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心肌
  • 6篇心肌梗死
  • 6篇预后
  • 6篇梗死
  • 5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动脉
  • 3篇心肌梗死患者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急诊
  • 2篇短期预后
  • 2篇细胞
  • 2篇细胞水平
  • 2篇相关动脉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肌酐
  • 2篇肌酐水平
  • 2篇急诊PCI治...
  • 2篇白细胞
  • 2篇白细胞水平

机构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严松彪
  • 6篇苏淑红
  • 6篇陈晖
  • 6篇王雷
  • 6篇王璐
  • 6篇贾三庆
  • 6篇李虹伟
  • 6篇高红丽
  • 4篇韩炜
  • 4篇沈潞华

传媒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年份

  • 2篇2006
  • 4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白细胞水平对短期和长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白细胞计数水平对短期和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我院心血管中心自2000年4月至2004年1月行急诊介入治疗的3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间在12h以内,或超过12h仍有缺...
陈晖贾三庆严松彪王雷李虹伟苏淑红高红丽王璐范纬沈潞华
文献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现象的临床和造影特点,并观察其对患者30天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112例未予静脉溶栓、直接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的AMI患者,根据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为自发再通组31例(前向血流TIMI 2~3级)和非自发再通组81例(前向血流TIMI 0~1级),分析其临床、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及30天预后特点.结果自发再通组共31例(27.7%),与非自发再通组比较,自发再通组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明显降低(P<0.01)、室壁运动异常比例低(P<0.05)、30天时的死亡率明显降低(P<0.01),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P<0.05).结论 AMI中梗死相关动脉的自发再通能够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降低30天时的死亡率.
严松彪陈晖贾三庆王雷李虹伟苏淑红高红丽韩炜王璐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短期预后肌酸激酶心功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肌酐水平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即刻肌酐水平对短期和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自2000年4月至2004年1月行急诊介入治疗的35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入急诊室即刻、PCI术前肌酐水平分组:Cr<133μmol/L为组1,Cr≥133μmol/L为组2。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平均随访(27.2±13.3)个月(6~51个月)。结果组2患者年龄明显高于组1(P<0.01),总胆固醇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组1(P<0.05),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高于组1(P<0.05),Killip分级水平显著高于组1(P<0.01),病变支数明显多于组1(P<0.05)。相关分析显示肌酐水平与以下因素有明显的相关性:年龄(相关系数0.203,P<0.01),性别(-0.106,P<0.01),总胆固醇(相关系数-0.134,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关系数-0.12,P<0.05),高敏CRP(hs-CRP)(相关系数0.246,P<0.05),入院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相关系数0.114,P<0.05),Killip分级(相关系数0.142,P<0.01),病变支数(相关系数0.137,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即刻肌酐水平的升高与年龄、hs-CRP、Killip分级及病变血管支数有显著相关性,是反映病变血管严重情况和心功能的有价值的指标,但与院内死亡和长期死亡相关性不明显。
陈晖贾三庆严松彪王雷李虹伟苏淑红高红丽王璐韩炜沈潞华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肌酐
白细胞水平对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即刻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对院内事件和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行急诊PCI的AMI患者352例,按急诊PCI前WBC水平分为3组:≤10×10^9/L为A组,〉10×10^9~≤15×10^9/L.为B组,〉15×10^9/L为C组。结果:B组和C组的年龄明显低于、高血压史例数及病变支数明显少于A组(P〈0.05或P〈0.0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CK)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或P〈0.01);B组吸烟史的比例高于A组(P〈0.05);C组的CK和CK-同工酶(CK—MB)水平、Killip分级水平、院内病死率和长期病死率显著高于A组、B组(P〈0.05或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WBC与年龄、高血压、TG、hs-CRP、CK、CKMB、Killip分级、TIMI血流、院内病死率、随访期病死率等因素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时WBC水平的升高与院内病死率和随访期病死率的升高明显相关,因此是预测院内和随访期生存率有价值的指标。
陈晖贾三庆严松彪王雷李虹伟苏淑红高红丽王璐韩炜沈潞华
关键词: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白细胞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中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对短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发再通现象的临床和造影特点,并观察其对患者30d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我院2002年1月至2003年3月112例未予静脉溶栓治疗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选标准为:疼痛时间大于30mi...
严松彪陈晖贾三庆王雷李虹伟苏淑红高红丽韩炜王璐
文献传递
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肌酐水平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肌酐水平对短期和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我院心血管中心自2000年4月至2004年1月行急诊介入治疗的35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间在12h以内,或超过12h仍有缺...
陈晖贾三庆严松彪王雷李虹伟苏淑红高红丽王璐范纬沈潞华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