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雷
- 作品数:37 被引量:95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临床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额窦粘液囊肿的2点诊治体会
- 额窦粘液囊肿诊治过程中必须有额窦间隔气房(ISSC)的解剖学概念,才能准确把握和理解额窦粘液囊肿的多态性,有利于处理好治疗细节,提高手术质量。而对非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额窦囊肿,即所谓的传统手术应当杨弃,如对久治不愈的双侧额...
- 吴国民童雷潘兆虎
- 关键词:手术治疗
- 文献传递
- 电子鼻咽镜检查在评价儿童腺样体肥大中的价值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电子鼻咽镜检查在评价腺样体肥大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经门诊多睡眠图检查证实为腺体样肥大患儿44例,采用电子鼻咽镜检查鼻腔及鼻咽部,并记录检查结果。结果电子鼻咽镜下腺样体1,2度阻塞者非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前后呼吸紊乱指数(AHI)及最低Sa(O2)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01);3,4度阻塞者腺样体切除术前后AHI及最低Sa(O2)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应用电子鼻咽镜检查患儿鼻腔和鼻咽部,在诊断腺样体肥大及选择腺样体切除术病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顾衍吴国民童雷肖林李光飞
- 关键词:电子内镜腺样体肥大儿童
- 应用嗓音主客观参数评估不同大小声带息肉显微手术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不同大小声带息肉显微手术疗效的多参数评估方法。方法根据声带平行的息肉最大直径与同侧声带膜部的比例,将30例女性单发声带息肉患者分为两组,小息肉组(17例)和大息肉组(13例),分别进行喉显微手术,术后所有患者均休声2周;同期选取15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术后分别进行总嘶哑度G、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oice handicap index scale,VHI)、嗓音声学参数等指标的检测。分析上述指标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同时分析手术疗效的主客观评估的一致性。结果 (1)术前组总嘶哑度G和VHI评分(功能、生理、情感及总体评价)均高于术后组和对照组(P<0.05);(2)不同大小声带息肉术前组、术后组和对照组间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呈递增趋势,噪音障碍严重指数(dysphonia severity index,DSI)呈递减趋势(P<0.05);最长发声时间(maximum phonation time,MPT)术前组较术后组和对照组下降,且大息肉术前组较小息肉术前组降低(P<0.05);(3)功能、生理、总体评价之间呈正相关,情感与总体评价呈正相关;jitter与shimmer呈正相关(P<0.05);(4)总嘶哑度G的主观评级和DSI的客观分级总体一致性达82.67%,正常嗓音组一致性最高,达91.43%,中度嗓音障碍一致性最低,达71.43%。结论嗓音声学主客观检测参数可作为声带息肉病情严重程度和手术疗效的重要参考依据。
- 汪斌如吴国民罗四维梁耕田童雷
- 关键词:声带息肉嗓音障碍嗓音声学分析
-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预防并发鼻中隔穿孔的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并发鼻中隔穿孔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总结分析20年来我科经治的243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术后疗效及穿孔的发生情况。结果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组185例,其中发生黏膜破损41例(22.16%),术后并发鼻中隔穿孔1例(0.54%),与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评定: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组,治愈31例(74.59%),好转47例(25.41%),与黏膜下切除术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无论从预防鼻中隔穿孔的角度,还是手术的疗效角度,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术都是比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更理想的术式。
- 童雷吴国民
-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穿孔
- 喉肉瘤样癌2例被引量:6
- 2009年
- 童雷吴国民陈敏芬任慧君
- 关键词:喉肿瘤
- 鼻咽髓细胞肉瘤1例
- 发生于鼻咽部的恶性肿瘤中极大多数为来源于上皮细胞的癌肿,最常见的是鼻咽癌,发生于鼻咽部的髓细胞肉瘤非常少见,近年我科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髓细胞肉瘤是指髓外由髓系原始细胞或不成熟髓细胞增生形成的局灶性肿块,又称粒细胞肉瘤...
- 童雷吴国民
-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
- 2012年
-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少见疾病,恶性程度高,复发率高,预后差。我院曾收治鼻腔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道如下:
- 王小柳雷盛钦童雷
- 关键词:鼻腔恶性黑色素瘤少见疾病恶性程度复发率预后差
- 鼻咽髓细胞肉瘤1例
- 童雷吴国民
-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243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65例)和预后良好组(178例),分析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分型、耳后注射(利多卡因、甲强龙)治疗及治疗起效时间均为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其中耳后注射(利多卡因、甲强龙)治疗为保护因素。结论突发性耳聋仍有较高的预后不良率,应针对独立危险因素早期干预。
- 陈晓萍梁小龙童雷
-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预后
- 冷冻与三氯醋酸局部烧灼治疗利特尔区出血的疗效比较
- 2000年
- 童雷吴国民
- 关键词:鼻出血冷冻疗法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