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
- 作品数:12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媒介体制:一个亟待梳理的研究领域——专访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传播学院教授丹尼尔·哈林被引量:11
- 2016年
- 媒介体制实际上是不同媒介机构、不同媒介实践之间相互作用,以及他们同社会其他因素、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融于其中的一个整体。每一种媒介体制都根植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之中,但并没有任何一种媒介体制堪称完美。一种优良的媒介体制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人们能就所处社会的实际情况形成公众意见;社会的不同成员都能以某种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整个社会能够获知外界的思想和信息。中国媒介体制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多元体制,这源于商业逻辑与政治逻辑的交织并存。而且,该体制的一个特点是新闻专业主义同工具化属性之间存在着复杂关系。至于中国媒介体制的改革,新闻从业者的专业自治是一条优良准则,要依据这条准则来构建一个既能够保持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又能够抵制种种会削弱媒体应然角色的政治影响和商业影响的媒介体制。
- 秦汉
- 关键词:政治传播媒介体制
- 从记者到“新闻官”:国民党新闻管理者的职业抉择和职业悲剧——以董显光、曾虚白、马星野为中心的探讨被引量:9
- 2015年
- 本研究着眼于阐释以董显光、曾虚白、马星野等为代表的原新闻从业者,在国难日深、民族危亡的大时代里,自觉投身体制,成为管理者之后,左右于"自由/民主"和"国家/道统"的内心矛盾和纠结。研究发现,这些浸染过"自由主义"底色的国民党新闻管理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角色的冲突和矛盾。早年的教育背景和记者从业经历,使他们在内心深处认同和向往自由主义的新闻事业;但他们自小又大多接受了良好的儒家传统教育,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忠君爱国"、"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秉性,面对着内忧外患的国家现状,他们不约而同地做出了"救亡压倒一切,甚至是牺牲自由"的选择,毅然加入国民党宣传机关,做起了新闻官。但这也使得他们在面对党员/报人、党纪/职业伦理等诸多互为矛盾的角色和抉择时,进退失据。而真诚地拥抱权力和体制则使他们丧失了知识分子"议政参政"的土壤条件,最终沦落为国民党党政科层体制中的"事务性技术官僚"。
- 王明亮秦汉
- 关键词:国民党角色困惑
- 期待与现实的错位:日本新闻观念初探被引量:1
- 2015年
- 日本,作为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其新闻观念的具体表现值得探究。笔者通过对九位日本新闻职业工作者和普通民众的深度访谈,总结出日本新闻观念呈现为两类主体之间的期待与现实的错位状态。而且,只有当日本新闻职业工作者自身的新闻观念让位于普通民众的新闻观念并形成观念自觉时,两类主体之间的观念错位才会终结。
- 秦汉张斯筠
- 关键词:普通民众
- 民众与职业的对抗:当前日本新闻观念的二元表现
- 2014年
- 当人类进入新的全球化阶段、新的传播时代后,它就自然需要和呼唤新的全球性的相对统一的新闻传播观念,而协商、交流、对话是形成全球新闻观念的总的可实行、可操作的机制,也是形成全球共同新闻观念的精神原则。然而,协商、交流、对话的实践是要建立在对双方、乃至各方的充分认知与理解的基础上的。认知与理解不仅是实现全球新闻观念这一目标,也是实现人类社会一般意义上的各目标的前提。
- 秦汉
- 关键词:新闻观念民众新闻传播观念人类社会
- “以退为进”的国际传播战略——央视国际视通传播理念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当前,中国的文化影响力、话语传播力与其经济、政治地位还不相称,对外传播的“量”很大,但“质”不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如意识形态的偏见、文化隔阂、技术水平等,但自身理念则是重要原因。理念决定着话语与实践,话语与实践是对理念的表述。要实现融入国际传播体系的目标,首先要明确如何融入的理念。
- 王斌秦汉
- 关键词:央视国际文化影响力政治地位意识形态
- 试析新媒体语境下虚实交织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机理及应对措施——以启东事件为例被引量:1
- 2014年
-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不断增多,形式也日趋多样,其中就包括了虚实交织的网络群体性事件。本文以启东事件为研究对象,以定量的内容分析为研究方法,总结出"意见领袖"、"媒体责任"、"政务信息管理"、"舆论场"与"群体极化"五个因素所共同组成的正向系统反馈与因果循环是该类事件的发生机理,并以此提出四点应对举措。
- 秦汉
-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
- 政府传播主体探析
- 2015年
- 根据"政府传播=政府行为+解释政府行为"这一框架,笔者认为,政府传播主体由"行为主体"和"话语(解释行为)主体"组成。具体来讲,就是政府组织及其成员。这里,也可把前者理解为"高位主体",后者理解为"本位主体"。作为公众代理人的政府组织负责设计政府传播的目标,决定政府传播的方向,制定政府传播的策略并指导监督政府成员的具体传播行为,而政府成员则决定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政府传播。总体上来讲,政府传播的效果既取决于政府组织的宏观设计,也依赖于政府成员的微观执行,二者缺一不可。
- 秦汉顾桥孜卢星吉
-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利己性媒介事件
- 密苏里舰上见证日本投降仪式的中国记者不止3人
- 2015年
- 学界或坊间几乎都认为有三位中国记者见证了1945年9月2日东京湾美国密苏里舰上日军投降仪式,他们分别是《大公报》记者朱启平、黎秀石和中央社记者曾恩波。而实际情况是,在密苏里舰上见证日本投降的中国记者有8人,除上述3人外,还有中央社总编辑陈博生、中央社记者宋德和与关宗轼,中共地下党员刘尊棋。此外,还有1名拍摄电影的记者与陈博生、刘尊棋、关宗轼一起,受美国陆军上将魏德迈之邀从重庆出发经马尼拉抵达日本。
- 王明亮秦汉
- 关键词:日本投降
- 政府回应民意的理性选择被引量:11
- 2015年
- 政府回应民意的逻辑起点在于民意的产生,而民意表达的根本动因源自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三重距离:即天然距离、现实距离与"理想"距离。本质上,政府对民意的回应就是政府对三重距离的回应。在"后新闻传播时代"或社交媒体时代,政府回应民意的理性选择是要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明晰民意的公共性与公民性,善用"双螺旋"模式——通过话语回应与行为回应这两个维度来回应民意。旨在促使"弱公共领域"的进一步活跃以保证"强公共领域"的有效运转,并最终服务于全体民众。
- 刘小燕秦汉
- 关键词:政府回应民意表达
- 论政府传播中的公众回应被引量:2
- 2015年
- 本文以公众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与核心,从公众回应的动力、公众回应的形式与公众回应的载体三个维度,全面解析政府传播过程中的公众回应。基于利益的诉求是政府传播中公众回应的核心。利益期待与利益得失是激发公众回应动力的具体指向。本文认为,政府传播中的公众回应包括配合式回应、对抗式回应与沉默式回应。贯穿这三种回应形式的主线就是公众的利益期待与利益得失,这也是公众回应政府传播的本质目的。换言之,公众对政府传播的回应或与政府的互动,旨在影响政府的决策或行政,更好地满足公众的利益诉求。
- 刘小燕秦汉
- 关键词:政府传播利益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