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强

作品数:33 被引量:73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鼻炎
  • 9篇变应性
  • 9篇变应性鼻炎
  • 7篇肿瘤
  • 7篇细胞
  • 6篇发病
  • 5篇息肉
  • 5篇鼻息肉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4篇手术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基因
  • 4篇基因多态性
  • 3篇信号
  • 3篇信号通路
  • 3篇预后
  • 3篇神经内分泌
  • 3篇神经内分泌癌

机构

  • 3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一人...

作者

  • 33篇王晓强
  • 27篇胡国华
  • 16篇曾泉
  • 15篇洪苏玲
  • 13篇朱江
  • 11篇康厚墉
  • 9篇柯霞
  • 9篇沈暘
  • 7篇王志海
  • 3篇刘杰
  • 3篇寇巍
  • 2篇潘敏
  • 2篇王玲
  • 2篇代冕
  • 2篇刘川
  • 1篇姚红兵
  • 1篇袁小东
  • 1篇黄江菊
  • 1篇曹友德
  • 1篇沈阳

传媒

  • 7篇临床耳鼻咽喉...
  • 3篇免疫学杂志
  • 2篇重庆医学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中华医学会2...
  • 2篇2015年全...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国际耳鼻咽喉...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2014第四...

年份

  • 6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11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L-27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遗传易感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讨论IL-27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变应性鼻炎(AR)易感性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收集445例AR患者及691例对照组的抗凝血液标本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提取血液样本中的DNA,并运用PCR-RFLP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对DNA样本中IL-27基因的3个多态位点(rs153109、rs17855750及rs181206)进行基因分型。结果:AR组及对照组IL-27基因的3个SNP分型结果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05)。AR组中rs153109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CC、CT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s153109位点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与AR的易感性显著相关,而CC、CT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则显著降低AR的发生率。对于rs17855750位点,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为易感因素,GT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为保护性因素。IL-27基因的TTT及TTC单体型与AR的发生呈正相关,而CGT、CTC及CTT单体型则降低AR的发生风险。结论:IL-27的rs153109及rs17855750位点的多态性与AR的易感性有关,该研究为中国汉族人AR易感性的基因学诊断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柯霞沈暘胡頔袁小东康厚墉王晓强洪苏玲
关键词:IL-27单核苷酸多态性易感性
基于微信的课堂派教学平台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的课堂派教学平台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级五年制临床专业本科生2个班共221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授课方式不同分为传统方式教学班(对照组)与课堂派教学班(实验组),学期课程结束后采用相同的试卷予以考核并进行教学评价,比较两组应用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在理论笔试测试成绩与随堂测试两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评价相关结果显示,实验组认为基于微信的课堂派教学平台在协助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加强互动及增加班组协作能力方面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培养自学能力及拓展知识面等方面,实验组并无明显优势(P>0.05)。结论将基于微信的课堂派教学平台引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中,在提高学生成绩、改善教学效果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方式,其推广有助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模式的革新。
王晓强曾泉王志海胡国华
关键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模式
喉神经内分泌癌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喉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2006年~2012年收治的6例喉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时间3~54个月。1例典型类癌就诊时发现颈椎转移,未治疗随访13个月后死亡;2例非典型类癌,1例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后23个月未见复发转移,另1例单纯放疗后34个月后出现局部复发,行手术挽救性治疗后20个月肺转移及骨转移;3例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行放化疗后10个月局部复发,手术挽救性治疗后5个月远处转移死亡,另2例行放化疗后4个月及17个月远处转移死亡。结论喉神经内分泌癌很少见,预后差,极易复发转移,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与喉神经内分泌癌病理亚型密切相关。
曾泉代冕刘杰王晓强朱江胡国华
关键词:喉肿瘤预后
喉神经内分泌癌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喉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2006年至2012年收治的6例喉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时间3-54个...
曾泉胡国华朱江王晓强刘杰
CO2激光手术治疗成人复发性喉乳头状瘤的疗效观察
王晓强曾泉朱江胡国华
咽旁间隙肿瘤影像学与治疗方式选择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分析咽旁间隙肿瘤的影像学特点,并指导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咽旁间隙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增强CT和(或)增强MRI检查,与血管关系密切或脉管性肿瘤行CTA或MRA检查,与周围神经关系密切肿瘤行MRN检查。评估肿瘤与颈动脉鞘、腮腺、颅底、硬腭的关系,根据肿瘤的影像学特点选择治疗方式。结果:影像学提示良性肿瘤69例,恶性肿瘤6例。8例良性肿瘤选择随访,61例良性肿瘤和6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手术。其中,鼻内镜辅助下经口径路17例,肿瘤位于颈动脉鞘内侧,主体凸向口咽,位于硬腭平面以下,距颅底≥5mm;经颈径路31例,肿瘤主体凸向颈部(颈动脉鞘外侧15例、内侧16例);经腮腺径路16例,肿瘤与腮腺广基附着;其他径路3例(经鼻径路1例,经鼻和颈联合径路1例,耳颈径路1例)。25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面瘫9例(Ⅱ级6例,Ⅲ级2例,Ⅳ级1例),面部麻木1例,Hornor综合征5例,伸舌偏斜3例,饮水呛咳2例,术后血肿形成1例,口内渗血1例,听力丧失1例,耸肩、抬手无力1例,涎瘘1例,术后口咽部肿胀行气管切开1例,吞咽梗阻1例,味觉出汗综合征1例,因血栓脱落出现急性脑梗死1例。结论:影像学检查结果是咽旁间隙肿瘤治疗方式选择的重要依据。手术径路选择应充分依赖影像学,包括与颈部大血管、腮腺、硬腭的关系,以及距颅底的距离,并结合肿瘤性质。
侯佳欣王玲曾泉王晓强王志海胡国华
关键词:咽旁间隙肿瘤影像学手术径路
白介素38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白介素38(IL-38)与变应性鼻炎(AR)发病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选取35例AR伴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和20例单纯鼻中隔偏曲的患者作为AR组和对照组,采集其鼻甲黏膜及外周血液,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局部组织中IL-38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局部组织内IL-38的表达;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IL-38及Th17相关因子IL-17、IL-6的表达,同时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表达,分析IL-38的表达与Th17相关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最后以重组IL-38干预AR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后检测Th17细胞的百分比率。结果AR组局部组织及外周血中的IL-38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h17细胞水平、IL-17及IL-6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IL-38表达与Th17细胞水平、IL-17及IL-6呈显著负相关(P<0.05);重组IL-38干预后AR组PBMC中Th17细胞百分比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IL-38在AR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在AR中的低表达引起其对Th17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与AR的发病密切相关。
王晓强柯霞沈暘康厚墉洪苏玲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TH17IL-17
气管上喉部分切除术治疗累及声门下区的声门型喉癌疗效探讨
曾泉王晓强朱江胡国华
瘦素介导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活化促进肥胖成人变应性鼻炎的发病
2022年
目的观察瘦素(leptin)对肥胖成人变应性鼻炎(AR)患者中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活化的作用并探讨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70例AR患者纳入研究,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AR组和非肥胖AR组,匹配同时期年龄、性别无差异的健康对照组30例。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C2的比率,实时定量PCR检测瘦素mRNA表达,ELISA检测血清瘦素含量。分析瘦素与ILC2的相关性,再观察重组瘦素干预前后AR组PBMC中ILC2比率及相关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R组的瘦素及ILC2的表达均显著增高,且肥胖AR组的水平显著高于非肥胖AR组;在肥胖AR组的瘦素与ILC2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重组瘦素干预后,肥胖AR组的ILC2水平显著升高。结论肥胖成人AR的发病与其高表达的瘦素相关,瘦素介导下的ILC2活化促进其发病。
王晓强胡国华沈暘柯霞康厚墉洪苏玲
关键词:肥胖
IL-6/STAT3信号通路在中国人鼻息肉发病中作用的研究
王晓强胡国华洪苏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