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素萍

作品数:219 被引量:1,203H指数:18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5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8篇肝炎
  • 70篇乙型
  • 65篇乙型肝炎
  • 64篇病毒
  • 50篇肝炎病毒
  • 48篇宫内
  • 42篇阳性
  • 42篇乙型肝炎病毒
  • 35篇细胞
  • 30篇HBSAG阳...
  • 29篇宫内感染
  • 27篇乙肝
  • 27篇疫苗
  • 25篇孕妇
  • 21篇新生儿
  • 19篇宫内传播
  • 18篇阳性母亲
  • 18篇外周
  • 18篇基因
  • 16篇影响因素

机构

  • 200篇山西医科大学
  • 30篇山西医科大学...
  • 30篇太原市传染病...
  • 26篇太原市第三人...
  • 9篇耶鲁大学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7篇太原市中心医...
  • 6篇山西医科大学...
  • 6篇中国疾病预防...
  • 5篇山西医学院
  • 5篇太原市第四人...
  • 4篇山西省疾病预...
  • 4篇晋城煤业集团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广州市疾病预...
  • 3篇临汾市中心医...
  • 2篇广东医学院
  • 2篇山西省肿瘤医...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长治医学院附...

作者

  • 215篇王素萍
  • 68篇冯永亮
  • 42篇魏俊妮
  • 33篇史晓红
  • 24篇汪波
  • 21篇冯丽萍
  • 21篇李淑珍
  • 15篇付振东
  • 14篇杨海澜
  • 13篇郭珍
  • 11篇宋秀霞
  • 11篇郭健
  • 11篇高怡
  • 11篇杨志清
  • 10篇李铁钢
  • 10篇陈卿
  • 10篇石璟
  • 10篇薛淑莲
  • 10篇张亚玮
  • 10篇苏通

传媒

  • 31篇中华流行病学...
  • 29篇中国公共卫生
  • 18篇中国药物与临...
  • 12篇中国妇幼保健
  • 12篇中华疾病控制...
  • 9篇现代预防医学
  • 8篇山西医科大学...
  • 6篇中华传染病杂...
  • 6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卫生研究
  • 3篇中华妇产科杂...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临床医药实践
  • 3篇中国疫苗和免...
  • 2篇疾病控制杂志
  • 2篇中国地方病学...
  • 2篇护理研究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年份

  • 3篇2024
  • 7篇2023
  • 5篇2022
  • 9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8
  • 11篇2017
  • 12篇2016
  • 13篇2015
  • 13篇2014
  • 8篇2013
  • 9篇2012
  • 12篇2011
  • 13篇2010
  • 13篇2009
  • 13篇2008
  • 7篇2007
  • 11篇2006
  • 13篇2005
  • 9篇2004
2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孕期膳食维生素B_(3)摄入与子痫前期及临床亚型发生风险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孕期膳食维生素B_(3)摄入与子痫前期(PE)及临床亚型发生风险的关系,为子痫前期护理干预的有效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6年9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9 350名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孕妇的一般资料、孕期膳食摄入情况等信息,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孕期膳食维生素B_(3)摄入对子痫前期及其临床亚型发病的影响。结果:孕妇孕期膳食维生素B_(3)摄入量与子痫前期发生风险有关。孕早期和孕中期膳食维生素B_(3)摄入量分别达到≥13.70 mg/d、13.74 mg/d是早发型子痫前期(EOPE)的保护因素;孕中期和孕晚期分别达到9.65~<13.74 mg/d、9.63~<13.72 mg/d是晚发型子痫前期(LOPE)的保护因素。孕前体质指数正常的孕妇,其维生素B_(3)摄入量在孕早期达到≥13.70 mg/d可降低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生风险,孕中期和孕晚期分别达到9.65~<13.74 mg/d、9.63~<13.72 mg/d可降低晚发型子痫前期发生风险。孕前体质指数≥24.0 kg/m^(2)的孕妇,其维生素B_(3)摄入量在孕早、中、晚期分别达到9.45~<13.70 mg/d、9.65~<13.74 mg/d、9.63~<13.72 mg/d可降低晚发型子痫前期发生风险。结论:不同孕前体质指数孕妇膳食维生素B_(3)摄入量与子痫前期及其临床亚型发病有关。医护人员应指导孕妇实践自我护理,加强对孕前体质指数的监测,保证孕妇膳食维生素B_(3)的充足摄入,从而降低子痫前期的发病风险。
宋泽昕李宇琳李金波冯永亮杨海澜张亚玮王素萍邬惟为
关键词:子痫前期早发型子痫前期体质指数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产婴儿对乙型肝炎疫苗无或低应答的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探讨HBsAg阳性母亲所产婴儿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无或低应答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HBsAg阳性母亲及其足月分娩的新生儿219对.检测母亲及新生儿HBsAg、抗-HBs、HBeAg和HBV DNA水平,并对新生儿随访12个月,观察HBV宫内传播、新生儿HBeAg状态、性别、分娩方式、喂养方式以及随访期间是否患感染性疾病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219名婴儿中,16名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无应答,33名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低应答,无或低应答率为22.37%.单因素分析发现,新生儿HBeAg阳性(x2=4.895,P=0.027)、阴道产(x2=5.210,P=0.022)、随访期婴儿患感染性疾病(x2=4.329,P=0.037)均与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无或低应答有关.以母亲HBeAg状态进行分层分析,未发现所产婴儿出生时HBeAg状态与疫苗免疫应答水平存在关联.多因素分析发现,阴道产(OR=2.022,95%CI:1.045~3.914)和婴儿患感染性疾病(OR=2.324,95%CI:1.058~5.103)与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无或低应答相关.结论 HBsAg阳性母亲所产婴儿经阴道分娩或随访期罹患感染性疾病时,易发生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无或低应答.
郭健高怡王素萍郭珍张临瑞汪波
关键词:婴儿宫内传播
TLR3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BV宫内感染关系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了解Toll样受体3(TLR3)在外周血单个核细咆(PBMC)上的表达情况,探讨TLR3与PBMCHBV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随访228例HBsAg阳性孕妇至分娩,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瑚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PBMC涂片上HBsAg及TLR3。结果228例HPsAg阳性孕妇有64例(28.07%)PBMCHBgAag阳性;161例(70.61%)TLR3表达阳性;TLR3在PBMCHBV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944。P〈0.0001);新生儿有35例(15.35%)PBMCHBsAg阳性:HBsAg阳性孕妇PBMC上TLR3的表达与新生儿PBMCHBV宫内感染有关(X^2=12.354,P〈0.0001)。结论TLR3可能是HBsAg阳性孕妇PBMCHBV感染的一个保护因素(OR=0.181,95%CI=0.091~340);也是PBMCHBV宫内感染的保护因素(OR=0.279,95%CI=0.133~0.585)。
宋秀霞王素萍冯丽萍渠轶群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抗-HBs阳性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抗-HBs阳性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因素间的网络关系。方法以2019年4―7月在2家医院就诊治疗的623名18~70岁的CKD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病历查阅获得其一般人口学特征、CKD患病情况、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相关信息的资料,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了解CKD患者抗-HBs阳性率,并通过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和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CKD患者抗-HBs阳性的影响因素及因素间的网络关系。结果CKD患者既往乙肝疫苗接种率为14.13%(88/623),抗-HBs阳性率为32.58%(203/623);控制混杂因素后,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显示既往接种过乙肝疫苗和有乙肝家族史者抗-HBs阳性概率高(OR=1.71,95%CI:1.07~2.72;OR=2.63,95%CI:1.03~6.73);贝叶斯网络模型结果显示既往乙肝疫苗接种、乙肝家族史与抗-HBs直接相关,乙肝家族史、年龄、文化程度通过既往乙肝疫苗接种与抗-HBs间接相关。结论CKD患者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不佳,抗-HBs阳性率低。要加强CKD患者健康教育,积极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及早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尤其是高龄、低学历和无乙肝家族史者。
卢晓晓姚添武媛婷曹娜王建民柳红婷冯永亮冯永亮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贝叶斯网络模型
儿童散发性军团菌病流行特征的研究被引量:14
1995年
用ELISA方法对1991年4月至1992年4月从省级医院收集的儿科住院病儿317例及健康体检儿童86例进行9种15型军团菌IgM抗体的检测。35例(11.04%)住院病儿诊为军团菌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有25例(11.68%)、肾脏疾病、血液病有5例(5/15),其它疾病有1例(1.45%)为军团菌病患者;2例(2.33%)健康儿童为军团菌近期感染。病原以Tatlockiamicdadei(20例,47.62%)及Lp_16(10例,23.81%)多见,Fluoribacterbozemanae占14.29%,其它种型较少见。军团菌病的分布特点是年长儿童发病多,夏季发病比例高,城乡居住者发病比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王素萍王俊升李慧芬原平飞李荣
关键词:儿童军团病抗体免疫球蛋白M流行病学
慢性病毒性肝炎抑郁障碍与艾森格人格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慢性病毒性肝炎发生抑郁障碍与艾森克人格关系,从人格个性角度提供预防肝炎发生抑郁障碍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问卷法,对212例明确诊断为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有效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12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发生抑郁障碍116例,抑郁障碍的发生与个人人格之间有一定相关性,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个性越内向、情绪越不稳定,抑郁程度越重。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易合并抑郁障碍,慢性肝炎患者发生抑郁障碍与人格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应从改善人格角度为患者提供帮助,以减少肝病患者抑郁障碍发生或减轻抑郁障碍的程度。
荀健王素萍
关键词:慢性病毒性肝炎抑郁障碍
HBsAg阳性母亲HBV核心启动子突变与宫内传播的关系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HBV为C基因型的HBsAg阳性母亲核心启动子(BCP)区突变与宫内传播的关系。方法2011年6月至2013年7月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HBsAg阳性母亲及新生儿399对。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荧光定量PCR和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母婴血清HBV DNA及HBV血清学标志物。选择HBV DNA载量≥106 IU/ml的113例母亲为研究对象,其新生儿发生宫内传播的22例为宫内传播组,随机选取其中22例未发生宫内传播者作为对照组,母亲HBV DNA经提取、扩增、克隆、测序和序列编辑及剪接后与从NCBI下载的标准序列比对进行基因分型,最终选择C基因型的39例母亲进行突变分析。结果HBV为C基因型(88.63%)的母亲共39例,其中宫内传播组19例,对照组20例。母亲A1762T/G1764A双突变率在两组差异显著(7.53%vs.27.72%,P<0.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1762T/G1764A双突变可能是宫内传播的保护因素(aOR=0.065,95%CI:0.006~0.746,P=0.028)。母亲A1762T/G1764A双突变可能与新生儿HBeAg水平有关(P=0.050)。结论HBV C基因型的HBsAg阳性母亲HBV DNA BCP区A1762T/G1764A双突变可能降低HBV宫内传播的风险。
武佳欣杨志清张睿君李雁笛赵甜静扆琳珠冯永亮丰淑英汪波王素萍
关键词:核心启动子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HBV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HBV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在d=0.05水平上,孕妇DR3、婴儿DR3、母婴DR3同阳性、孕妇血清HBVDNA阳性、孕妇血清HBeAg阳性和胎盘感染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是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OR值(95%CJ)分别为4.71(1.62~13.66)、3.91(1.18~12.94)、5.96(1.14~31.15)、6.59(2.72~15.97)、4.53(1.93~10.64)和2.51(1.12~5.60);在α入=0.05,α出=0.10水平上,进行HBV宫内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DR3(OR=4.65,1.44~15.05)、孕妇血清HBVDNA(OR=6.56,2.65~16.23)被引入回归方程,为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且两因素间未显示交互作用;其他因素的暴露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别。随着孕妇血清HBVDNA含量的增加,其发生宫内感染的危险性呈现增高趋势(χ^2=16.74,P〈0.05)。结论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孕妇HLA-DR3阳性和孕妇血清HBVDNA阳性,且两因素间未显示交互作用,HBV宫内感染率随孕妇血中HBVDNA含量增高呈增高趋势。
冯永亮王素萍魏俊妮史晓红张俊斌郭琼武旭彪樊华王小芳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
孕前及孕期增加体重与产科并发症关系的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孕前及孕期增加体重的适宜范围。方法:对747例孕足月、单活胎初产妇进行前瞻性调查研究,按孕前体重指数分为四组:消瘦组(BMI<18.5)、正常组(18.5≤BMI<23)、超重组(23≤BMI<25)、肥胖组(BMI≥25);又根据孕期增重分为<15kg、15kg~20kg、>20kg三组,比较各组间产科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产程阻滞及难产剖宫产均随孕前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均随孕期增重的增加而增加;孕期增重≥15kg时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较孕期增重<15kg低。结论:对孕前及孕期增重的适当控制,可有效降低产科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
燕素英王素萍
关键词: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并发症
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与非病区8-12岁儿童氟斑牙及与血清化学元素的关系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了解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探讨化学元素与氟斑牙的关系。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对104例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调查,了解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依据Dean法对儿童氟斑牙进行诊断和分度,应用IRIS IntrepidⅡXSP ICP光谱仪测定血清钙(Ca)、铜(Cu)、铁(Fe)、镁(Mg)、磷(P)、锌(Zn)的含量。结果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中病区、对照区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分别为93.0%,81.5%和11.8%。血清Ca、Cu、Fe、Mg、P、Zn在该三组儿童体内的分布不同(FCa=12.150,P<001;FCu=3.326,P<0.05;FFe=11.893,P<001;FMg=13.053,P<001;FP=3.131,P<0.05;FZn=28.019,P<001)。钙含量中病区低于对照区(P<0.001);铁含量中病区高于对照区(P<0.001);镁含量重病区、中病区均低于对照区(P<0.001);磷含量重病区低于对照区(P<0.05);锌含量重病区高于对照区,中病区低于对照区(P<0.05)。氟斑牙患者镁含量低于正常儿童(t=2.14,P<0.05),其余化学元素在两组的分布未见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饮水氟浓度越高,氟斑牙检出率越高。钙和镁对氟斑牙的发生有拮抗作用。
史晓红梁妍冯永亮王素萍
关键词:地方性氟中毒氟斑牙化学元素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