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远玲

作品数:15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重金
  • 6篇重金属
  • 4篇电絮凝
  • 4篇絮凝
  • 4篇废水
  • 3篇脱氮
  • 3篇硝化
  • 2篇电极
  • 2篇电氧化
  • 2篇修饰
  • 2篇修饰电极
  • 2篇序批式
  • 2篇乙酸
  • 2篇脱氮除磷
  • 2篇尾水
  • 2篇温度
  • 2篇污泥
  • 2篇六价铬
  • 2篇聚苯
  • 2篇聚苯胺

机构

  • 11篇湖南大学
  • 8篇长沙环境保护...
  • 5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湖南省环境保...

作者

  • 15篇罗远玲
  • 9篇杨朝晖
  • 5篇黄兢
  • 5篇曾光明
  • 5篇汪理科
  • 4篇徐海音
  • 3篇宋佩佩
  • 2篇徐峥勇
  • 2篇卢慧
  • 2篇罗飞杭
  • 2篇莫茜
  • 2篇周玲君
  • 1篇邓久华
  • 1篇姜苹红
  • 1篇战琪
  • 1篇肖勇
  • 1篇赵甘林
  • 1篇彭克俭
  • 1篇陈灿

传媒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温度控制策略对SBR亚硝化颗粒污泥脱氮性能的影响研究
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氮素循环受到严重的干扰。大量未经处理或未经适当处理的含氮废水大量排放如江河,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生物脱氮法由于处理效果好,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能耗较物化法低,成为最为经济的脱氮...
罗远玲
关键词:颗粒污泥温度控制脱氮性能
电氧化-电絮凝对柠檬酸-镍的破络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采用基于Ti/RuO_2-IrO_2和Fe电极的电氧化-电絮凝工艺处理柠檬酸-镍(citrate-Ni)的重金属络合废水,探究电解质、pH、电流密度和处理时间对citrate-Ni的影响及破络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NaCl为电解质,初始pH值为5,电流密度为100A/m^2,电氧化反应25min,电絮凝反应20min时,Ni和COD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9.6%和75%,出水Ni和COD的浓度均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的要求。Citrate-Ni的破络机制为:通过Ti/RuO_2-IrO_2直接氧化和间接氧化产物HOCl的作用,破坏其络合结构,生成C_3H_6O、HCOOH、CH_3COOH、C_3H_6O_3、C_4H_8O_3和C_5H_6O_5等小分子物质,同时释放Ni^(2+);再利用Fe-电絮凝产生的新生态Fe(OH)_2对Ni^(2+)的吸附和混凝沉淀作用将其去除。
赵甘林徐海音罗远玲杨朝晖
关键词:电氧化电絮凝
一种可选择性去除和富集重金属的三维水凝胶粒子电极制备及应用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选择性去除和富集重金属的三维水凝胶粒子电极,该三维水凝胶粒子电极包括富集层和嵌入在富集层的激发核,富集层为半互穿多孔网络结构,半互穿多孔网络结构由聚合物网络与贯穿在其中的传导线形成,该三维水凝胶粒子电极具...
罗远玲 吴红辉 姜科 徐海音 陈琳 李思泽 边子鸿 李二平 资慧
常温下亚硝化活性污泥的驯化及其特征被引量:3
2011年
为提高脱氮性能,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培养亚硝化活性污泥。SBR在常温(15~30℃)下运行了110 d,周期为8 h(曝气为5 h、缺氧为3 h),采用间歇式曝气,曝气阶段的溶解氧控制在1.2~1.4 mg/L。结果表明,亚硝化工艺的进水负荷可达0.24 kgNH4+-N/(m3.d),对氨氮的去除率稳定在80%以上,亚硝化率维持在90%以上。同时通过每半个月置换一次污泥上清液,解决了反应器因NO2-累积造成的污泥浓度降低和处理效果不稳定的问题。对亚硝化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的分析表明,TB-EPS对污泥沉降性能的贡献明显大于LB-EPS。经驯化后污泥Ze-ta电位的电负值降低,表明亚硝化工艺的污泥沉降性能更好。此外,当亚硝化活性污泥驯化成功后反应器能在较高负荷下稳定运行。
周玲君杨朝晖罗远玲徐峥勇汪理科
关键词:序批式反应器
一种套环式双螺旋电化学装置及应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水处理与资源化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套环式双螺旋电化学装置及应用方法。该电化学装置包括反应室、内螺旋电极、外螺旋电极、直流电源、量子点活性电极和磁力搅拌器,内螺旋电极与外螺旋电极同轴套设在反应室内;直...
罗远玲徐海音赵甘林丁雨葶廖晓希吴红辉王嫣然龚名荃童天翔
基于RuO_(2)-IrO_(2)/Ti和Fe^(0)电极的电氧化-电絮凝处理含Tl废水被引量:6
2022年
基于RuO_(2)-IrO_(2)/Ti形稳电极和Fe^(0)牺牲电极实现电氧化-电絮凝(EO-EC)一体化处理含Tl(Ⅰ)废水,并与单一的电絮凝(EC)进行比较,探讨了EO-EC处理含Tl废水的机理.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EC,EO-EC(1:1)组合技术适应于宽pH(4-10)以及电流密度范围(5-20mA/cm^(2))下含Tl废水高效处理,且不易发生钝化;活性氯以及氧化还原电位在Tl(Ⅰ)间接氧化Tl(Ⅲ)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沉淀分析表明生成的Tl(OH)_(3)(s)与絮体Fe(OH)_(3)(am)共沉淀,纤铁矿位点可吸附残留Tl(Ⅰ).EO-EC一体化技术可满足实际含Tl废水达标处理(<2μg/L)且具有经济可行性.
张睿琦吴红辉徐海音王平朱健罗远玲何栋徐欣魏捷
关键词:电氧化电絮凝工业废水
铊短期暴露对SBR活性污泥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以序批式活性污泥(SBR)工艺为例,从脱氮除磷性能、微生物及酶活性等方面研究了Tl暴露浓度对活性污泥性能的短期扰动及其恢复行为.结果表明:活性污泥的脱氮除磷性能和COD去除均易受Tl的影响.当Tl为500µg/L时,脱氮除磷被抑制,但Tl暴露消除后,性能可恢复.而当Tl为1000µg/L时,尽管除磷效率可恢复至65%,但脱氮过程完全被抑制且不可逆.低浓度Tl提高了COD去除率且高浓度Tl对COD去除的影响是可逆的.此外,200µg/L的Tl提高了微生物活性,但1000µg/L的Tl会导致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相对产量分别降低至71.9%和30.8%,极大抑制了微生物活性;比耗氧速率对Tl的存在与消失均很敏感,可作为污水处理厂Tl暴露的指示指标.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结果表明,Tl与游离态胞外聚合物的羟基结合或由Tl^(+)氧化成Tl^(3+),可能是活性污泥降低Tl对其细胞毒性的作用机制.因此Tl短期暴露时,需增强活性污泥的脱氮除磷性能并强化其除Tl能力,以确保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本研究揭示了Tl短期暴露对活性污泥系统的潜在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赵晓静罗远玲吴红辉丁雨葶向珂逸黄骏国高嘉妮贾美莹胡新将朱健王平徐海音
关键词:SBR脱氮除磷酶活性
电絮凝法处理重金属底泥清淤尾水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电絮凝法处理湘江霞湾港重金属底泥清淤尾水,研究了电极转换方式、起始p H值和电流密度对尾水中各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先由铁作为阳极反应20 min,然后转换铝作为阳极反应10 min的组合方式,当起始p H值为6,电流密度为100 A·m-2时,Cd、Zn、Cu、Pb、Hg、As、NH+4-N和TP的去除效率分别可以达到99.2%、98.6%、99.3%、98.4%、99.5%、99.7%、84.8%和95.9%。电絮凝法去除尾水中重金属的主要机制是分布于悬浮物中的重金属主要通过疏松态铝的絮凝以及氢气的气浮作用去除,而分布于过滤液中的重金属主要以其氢氧化物沉淀去除。
汪理科曾光明杨朝晖罗远玲徐海音黄兢
关键词:电絮凝重金属尾水电流密度
苔藓植物运用于大气重金属污染监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5年
分析了苔藓植物适用于大气重金属污染监测的特殊生理特征及其生理响应,总结了利用苔藓植物监测大气中重金属污染的优势,探讨了苔藓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机制及其重金属富集途径,并综述了国内外采用的相关监测方法。最后,还指出了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姜苹红罗远玲彭克俭陈灿
关键词:苔藓植物指示植物生物监测重金属污染
基于实时控制的电絮凝-气浮处理重金属清淤尾水被引量:4
2016年
针对重金属清淤尾水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水质波动大、沉淀性能差等特点,选取p H值和浊度作为实时监测因子,并借助沉淀模拟和数据拟合等手段,建立了比电流与镉残留量之间的实时控制响应模型.结果表明:铝-电絮凝-气浮兼有中和p H值和改善泥水分离的优点,实现了重金属铅、镉和锌的达标排放;此外实时控制策略节省了35.8%的材料消耗和43.4%的电能消耗以及降低了47.9%的产泥量.
徐海音杨朝晖曾光明罗远玲黄兢汪理科宋佩佩
关键词:电絮凝气浮实时控制重金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