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淑然

作品数:19 被引量:134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眼部
  • 5篇视网膜
  • 5篇网膜
  • 4篇神经纤维
  • 4篇神经纤维层
  • 4篇视神经
  • 4篇细胞
  • 4篇病变
  • 3篇蛋白
  • 3篇眼部表现
  • 2篇蛋白酶
  • 2篇动脉
  • 2篇眼部病变
  • 2篇眼内
  • 2篇眼内炎
  • 2篇视网膜炎
  • 2篇膜炎
  • 2篇金属蛋白
  • 2篇金属蛋白酶
  • 2篇近视

机构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10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崇文光明...

作者

  • 19篇王淑然
  • 9篇叶俊杰
  • 6篇瞿远珍
  • 6篇杨柳
  • 4篇方民
  • 4篇王梅子
  • 3篇雷鹍
  • 3篇王伟伟
  • 3篇汤洋
  • 3篇龙琴
  • 2篇王丽娜
  • 1篇刘凤军
  • 1篇卞爱玲
  • 1篇李莹
  • 1篇陆雯
  • 1篇姜茹欣
  • 1篇毛进
  • 1篇徐海燕
  • 1篇莫大鹏
  • 1篇张顺华

传媒

  • 4篇中华眼科杂志
  • 3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中国卒中杂志
  • 2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19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眼部表现及视放射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患者的眼部表现特点,探讨导致视功能损害的可能相关因素,以及在临床诊治中的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2011-10/2015-10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诊治的45例90眼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患者病例资料,对患者术前视力、视野、视乳头改变、肿瘤大小、肿瘤周围组织变化等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年龄12~68(平均41.7±13.7)岁,男女比例1∶4.6;视力下降18眼,视乳头水肿24眼,视乳头色淡6眼,视野缺损47眼,其中视野缺损类型以双眼对侧同向性缺损为主;肿瘤最大径2.1~9.6(平均4.8±1.7)cm;肿瘤体积3.02~193.2(平均48.3±47.8)cm3。Spearman分析显示肿瘤体积、肿瘤最大径和脑中线结构移位与术前出现视野缺损呈正相关。而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脑室是否扩大、肿瘤周围组织是否水肿与术前出现视野缺损无明显相关性。经Mann-Whitney U检验,术前视野受损组和视野正常组之间肿瘤体积、肿瘤最大径、脑中线移位值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较多三角区脑膜瘤患者存在眼部症状和体征,患者视功能损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肿瘤对周围视放射的破坏导致。肿瘤大小、生长方向、对周围视放射压迫的具体位置决定了患者是否出现视野缺损以及视野缺损的类型和程度。对于靠近视放射等后视路的颅脑占位,眼科医生和神经外科医生要重视其神经眼科学检查,注意肿瘤与周围视路等功能区的位置关系,这对于手术时机选择、手术方案制定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王淑然瞿远珍杨柳方民
关键词:侧脑室脑膜瘤侧脑室三角区视放射
负透镜诱导豚鼠离焦性近视眼后部巩膜Ⅰ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的表达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观察负透镜诱导豚鼠离焦性近视发生时眼后部巩膜Ⅰ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表达的变化。方法将30只新生有色豚鼠随机分为透镜诱导组(单眼-10D透镜诱导,n=20)和正常对照组(无处理组,n=10),4周后测量屈光度,眼球冰冻切片行后部巩膜Ⅰ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检测眼后部巩膜MMP-2和TIMP-2蛋白表达。结果负透镜诱导4周后,透镜诱导组豚鼠诱导眼后部巩膜Ⅰ型胶原密度和TIMP-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侧眼(P均<0.01),MMP-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侧眼(P<0.01);但透镜诱导组对侧眼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双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透镜诱导组诱导眼屈光度与眼后部巩膜Ⅰ型胶原(r=0.79,P<0.01)表达和TIMP-2表达量(r=0.74,P<0.05)呈显著正相关,与MMP-2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性(r=-0.78,P<0.01)。结论离焦性近视发生过程中可能存在MMP-2参与的眼后部巩膜细胞外基质改变。
王淑然叶俊杰龙琴
关键词:实验性近视巩膜基质金属蛋白酶-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眼部病变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5
2009年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眼部病变特点、临床症状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回顾性分析110例(220只眼)HIV感染和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视力、眼前节、眼底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其中2例(4只眼)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性视网膜炎患者施行了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药治疗。患者年龄、HIV感染时间与HIV视网膜病变及CMV性视网膜炎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性别与HIV视网膜病变及CMV性视网膜炎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 ChiSquare分析法,正常眼底组、HIV视网膜病变组、CMV性视网膜炎组间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结果患者初诊视力为无光感者5只眼,光感至0.04者10只眼,0.05—0.2者14只眼,0.3~0.7者62只眼,0.8及以上者129只眼。110例(220只眼)HIV感染和AIDS患者中,有25只眼角膜后有灰白色细小或色素性沉着物。22只眼房水闪光(+)或(++)。4只眼虹膜后粘连。28只眼晶状体混浊。34只眼确诊为HIV视网膜病变,眼底表现为棉絮斑、视网膜出血及微血管瘤。32只眼确诊为AIDS合并CMV性视网膜炎,26只眼的眼底表现为沿血管分布的浓厚黄白色病损区,其上片状出血,边缘有不规则黄白色颗粒。3只眼为眼底病变晚期,表现为视网膜萎缩、视网膜血管硬化和狭窄、视神经萎缩。3只眼合并视网膜脱离。正常眼底的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100.0个/mm^3,HIV视网膜病变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41.0个/mm^3,CMV性视网膜炎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18.0个/mm^3。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正常眼底组与HIV视网膜病变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8,P=0.028)�
耿爽叶俊杰刘丽秋徐海燕王伟伟王淑然
关键词:视网膜疾病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更昔洛韦
OCT对多发性硬化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视功能损伤的评价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的视乳头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和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探讨疾病所致的视神经及轴突损伤情况。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收集2014-08/2016-0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RRMS患者60例、NMOSD-AQP4抗体阳性患者48例、NMOSD-AQP4抗体阴性患者35例及正常对照健康人群60例,通过OCT检测pRNFL(包括平均和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四个象限)和GCC(包括平均和上方、下方两个象限)的厚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RRMS、NMOSD-AQP4抗体阳性及NMOSD-AQP4抗体阴性组pRNFL(平均和四个象限)及GCC厚度(平均和上方、下方)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NMOSD-AQP4抗体阳性组的pRNFL及GCC厚度最薄。组间pRNFL厚度比较:NMOSD-AQP4抗体阳性组与RRMS组相比,四个象限pRNFL厚度均明显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MOSD-AQP4抗体阳性组与NMOSD-AQP4抗体阴性组相比,下方、鼻侧、颞侧象限pRNFL均更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方pRNFL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NMOSD-AQP4抗体阴性组和RRMS组相比,上方pRNFL厚度更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方、鼻侧、颞侧象限pRNFL厚度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GCC厚度比较:NMOSDAQP4抗体阳性组上方、下方象限GCC厚度比RRMS组和NMOSD-AQP4抗体阴性组变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MOSD-AQP4抗体阴性组和RRMS组相比,上方GCC厚度更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方GCC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MOSD-AQP4抗体阳性患者的轴突损伤最明显,RRMS患者损伤最轻,而NMOSD-AQP4抗体阴性患者介于二者之间,且与RRMS更为相似。
王梅子王淑然王丽娜汤洋雷鹍方民杨柳瞿远珍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颅内静脉窦狭窄患者眼部表现及支架术后眼底改变的相关研究
2019年
目的了解颅内静脉窦狭窄(cerebral venous sinus stenosis,CVSS)患者眼部特征,分析静脉窦支架置入术后眼底改变情况,探讨与视盘水肿程度相关的可能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2018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确诊,并行静脉窦支架置入术的CVSS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病程、视力、眼底检查、视野情况、颅内压、DSA检查、静脉窦内压测定及患者术后的眼部变化等临床资料。总结CVSS患者的眼部特征和静脉窦支架置入术后的眼底改变情况,应用Kendall’s tau-b相关分析探讨与视盘水肿程度相关的可能因素。结果共纳入125例CVSS患者,存在视功能损害者101例(80.8%),包括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视物变形、阵发性黑蒙、视野缺损、复视等,其中65例(52.0%)眼部症状为首发症状,35例(28.0%)仅表现出眼部症状。视盘水肿115例,共223只眼。视盘水肿等级中位值3(2~4)级(Fri sén分级)。部分患者可见视盘周围出血、渗出、棉绒斑,视网膜皱褶及静脉迂曲扩张,视盘色淡或苍白等。视盘水肿等级与颅内压正相关(Kendall’s tau-b=0.271,P=0.029),与病程负相关(Kendall’s tau-b=-0.261,P=0.002)。其中79例经内科治疗无效患者接受了静脉窦支架置入术,术后患者视盘水肿均有减轻,术后1个月视盘水肿等级降为2(1~3)级;术后6个月时视盘水肿完全消退比例达94.4%(135/143)。结论对双眼视盘水肿患者要除外CVSS可能性;眼底检查是CVSS诊疗评估及判断颅内压情况的一项重要无创检查,同时也是CVSS患者治疗后随访观察的必要检查。视盘水肿程度与颅内压正相关,与病程负相关;静脉窦狭窄合并视盘水肿经内科治疗无效患者可考虑行静脉窦支架置入术治疗,促进视盘水肿消退,减少视神经不可逆性损害。
王淑然瞿远珍杨柳方民佟旭王素洁莫大鹏
关键词:视盘水肿
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32
2012年
背景干眼是一种多因素影响的泪膜和眼表疾病,免疫炎症反应在干眼的发病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合酶通路,具有抑制眼部炎症和免疫调节的作用,是一种潜在的抗干眼药物。目的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质量分数0.1%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对按标准纳人的中重度干眼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均取右眼为试验眼。试验组15例15眼,给予0.1%普拉洛芬滴眼液和质量分数0.1%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用药;对照组15例15眼基线特征与试验组匹配,单独使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用药前和用药2周时进行临床和实验室指标检测。临床检测指标包括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I(SchirmerI试验)、眼表染色(OSS)评分。实验室检测通过结膜印迹细胞学方法获取球结膜上皮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球结膜上皮细胞中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及CDllb的表达。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12,P:0.684;,=0.240,P=0.624),两组间各项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实测值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2周时,试验组受试者OSDI、OSS评分和球结膜上皮细胞中HLA—DR抗原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UT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3,P=0.03;t=2.83,P=0.01;t=3.29,P=0.00;t=3.23,P=0.00),两组受试者的SchirmerI试验和结膜上皮细胞CDllb表达量用药2周后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7,P=0.87;t=0.28,P=0.79)。试验组用药2周和用药前相比,OSDI、OSS评分和BUT较用药前均明显改善,球结膜上皮细胞中HLA.DR抗原表达量降低,�
李东辉龙琴卞爱玲张顺华王淑然李莹
关键词:干眼非甾体类抗炎药随机对照试验
无视交叉压迫的垂体瘤患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析
2023年
目的评估无视交叉压迫的垂体瘤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和黄斑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的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9月就诊于该院的44例垂体瘤患者,其中包括MRI无视交叉压迫21例(42眼,PP-CC组),有视交叉压迫23例(46眼,PP+CC组),与18例(36眼,健康对照组)健康人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视野结果进行对比。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对3组间的pRNFL、GCC厚度,以及视野平均缺损(MD)、平均敏感度(MS)进行比较。结果3组间的平均pRNFL和平均GCC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CC组较PP-CC组pRNFL、GCC更小(P<0.05),PP-CC组较健康对照组pRNFL、GCC更小(P<0.05)。节段性分析中,PP-CC组pRNFL在鼻侧象限较健康对照组更小,下半GCC较健康对照组更小(P<0.05)。在视野的比较中,PP+CC组较PP-CC组和对照组MD增加,MS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CC组和健康对照组的MD及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视交叉压迫的垂体瘤患者在视野正常时也可出现pRNFL和GCC的变薄,OCT扫描对于垂体瘤视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和随访有重要价值。
雷鹍王淑然王梅子梁小芳汤洋杨柳
关键词:垂体瘤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视神经纤维层
先天性小眼球的眼部表现与合并症的治疗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眼球眼部表现特点与合并症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诊断为先天性小眼球的11例(20眼)患者的临床资料,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眼底、A型和B型超声波及超声活体显微镜等。平均随访33个月。结果初诊视力无光感者2眼,光感~0.1者12眼,0.2~0.5者2眼,0.6~1.0者3眼,1.2者1眼。初诊眼压:8~21mmHg(1kPa=7.5mmHg)者7眼,22~40mmHg者4眼,40mmHg以上者9眼。裂隙灯显微镜检查:20眼小睑裂,9眼小角膜,20眼浅前房。20眼均合并闭角型青光眼及白内障。眼底检查:12眼因屈光间质混浊眼底不能窥入;8眼视盘C/D为0.3~0.9,1眼合并先天性视网膜劈裂。20眼眼轴长度为15.87~20.38mm,平均18.00mm。13眼施行小梁切除术,术后眼压控制在23mmHg以下9眼。11眼行白内障摘出术,其中5眼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矫正视力提高7眼,其中提高至0.9~1.0者3眼,0.05~0.10者4眼。结论先天性小眼球眼轴短(眼轴长度≤20.50mm)、晶状体大及巩膜厚,多合并闭角型青光眼和白内障等。合并症的手术风险高,术前充分降低眼压,术中酌情先行后巩膜切开术,可降低术中或术后风险,有望提高手术成功率。
王伟伟叶俊杰毛进姜茹欣王淑然
关键词:先天性小眼球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
视神经减压术与药物治疗对颅内静脉血栓性视乳头水肿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视神经减压术(ONSF)和药物治疗对颅内静脉血栓(CVT)性视乳头水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7月于北京天坛医院和北京宣武医院因CVT导致高颅压视乳头水肿而接受ONSF的76例患者(107眼)为手术组,纳入接受药物治疗的35例患者(69眼)为药物组。依视乳头水肿Frisén分级,将患者分为轻、中和重度水肿亚组。比较两组患者各亚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视野平均缺损(MD)、Frisén视乳头水肿程度及视乳头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变化。结果手术组76例患者,男26例,女50例,年龄(35.3±11.4)岁;药物组35例患者,男22例,女13例,年龄(35.2±11.0)岁。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手术组中度水肿[(-8.4±6.6)比(-11.8±8.6)db,P=0.021]和重度水肿[(-8.1±5.3)比(-11.4±6.9)db,P<0.001]亚组MD值均有改善,药物组轻度水肿亚组MD值改善[(-1.5±5.3)比(-3.4±5.1)db,P<0.001];手术组(P<0.001)和药物组(P=0.010)Frisén视乳头水肿程度均有改善;手术组轻度水肿[(78.5±13.5)比(91.0±17.4)μm,P=0.002]、中度水肿[(126.6±67.6)比(154.8±77.9)μm,P=0.011]和重度水肿[(179.0±70.9)比(230.6±89.7)μm,P=0.001]亚组RNFL厚度均减小,药物组中度水肿亚组RNFL厚度减小[(142.0±29.3)比(158.8±22.7)μm,P=0.020]。结论ONSF能改善CVT性视乳头水肿程度,提高中、重度视乳头水肿患者的视功能。药物治疗对轻度视乳头水肿患者有益。
陈瑶薛潇刘凤军王淑然周陈王梅子张旭乡
关键词:视乳头水肿颅内静脉血栓颅内高压
OCT和视野对颅咽管瘤患者视功能损伤的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通过分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颅咽管瘤患者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及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的变化及其与视野平均缺损度(MD)及视野平均敏感度(MS)的相关性,探讨OCT检查应用于评估颅咽管瘤患者视路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对2014-09/2015-04在我神经外科就诊的颅咽管瘤患者95例175眼进行视野和OCT检查,测量神经纤维层厚度和GCC层厚度,利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 s)评价其与MD、MS的相关性,并分析其视乳头及视野改变的特点。结果:pRNFL厚度异常眼占53.1%(93/175),其中,视乳头水肿占3.4%(6/175),视神经萎缩占47.4%(83/175),视乳头类青光眼样改变者占7.4%(13/175)。视野缺损占71.4%(125/175)。双眼的pRNFL平均厚度(r s右眼=-0.411,r s左眼=-0.354)及GCC平均厚度(r s右眼=-0.400,r s左眼=-0.314),与MD相关(P<0.01);双眼的pRNFL平均厚度(r s右眼=0.412,r s左眼=0.342)及GCC平均厚度(r s右眼=0.414,r s左眼=0.299),与MS相关(P<0.01)。结论:pRNFL和GCC厚度与视野损害相关,可定量的评估鞍区肿瘤患者的视神经损害程度。pRNFL和GCC厚度越薄,视功能损害越严重。在临床工作中,将视野检查和OCT检查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发现及评估患者的视路损害及预后。
汤洋瞿远珍杨柳方民孟蕾王丽娜雷鹍王淑然陆雯王梅子
关键词:颅咽管瘤神经纤维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