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月芳

作品数:8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晚期
  • 2篇造口
  • 2篇造口患者
  • 2篇直肠
  • 2篇术后
  • 2篇晚期癌
  • 2篇晚期癌痛
  • 2篇吗啡
  • 2篇护理
  • 2篇癌痛
  • 2篇病耻感
  • 2篇肠造口
  • 2篇肠造口患者
  • 1篇蛋白
  • 1篇导管
  • 1篇多西他赛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心理特点

机构

  • 8篇盐城市第三人...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8篇程月芳
  • 3篇黄梅
  • 2篇卞杰
  • 1篇陈干
  • 1篇李海风
  • 1篇吴丽华
  • 1篇蒋洪霞
  • 1篇黄云兰
  • 1篇徐霞

传媒

  • 1篇交通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当代临床医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化疗治疗食管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细胞角蛋白19、鳞癌抗原、癌胚抗原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化疗治疗食管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复发患者90例,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氟尿嘧啶+顺铂化疗方案,研究组予以多西他赛+奈达铂化疗方案。比较2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CYFRA21-1、SCC、CEA)、功能状态(KPS)评分、体力状况(ZP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病灶转移率、病死率、毒副作用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这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终点事件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CYFRA21-1、SCC、C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YFRA21-1、SCC、CEA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KPS评分、ZPS评分、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KPS评分、QOL评分高于对照组,ZP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灶转移率低于对照组、病死率、毒副作用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化疗治疗食管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从而改善预后,且安全性较高。
黄梅卞杰程月芳
关键词:食管癌术后复发多西他赛奈达铂细胞角蛋白19鳞癌抗原癌胚抗原
肿瘤患者PICC并发血栓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血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PICC并发血栓的80例肿瘤患者作为血栓组,选取同期未发生血栓的80例PICC肿瘤患者作为非血栓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导致血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类型、置管时间(d)、活动度、体质量指数(kg/m^2)、合并糖尿病、血栓史、使用预防性的抗凝药物以及病情程度均为导致肿瘤患者PICC并发血栓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预防性的抗凝药物、置管时间(>7d)、肿瘤类型(恶性)、活动度(安静)、合并糖尿病、存在血栓史、病情重、年龄(≥60岁)为导致肿瘤患者PICC并发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肿瘤患者PICC并发血栓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可根据危险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降低血栓的发生风险。
甘国芹程月芳陈干蒋洪霞
关键词:肿瘤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血栓LOGISTIC回归模型
老年结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发生病耻感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
2024年
目的构建预测老年结直肠癌(CRC)术后肠造口患者发生病耻感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12月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123例老年CRC术后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耻感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发生组(n=62)和未发生组(n=6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并评估其区分度、一致性。结果123例老年CRC术后肠造口患者的社会影响量表(SIS)得分34~90分,平均(60.14±12.08)分,中位数得分48分。性别为女性(95%CI:2.467~20.978,P<0.001)、有造口并发症(95%CI:1.766~10.093,P=0.001)、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为中低水平(95%CI:1.654~12.710,P=0.003)、社会心理适应水平为中低水平(95%CI:1.568~10.869,P=0.004)是老年CRC术后肠造口患者发生病耻感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16(95%CI:0.744~0.889);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7.722,P=0.461。结论性别为女性、有造口并发症、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为中低水平、社会心理适应水平为中低水平是老年CRC术后肠造口患者发生病耻感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有助于筛选病耻感高危人群,从而实现个体精准化干预,降低病耻感的发生率。
苏艳霞穆晓燕方方汤东王爱华李琴唐玲程月芳
关键词:结直肠癌肠造口病耻感
PICC管配合便携式微量泵泵入吗啡治疗晚期癌痛病人的护理被引量:1
2012年
随着肿瘤对人类的威胁日益严俊,人们对癌痛的认识在不断更新,疼痛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1]。晚期癌症病人70%伴有疼痛,约50%有中重度疼痛,30%有极度疼痛[2]。癌症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和最难忍受的症状之一,常比癌症引起的死亡令人畏惧,癌症疼痛会从心理、生理、精神和社会方面破坏患者生存质量,故疼痛的治疗及护理十分重要。
程月芳
关键词:PICC管吗啡晚期癌痛病人护理
吗啡皮下持续泵入治疗晚期癌痛45例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吗啡经皮下持续泵入在晚期癌痛患者镇痛的疗效。方法:晚期癌痛患者45例经皮下持续泵入输注吗啡镇痛,观察首次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率、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KPS评分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1)视觉模拟评分:45例用镇痛泵前评分4~10分,平均7.85分。用镇痛泵后评分为0~3分,平均1.57分,使用镇痛泵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镇痛效果:45例用药10~30min后疼痛开始逐渐缓解,平均22min,用药1~2天后疼痛明显缓解且渐趋稳定,其中完全缓解25例(55.6%),明显缓解18例(40.0%),总缓解率为95.6%。(3)生活质量评价:治疗前Karnofsky评分平均53.5分,治疗后Karnofsky评分平均78.5分,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良反应:均为Ⅰ~Ⅱ度,无Ⅲ~Ⅳ度病例。便秘24例(53.3%),恶心、呕吐6例(13.3%),排尿困难3例(6.67%),头昏、嗜睡2例(4.44%),未见明显呼吸抑制,无1例死于不良反应。结论:镇痛泵皮下持续泵入吗啡治疗癌痛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易行的治疗难治性癌痛的方法。
黄梅程月芳
关键词:晚期癌痛吗啡输注泵视觉模拟评分
团体自我肯定训练对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病耻感的干预效果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探讨团体自我肯定训练对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病耻感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直肠癌肠造口患者,将纳入研究的89例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团体自我肯定训练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影响量表、自尊量表评价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病耻感及自尊的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病耻感(t=-0.323,P=0.747)及自尊水平评分(t=-0.270,P=0.7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试验组病耻感(t=-3.008,P<0.01)得分低于对照组,自尊评价(t=4.033,P<0.0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团体自我肯定训练能够减轻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的病耻感,提高患者的自尊水平.
吴丽华徐霞程月芳李海风黄云兰
关键词:直肠肿瘤肠造口术病耻感自尊
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首次化疗患者的实施体会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首次化疗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通过观察和问答式交谈分析105例恶性肿瘤首次化疗患者的心理,根据特点施以相应的护理。结果本组105例患者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为焦虑、抑郁、不安,以及担心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担心治疗效果等;经相应的心理疏导及护理,患者均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结论恶性肿瘤根治术后首次化疗患者的心理较复杂,应及时了解和掌握其心理活动特点,并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
程月芳
关键词:恶性肿瘤首次化疗心理特点心理护理
晚期胃癌应用奥沙利铂或顺铂联合替吉奥的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探讨晚期胃癌临床治疗中应用奥沙利铂或顺铂联合替吉奥的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76例晚期胃癌患者,将其划分成两组,各38例,两组皆采取替吉奥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联合应用奥沙利铂,对照组联合应用顺铂,对比分析两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客观有效率(ORR)(47.37%)高于对照组(42.11%),研究组疾病控制率(DCR)(60.53%)高于对照组(57.8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级血小板减少、1级神经毒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腹泻、贫血、口腔黏膜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胃癌患者临床应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较顺铂联合替吉奥能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有助于实现患者疾病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
黄梅卞杰程月芳
关键词:晚期胃癌奥沙利铂顺铂近期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