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丽
- 作品数:21 被引量:151H指数:7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自来水厂冲洗废水的回收利用被引量:2
- 2007年
- 自来水厂滤池冲洗废水直接排放,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而且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将冲洗废水经处理回用,同时综合利用废水污泥,以达到减小污染,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
- 米海蓉孙勇王春丽
- 关键词:自来水厂冲洗废水污泥
- 耐低温聚磷菌的研究被引量:9
- 2007年
- 采用模拟自然降温方式,筛选出在低温(8℃)下仍具有高效能的两株聚磷J4与J6,除磷率分别达56%和54%.经鉴定,两者均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探讨pH、曝气时间和微量元素对这两株菌的生长及除磷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J4、J6的生长最适pH范围为7~9,除磷反应的最佳pH分别为中性和中性偏碱;而曝气时间过长会造成聚磷菌的释磷;微量元素的有无对J4的生长和除磷率都有一定的影响,而对J6没有明显的影响.
- 王春丽马放王立立王强
- 关键词:PH曝气时间微量元素
- 生物转盘处理污水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采用生物转盘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对有机物降解和脱氮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有机物平均盘片负荷分别为400-800 mg/L条件下进行试验,有机物去除率分别为98.5%、97.2%、95.3%、94.2%和92.1%.在水力负荷分别为78.60、53.30和32.15 L/(m2.d)条件下,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为87.68%、86.35%、89.2%和94.51%.由此可见,好氧生物转盘对有机负荷及水力负荷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在C/N=5时,总氮去除率达87%以上;而在C/N=1.5时,总氮去除率不到50%.由此可见,要实现良好的脱氮效果必须控制C/N比,至少3-5.
- 王春丽杨伟毛秋喜刘威
- 关键词:生物转盘COD水力负荷脱氮
- PBL+CBL教学法在工程师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 我国高校工程类学科的传统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学模式已然不适应工程师能力的培养,导致毕业生工程设计和创新能力弱,满足不了社会发展和企业的要求,已经成为我国工科高等教育所面临的现实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深入研究PBL...
- 王春丽何建米海蓉朱丽楠官涤陆洪宇陈冬妮
- 关键词:教学模式
- 文献传递
- 一株耐低温反硝化聚磷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被引量:14
- 2007年
- 通过吸磷试验、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及异染颗粒和PHB颗粒染色辅助检验,并采用模拟自然降温方式,从稳定运行的厌氧/缺氧SBR反应器中分离筛选出在低温下(8℃)仍具有高效能的一株反硝化聚磷菌H16。经鉴定,H16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os)。在低温下,探讨了pH值、微量元素对菌株的生长及除磷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H16生长最适pH为7~8,除磷反应的最佳pH值为7;微量元素的缺乏对H16的生长和除磷效能都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同时测定了H16的生长曲线。
- 王春丽马放王强
- 关键词:反硝化聚磷菌
- 泥龄对反硝化除磷效能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7年
- 在厌氧/缺氧(A/A)SBR反应器中考察了污泥龄对反硝化除磷系统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泥龄对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并无明显影响,进水COD基本上都能降解完全;系统脱氮效能受SRT影响不大,只要系统保持SRT大于多数反硝化菌的时代时间,脱氮率基本在90%以上。除磷效果则对SRT变化较为敏感,SRT过低和过高都不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当SRT为18 d时是维持污泥浓度和除磷效果的最佳结合点。
- 王春丽马放刘慧米海蓉
- 关键词:反硝化除磷厌氧反硝化除磷菌
- 浅谈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被引量:3
- 2003年
- 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分析了我国水资源利用的现状 ,列举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节水措施。
- 孙勇刘慧王春丽
- 关键词:水资源节水资源危机
- 喷射式内循环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中试被引量:2
- 2005年
- 喷射式内循环生物反应器结合了射流曝气和环流反应器的特点,具有很高的氧传递效率,是一种高效的污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利用该技术处理生活污水的中试结果表明,反应器启动迅速,当水力停留时间为0.5~2 h时对COD的去除率>80%,对BOD5的去除率>85%,出水氨氮达标排放.
- 刘慧温沁雪陈志强王春丽
- 关键词:污水处理射流曝气
- 曝气强度对地下水生物除铁除锰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为了研究曝气在生物除铁除锰中的作用,确定合理的曝气方式和曝气强度。采用曝气+一级过滤工艺进行现场试验,三座试验滤柱曝气强度分别为高强度曝气、低强度曝气和不曝气三种,对三座滤柱的出水铁、锰含量及生物相进行了对比研究,并从水中DO、碳源、Fe^2+、Fe^3+絮凝物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原水Fe^2+、Mn^2+含量不超过5~6mg·L^-1和1.8~3.2mg·L^-1时,采用低强度曝气(DO=7mg·L^-1左右),处理效果较好,出水铁、锰的合格率分别可达100%和83%。
- 米海蓉崔海刘慧王春丽
- 关键词:地下水曝气强度除铁除锰
- 水中As(Ⅲ)氧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3年
- 由于水中As(Ⅲ)的直接去除较难,处理过程中多将As(Ⅲ)氧化成As(Ⅴ)后进行去除。重点介绍了水中As(Ⅲ)的两类氧化法(氧化剂直接氧化法和高级氧化法)的原理和研究进展。其中氧化剂直接氧化法中主要介绍了H2O2、锰氧化物、铁及其氧化物和氯氧化物等氧化剂;高级氧化间接氧化法中主要介绍了TiO2光催化氧化、电催化氧化、超声波氧化和过硫酸盐氧化。最后,对As(Ⅲ)氧化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刘桂芳于树芳王春丽任芝军李嘉孙亚全高远
- 关键词:砷氧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