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林
- 作品数:31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T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CT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263例患者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及技术要点。结果 33例患者经皮经肝穿刺胆囊造瘘术均1次置管成功(技术成功率100%),230例患者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外引流术210例均1次置管成功(技术成功率9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王增林赖智德王耀东陈良生
- 关键词:CT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梗阻性黄疸
- CT引导置双管治疗消化道术后瘘32例
- 2013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双管治疗消化道术后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双管治疗消化道术后瘘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CT引导应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置双管,随访临床症状、引流效果和影像学的改变。结果共穿刺64例次,穿刺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穿刺引流后局部胀痛、发热等症状明显缓解,置双管治疗消化道术后瘘治愈时间明显缩短。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双管治疗消化道术后瘘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 王增林曾长青杨厚林陈良生
- 关键词:CT引导
- CT引导下穿刺活检结合床边TBO快速染色判断的临床应用
- 2004年
- 目的 研究CT或CT透视引导下穿刺活检结合床边TBO (甲苯胺蓝 )快速染色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2 0 0 2年 5月至 2 0 0 4年 5月我院 96例资料完整病例 ,依病变不同情况运用常规CT或CT透视引导、粗针切割或细针抽吸 ,常规进行床边TBO快速染色判断 ,并与涂片及 /或细胞团切片HE染色诊断 (必要时免疫细胞化学、PAS染色或DNA倍体分析等辅助诊断 )、最后诊断对照分析。结果 CT导引下穿刺成功率 10 0 % ,床边TBO快速染色后进行标本判断 :是否足够 ;是否有代表性 ;也可以进行鉴别良、恶性细胞及细胞类型。本组 96例患者中 ,恶性病变 78例 ,良性病变 18例 ,床边TBO染色判断良、恶性准确率 97% (93/ 96 ) ,总的诊断准确率92 % (88/ 96 ) ,穿刺次数 1~ 2次 ,无假阳性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或CT透视引导下穿刺活检准确、安全 ;床边TBO快速染色后可进行标本判断并根据需要选择性进行进一步辅助检查 ,明显提高了诊断准确率。此项技术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价值。
- 王增林郑晓红郑松龄陈桂芳刘小波赵修一
- 关键词:CT引导CT透视引导活组织检查放射介入甲苯胺蓝快速染色
- 肺隐球菌病的CT诊断(附12例分析)
- 2007年
- 江紫荣陈德周王增林郑晓红杜瑞宾
- 关键词:肺隐球菌病CT诊断新型隐球菌感染肺部真菌病CT表现亚急性
- 儿童胃肠道肿瘤CT诊断(附3例分析)
- 2005年
- 目的 探讨儿童胃肠道肿瘤的CT表现及诊断。方法 对3 例经临床检查及手术病理确诊的儿童胃肠道肿瘤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主要CT表现: 胃内结节影; 腹腔多发巨大、不规则肿块; 肠壁增厚;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融合伴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结论 CT检查有助于儿童胃肠道肿瘤的诊断以及明确病灶范围。
- 郑晓红杜瑞宾王增林王聚贤刘小波
-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CT诊断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肠壁增厚病灶范围
- CT引导三维立体定位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应用CT引导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微创技术并评价其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国产ECO-100经循环微波刀,经CT定位引导后在基础+连续硬脊膜外麻醉下将微波针头,经皮肝穿刺进入瘤体进行微波消融毁损。结果 72例89个肝癌瘤体进行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治疗(PMCT),全部瘤体原位毁损,随访8例复发,其中4例于原肿瘤区边缘复发,3例肝内其他部位复发,1例肺部转移,局部复发率为4.49%,所有PMCT患者未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和其他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三维立体定位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作为肿瘤热治疗的一种方法,具有微创、时间短、安全方便、疗效确切、定位精确、重复性强等特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 赖智德王耀东赵若光王增林蔡瑶丹
- 关键词:肝肿瘤微波消融CT引导
- CT引导下置管引流及硬化治疗肝囊肿35例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置管引流及硬化治疗肝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诊断明确的肝囊肿,进行CT引导置管引流及硬化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60个月,无一例患者临床征状复发,总有效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下置管引流及硬化治疗肝囊肿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王增林郑小梅赵修一周东升马明平
- 关键词:CT肝囊肿无水乙醇
- 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03月我院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75例患者的成功率、并发症及技术要点,并与外科手术、内镜及X线比较,旨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75例患者均局麻下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均1次置管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无死亡病例,无明显并发症,未发生出血、造瘘口周围渗漏、感染,操作时间45±15min,术后2h进食,拔除造瘘管后随访6个月-1年未见造瘘口感染、渗漏及腹痛等。结论:对比外科、内镜下及X线下胃造瘘术,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安全、简便、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增林候小丹
- 关键词:CT引导胃造瘘术
- 肺泡蛋白沉着症影像学分析(附2例报告)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着症(PAP)的影像特点及诊断。方法对2例经胸腔镜活检病理及肺泡灌洗证实的肺泡蛋白沉着症的胸片和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PAP胸部影像表现呈多样化,如地图样、碎石路样、肺实变、肺水肿样及肺间质纤维化样表现等。结论肺部影像表现可充分显示肺泡蛋白沉着症的特点,结合临床有助于确诊本病。
- 郑晓红杜瑞宾王增林王聚贤刘小波
- 关键词:肺泡蛋白沉着症影像学CT检查抗菌素
- 一种穿刺定位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刺固定装置领域,提供了一种穿刺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板、设于支撑板上的两个穿刺定位装置、至少两个卡扣;穿刺定位装置包括底座、至少一个设于底座顶部的升降杆、可升降于升降杆的升降座、设于升降座底部的两个针管,升降...
- 游凤云王增林金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