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敏

作品数:13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厅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湿地
  • 5篇
  • 3篇淹水
  • 3篇沼泽
  • 3篇土壤
  • 2篇盐分
  • 2篇沼泽湿地
  • 2篇碳储量
  • 2篇酶活性
  • 2篇CH
  • 2篇滨海湿地
  • 1篇带通
  • 1篇带通滤波
  • 1篇带通滤波器
  • 1篇地理
  • 1篇地理学
  • 1篇端点效应
  • 1篇信号
  • 1篇信号产生
  • 1篇养殖

机构

  • 13篇福州大学
  • 9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3篇罗敏
  • 9篇黄佳芳
  • 5篇仝川
  • 3篇陈欣
  • 2篇杨洋
  • 1篇刘娜
  • 1篇刘娜
  • 1篇罗敏
  • 1篇王琳
  • 1篇许章华

传媒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甘肃农业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年份

  • 5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滨海蓝碳湿地碳汇速率测定方法及中国的研究现状和挑战
2023年
滨海盐沼、红树林和海草床蓝碳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高效的固碳-储碳能力,准确测定滨海蓝碳湿地生态系统碳汇速率,对于评估滨海湿地碳中和能力、生态恢复新增碳汇规模及碳贸易至关重要。深入思考滨海蓝碳湿地生态系统碳汇定义的内涵,提出狭义碳汇和广义碳汇的概念,介绍沉积物碳累积+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法以及生态系统碳通量收支法2个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多的滨海蓝碳湿地碳汇速率测定方法,特别是深入分析作为开放系统的滨海盐沼生态系统和海草床生态系统碳汇速率测定面临的诸多问题与挑战,梳理中国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生态系统碳汇速率的测定结果及国家尺度滨海蓝碳湿地生态系统碳汇规模,最后提出中国在滨海蓝碳湿地碳汇速率测定实践中急需加强的基础研究领域,以期为科学地计量中国滨海蓝碳湿地生态系统碳汇速率与碳汇规模提供方法参考和技术支撑。
仝川罗敏陈鹭真黄佳芳
关键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基于LHMs的脉冲超宽带信号产生技
罗敏
关键词:超宽带左手材料带通滤波器陷波
我国知识产权反垄断立法研究
本文从分析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入手,就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法律制度的建立展开粗浅的探讨。 第一部分,对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进行一般分析。从知识产权产生的历史背景、知识产品的特性等方面论证...
罗敏
关键词:知识产权反垄断法
文献传递
τ-p变换在表面法波动勘测中的研究及应用
传统的表面法波动勘测采集到的时域记录通常都是多波耦合、叠加在一起的,大大降低了地震记录的信噪比。虽然人们已经研制出很多压制干扰波的方法, 但这些方法各有其局限性,不能较好地适用于实际工程。因此采用适当的数学手段对记录进行...
罗敏
关键词:假频端点效应
文献传递
盐分和淹水增加对河口潮汐淡水沼泽湿地土壤磷形态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选取中国东南沿海闽江河口潮汐淡水沼泽湿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盐分(淡水对照、低盐处理、高盐处理)和不同淹水(CK、CK+15 cm、CK+30 cm)交互处理对土壤磷形态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闽江河口潮汐淡水沼泽湿地土壤中,无机磷是土壤总磷的主要赋存形态,约占总磷含量的68%~82%,有机磷含量约占总磷的18%~32%.无机磷以铁铝结合态磷为主(60%~66%),其次为钙结合态磷和闭蓄态磷.淹水处理对磷的总量和形态的影响有限,盐分变化对磷的总量和形态影响显著.低盐处理可增加铁铝结合态磷、闭蓄态磷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而高盐处理则对它们表现出抑制作用.随着盐分的增加,土壤总磷含量逐渐降低,土壤中钙结合态磷含量和磷酸盐含量将逐渐升高.相关分析表明,有机磷含量与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呈负相关,无机磷含量与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呈正相关.当盐分由淡水变化至低盐时,土壤磷的形态主要由有机磷向无机磷转化;而当盐分由低盐变化至高盐时,无机磷占比降低,有机磷占比增加.研究结果表明,碱性磷酸酶活性在磷形态对盐分和淹水的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孙一萍罗敏刘育秀谭季黄佳芳
关键词:盐分淹水磷形态磷酸酶活性
碳中和背景下基于滨海湿地控制实验系统的地理学实践教学改革
2022年
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国家亟需培养大量碳中和相关的实践型人才。地理学专业的自然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环境科学概论和基础生态学等课程均包含碳循环相关实践环节,但分散在各课程中,且内容高度重叠。因此,依托滨海湿地控制实验系统,将分散在上述课程中的碳循环相关实践环节进行整合优化,形成以碳中和为核心,碳吸收、碳排放、碳储存、碳分解为模块的“一心多点”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后,实践课由60学时优化至24学时,实践课程目标明确、内容相互联系,教学效率明显提高。该实践教学改革可有效提高学生碳中和相关的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并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设计,申报创新实践项目,撰写学术论文和申请专利,对提高学生碳中和思想认识具有促进作用。
罗敏罗敏许章华黄佳芳仝川
关键词:控制实验系统实践教学滨海湿地地理学
浅谈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被引量:1
2005年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其法律保护制度的缺失导致权属之争的纷纷迭起和一系列不利的影响。通过分析其立法缺失的原因,主要在立法模式、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定义界定,权利主体与权利内容等方面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罗敏
关键词: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模式权利主体权利内容
盐分增强对河口淡水潮汐湿地土壤活性碳组分和碳获取酶活性的影响
2023年
为了研究未来盐水入侵对河口淡水潮汐湿地土壤有机碳分解的影响,本研究将河口淡水潮汐湿地土壤移置到半咸水潮汐湿地,研究土壤移置30、180和510 d后,河口淡水潮汐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LOC)组分和碳获取酶活性(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水解酶、过氧化氢酶与酚氧化酶)对盐分增强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盐分增强对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显著,盐分增强促进土壤MBC和DOC的含量增加,土壤EOC的含量减少.植物地上生物量随着土壤盐分的增强而降低,而地下生物量随着盐分的增强而增加.细菌丰度随着土壤盐分增强而减少,真菌丰度随着土壤盐分增强而增加.随着土壤盐分的增强,4种碳获取酶的活性增加.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碳获取酶的活性受土壤Fe(III)/Fe(II)比值、土壤C/N比值及土壤真菌/细菌(F/B)比值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河口淡水潮汐湿地由淡水潮汐湿地转变为半咸水潮汐湿地,植物的根系泌氧和有机物分泌都会相应增加,土壤有机质质量变差,故而土壤碳获取酶的活性会相应增加,而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大量减少.因此,未来海平面上升后,河口淡水潮汐沼泽湿地土壤碳储量减少,并进一步加剧海平面上升对河口淡水潮汐湿地生态系统的危害.
汪艳谭季谭凤凤张昌威陈欣全文汇黄佳芳罗敏
关键词:盐分
河口沼泽湿地转化为养虾塘对土壤胞外酶活性及CO_(2)和CH_(4)产生潜力的影响
2023年
揭示河口沼泽湿地围垦为水产养殖塘对土壤胞外酶活性和含碳温室气体产生的影响,可为评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滨海蓝碳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以闽江河口为研究区,对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湿地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湿地土壤(0~30 cm)和由其围垦成的养虾塘沉积物(0~30 cm)进行配对采集.通过室内厌氧培养实验,测定沼泽湿地土壤及由其围垦成的养虾塘沉积物的土壤胞外酶活性和CO_(2)、CH_(4)产生潜力.与河口沼泽湿地0~30 cm深度土壤相比,养虾塘0~30 cm深度沉积物4种土壤胞外酶活性均值降低27.3%.河口沼泽湿地转化为养虾塘后含碳温室气体产生潜力发生显著变化,芦苇沼泽、短叶茳芏沼泽、互花米草沼泽围垦成养虾塘后CO_(2)产生潜力分别增加5.1%、38.5%、38.8%,CH_(4)产生潜力分别降低24.9%、11.1%、21.1%,有机碳厌氧矿化速率分别增加4.9%、38.6%、38.4%.土壤有机碳(SOC)含量是影响土壤/沉积物胞外酶活性的关键因素,土壤胞外酶活性和沉积物电导率分别是河口沼泽湿地土壤和围垦养虾塘沉积物有机碳厌氧矿化速率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表明:河口沼泽湿地围垦成的养虾塘沉积物有机碳厌氧矿化速率较围垦前的沼泽湿地土壤显著增加,可能导致河口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的损失,不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及全球气候变暖的缓解.
胡芳曹琼黄佳芳罗敏罗敏仝川
关键词:胞外酶甲烷产生潜力沼泽湿地
九龙江河口湿地4种不同生境土壤微生物代谢限制及碳利用效率被引量:1
2023年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碳(C)固存效率受到微生物分解者维持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相关的代谢能力的影响.为了探究滨海湿地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代谢限制状况和碳利用效率(Carbon Use Efficiency,CUE),本研究在九龙江河口湿地中单一红树林群落、单一互花米草群落、红树林与互花米草交错带内以红树林为主的群落和以互花米草为主的群落4个生境采集表层(0~5 cm)和深层(20~40 cm)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理化指标、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C、氮(N)、磷(P)含量及胞外酶活性,并通过胞外酶活性的C、N、P比例计算矢量长度(VL)和矢量角度(VA)量化微生物的C限制和P限制,通过生物地球化学模型计算微生物CUE.结果表明,4个生境土壤微生物普遍受到C限制和P限制.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的微生物CUE随生境变化表现出不同的规律,表层土壤微生物CUE随生境显著变化,植被竞争显著降低了微生物CUE,而深层土壤微生物CUE在各个生境保持相对稳定.RDA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土层微生物代谢限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不一致.表层土壤养分与微生物CUE呈正相关关系,与C限制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微生物生物量C、N、P与CUE、P限制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与C限制呈负相关关系,而深层土壤微生物CUE和C限制程度与SOC相关性均较弱,微生物P限制程度与微生物生物量C呈负相关关系.综上所述,我国亚热带河口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湿地后显著影响了湿地表层土壤微生物代谢特征和CUE,混生植物群落内土壤微生物面对更强的C限制,维持更高的胞外酶C∶N、C∶P和更低的CUE,将加剧滨海/河口湿地土壤C库损失.
刘娜刘娜杨洋仝川罗敏
关键词:河口湿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