 (Cr)、胆碱 (Cho)峰下面积 ,计算正常脑实质、肿瘤、瘤周NAA/Cr、Cho/Cr、NAA/Cho。 结果 :以对侧正常脑组织作参照组 ,和对侧正常脑组织MRS比较 ,胶质瘤NAA/Cr、NAA/Cho值明显降低 (P <0 .0 5 ,P <0 .0 1) ,Cho/Cr值升高 (P <0 .0 5 ) ,而NAA/Cho值较瘤周水肿区明显下降 (P <0 .0 5 )。脑膜瘤的NAA/Cr值降低 ,但和正常区无显著差异 ,而Cho/Cr值升高 (P <0 .0 5 ) ,NAA/Cho下降 (P <0 .0 1)。尽管瘤体NAA/Cr值低于瘤周 ,但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而瘤周Cho/Cr值明显低于瘤内 ,NAA/Cho值高于瘤内 (P <0 .0 5 )。胶质瘤和脑膜瘤NAA/Cr和Cho/Cr无鉴别诊断意义 ,但是胶质瘤NAA/Cho值下降比脑膜瘤更明显 (P <0 .0 5 ) ;脑膜瘤和胶质瘤的瘤周NAA/Cr值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Cho/Cr值、NAA/Cho值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 :多元1H MRS检查弥漫性或不均匀脑肿瘤更具优越性 ,对脑肿瘤的诊断。
- 朱锡旭田建明卢光明王俊鹏李林潘云曦成惠林王斌
- 关键词:脑肿瘤磁共振质子波谱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超声检查对筛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价值被引量:11
- 2006年
- 摘要:目的:本研究比较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和超声(US)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筛查的价值,并比较MS—CTA不同重建技术对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可靠性。方法:对31例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同时作MS-CTA和US检查,并对其中的4例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MS-CTA重建方式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三种技术,分别在轴位、MPR、MIP和VR图像上测量颈动脉的狭窄程度。颈总动脉颈膨大和颈内动脉段起始段的狭窄率分别按欧洲颈动脉外科手术研究(ECST)、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研究(NASCET)标准计算,然后将其分为五个等级:无狭窄、轻度狭窄(0%-29%)、中度狭窄(30%.69%)。重度狭窄(70%-99%)和完全闭塞。结果:31例患者共62条颈动脉,其中23条在MS-CTA和US上同时发现颈动脉斑块和狭窄,两种方法对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一致性为81%。对颈动脉各段狭窄程度进行分级时,MS-CTA不同重建技术图像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与DSA比较,MS—CTA确诊3条颈内动脉闭塞。而其中1条US未能发现。结论:US、MS—CTA等非侵入性检查可较好地用于颈动脉狭窄的筛查,并在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方面具有互补作用。结合原始轴位图像并综合采用多种重建方式,MS—CTA可较好地用于评价颈动脉狭窄。
- 王俊鹏卢光明季学满张志强蔡军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MR扩散加权成像鉴别颅内囊性病变的价值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探讨 MR 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颅内囊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76例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囊性病变患者,行常规 MR、DWI 及增强 MR 检查,其中脑脓肿19例,原发性脑胶质瘤20例,小脑血管母细胞瘤4例,脑转移瘤10例,蛛网膜囊肿7例,表皮样囊肿16例。回顾性分析颅内囊性病变的 DWI 信号特征,定量测定囊性变区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 DWI 上19例脑脓肿呈高信号;34例脑肿瘤患者中,除3例脑胶质瘤呈高信号、1例呈等信号,1例脑转移瘤呈高信号外,其余29例均呈低信号。各种病变 ADC 值分别为:脑脓肿(0.62±0.15)×10(-3)mm^2/s、脑胶质瘤(2.39±0.78)×10^(-3)mm^2/s、脑血管母细胞瘤(2.68±0.40)×10^(-3)mm^2/s、脑转移瘤(2.79±0.79)×10^(-3)mm^2/s。脑脓肿与脑胶质瘤、脑血管母细胞瘤、脑转移瘤的囊变坏死区ADC 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胶质瘤与脑血管母细胞瘤、脑转移瘤的囊变坏死区ADC 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例颅内蛛网膜囊肿的 DWI 呈低信号;16例表皮样囊肿 DWI 呈明显高信号。颅内蛛网膜囊肿和表皮样囊肿的 ADC 值分别为(2.96±0.36)×10^(-3)mm^2/s 和(0.94±0.13)×10^(-3)mm^2/S,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WI 及ADC 值对鉴别脑脓肿和囊性或坏死性脑肿瘤具有重要的价值,DWI 表现为低信号的颅内囊性病变可除外脑脓肿。
- 季学满卢光明王中秋张宗军张志强王俊鹏
- 关键词:脑脓肿脑肿瘤表皮囊肿蛛网膜囊肿扩散
- 表观扩散系数值鉴别儿童后颅窝肿瘤的价值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评价MR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儿童小脑常见后颅窝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43例经临床治疗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后颅窝肿瘤患者中,髓母细胞瘤24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0例,室管膜瘤9例。所有患者行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增强MRI检查,在重组的ADC图像上比较肿瘤实质与正常小脑实质的信号强度,定量测定肿瘤实质区的ADC值。三组肿瘤实质的ADC值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ADC图像上24例髓母细胞瘤中,9例肿瘤呈低信号、12例呈略低信号、3例呈等信号;肿瘤实质的平均ADC值为(0.70±0.11)×10-3mm2/s。所有10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均呈高信号,肿瘤实质的平均ADC值为(1.80±0.30)×10-3mm2/s。9例室管膜瘤中,5例肿瘤呈略高信号、4例呈高信号;肿瘤实质的平均ADC值为(1.16±0.18)×10-3mm2/s。髓母细胞瘤较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ADC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4,P值(0.01)。髓母细胞瘤较室管膜瘤的ADC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9,P值(0.01)。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较室管膜瘤的ADC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7,P值(0.05)。结论脑肿瘤实质ADC值的测量简便易行,可用于术前鉴别儿童后颅窝肿瘤,尤其有助于鉴别髓母细胞瘤和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 季学满张宗军卢光明毕俊袁彩云王俊鹏贾传海
- 关键词:脑肿瘤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扩散加权成像
- 肺部蠊缨滴虫感染的影像表现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探讨蠊缨滴虫肺部感染的影像表现。方法17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术后1~4个月内出现发热,但多不伴咳嗽、咯痰、胸闷、气短等症状,X线胸片显示肺部阴影,后经纤维支气管镜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确诊为肺部蠊缨滴虫感染。回顾分析肺部感染期间17例X线胸片和16例胸部CT像,总结该病的常见影像表现。结果X线表现:17例患者中有16例出现累及双侧的肺部阴影,其中9例呈散在分布于双肺的点片状及条索状阴影,7例出现大片云絮状阴影,1例仅见双肺纹理增粗、紊乱;CT表现:所有16例有CT资料的患者,病灶均出现于双侧、累及2叶以上;15例出现磨玻璃样改变,11例出现片状实变影,14例出现条索样病灶,8例出现结节影。11例同时出现磨玻璃样改变、片状实变影和条索状病灶。10例出现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具有致机体免疫力降低诱发因素的患者,临床上出现发热而不伴咳嗽、咯痰等症状,胸部CT显示局限性分布于双肺、多叶的磨玻璃样阴影和散在分布于肺野内的片状实变影以及条索状影相伴出现,经抗生素治疗无效者,应考虑到蠊缨滴虫感染的可能。
- 孙志远卢光明吴新生黄伟王中秋郑玲王俊鹏
- 关键词:肾移植肺疾病寄生虫性
- 双源CT心肌桥的检出率、解剖病理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利用双源CT观察心肌桥(MB)的出现率和解剖病理学特征,探讨其检出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2006年12月~2007年3月,共有272例患者因怀疑冠状动脉疾病或体检而进行了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DSCTCA)检查。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的冠状动脉分段标准确认其有无、位置和解剖病理学改变。根据DSCTCA表现及临床症状,将所有病例分为3组:1组,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2组,无冠状动脉疾病但有临床症状组;3组,无冠状动脉疾病也无临床症状组。对3组患者MB的解剖学特点进行统计学处理。15例患者进行了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观察两组MB检出率的差别。随机选择10例前降支MB患者进行4D电影显示以观察MB在心动周期内的变化情况。结果:272例进行了DSCTCA的患者中,63例检出79支MB,出现率为23.2%(63/272)。MB的平均长度为(2.14±0.83)cm,深度为(0.33±0.10)cm。63例中,49例(78%,49/63)患者为单支MB,其中7段29支,8段17支,9段1支,16段2支;12例(19%,12/63)为双支MB,其中以7段和8段共存最常见(42%,5/12);2例(3%,2/63)3支MB。79支MB中,40支位于7段,24支位于8段,7支位于9段,4支位于16段,3支位于13段,1支位于10段。3组患者之间的统计学分析显示,1组患者的年龄明显大于2组和3组(P=0.001),MB更长(P=0.041),深度更深(P=0.021)。CAG提示4支MB,而DSCTCA显示20支MB,两者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10例MB患者的4D电影显示MB收缩期变窄,舒张期恢复正常,类似CAG的"挤牛奶"效应。结论:本组冠状动脉MB的检出率为23.2%。利用DSCTCA可以可靠而生动地检测MB,确认其解剖病理学改变,解释一些患者的临床症状,在可疑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处理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张龙江卢光明郭华陈鹏孙志远王俊鹏李林黄伟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肌X线计算机
- 双源CT显示心肌桥的价值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对照,评价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DSCTCA)检出心肌桥(MB)的价值。方法53例患者同时进行DSCTCA和CAG。其中16例患者的DSCTCA和CAG数据分别以4D电影模式重组和回放,对照分析两者显示MB的价值。在4D影像上分别测量MB前、后及MB处在收缩期(40.0%)和舒张期(70.0%)的管径,计算MB处在收缩期的狭窄率及其与“挤牛奶效应”出现的关系。结果53例患者中,DSCTCA检出16例患者有21处MB,检出率30.2%;CAG检出3例患者4处MB,检出率5.7%。在患者和MB的基础上,DSCTCA和CAG检出MB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0.837,P=0.001)。16例MB患者的4D电影显示MB存在不同程度的“挤牛奶效应”及血液逆流。MB在收缩期狭窄程度与“挤牛奶效应”出现率有关(r=0.640,P=0.006)。结论双源CT可较CAG更可靠地再现CAG上的“挤牛奶效应”,可作为常规的筛查方法用于排除或检出MB。
- 张龙江卢光明郭华黄伟陈鹏王俊鹏孙志远李林蔡军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管造影术
- 心肌桥的双源CT四维电影显示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的对照分析被引量:22
- 2007年
- 目的利用双源CT四维电影模式观察心肌桥(MB)在整个心动周期的变化,并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对照,探讨其诊断MB的临床意义。方法2006年12月到2007年3月,共有15例患者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DSCTCA)显示为MB的患者同时进行了CAG。15例患者的DSCTCA和CAG数据分别以4D电影模式重组和回放,对照分析两者显示MB的价值。在4D影像上分别测量MB处在收缩期(40%)和舒张期(70%)的管径,计算其在收缩期的狭窄率及其与"挤牛奶效应"出现的关系。结果15例MB患者,CAG提示4处MB,DSCTCA显示20处MB,两者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15例MB患者的4D电影显示MB存在不同程度的"挤牛奶效应"。与DSCTCA的MPR显示的χ2检验显示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231);与CAG相比,4D电影更多地检出了MB的这种典型征象,两者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MB在收缩期狭窄的程度与"挤牛奶效应"出现率有关(r=0.640,P=0.006)。结论双源CT四维电影模式可较CAG更生动地再现CAG上的"挤牛奶效应",结合常规的后处理技术可作为MB诊断的有用技术。
- 张龙江卢光明郭华陈鹏孙志远王俊鹏李林黄伟
- 关键词:心肌桥
- 磁共振氢质子波谱序列PRESS和STEAM比较被引量:11
- 2003年
- 目的 :比较短TEPRESS与STEAM两种氢质子波谱序列在脑肿瘤诊断中的优劣。方法 :43例脑肿瘤的1 H MRS,除了TE稍不同外 ,PRESS和STEAM序列的其他参数全部相同。结果 :PRESS与STEAM在检测肿瘤Cr的浓度方面 ,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其因素可能和序列的特征有关 ,而对NAA、Cho、mi、NAA/Cr、Cho/Cr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且PRESS波谱的信噪比好 ,检查时间短。结论 :PRESS可取代STEAM作为脑肿瘤的波谱检查序列之一。
- 朱锡旭郑玲王俊鹏李林田建明
- 关键词:脑肿瘤磁共振氢质子波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