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皮瓣
  • 5篇缺损
  • 3篇动脉
  • 3篇指端
  • 3篇软组织
  • 3篇软组织缺损
  • 3篇组织缺损
  • 2篇岛状
  • 2篇蒂皮瓣
  • 2篇修复拇指
  • 2篇血管皮瓣
  • 2篇营养血管
  • 2篇营养血管皮瓣
  • 2篇指端缺损
  • 2篇神经营养
  • 2篇神经营养血管
  • 2篇神经营养血管...
  • 2篇皮肤软组织
  • 2篇皮肤软组织缺...
  • 2篇皮神经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福州总医院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作者

  • 7篇耿成龙
  • 3篇林国兵
  • 3篇徐建平
  • 3篇林志雄
  • 2篇陈雄
  • 2篇郭文荣
  • 1篇李远东
  • 1篇李秋举
  • 1篇洪志群
  • 1篇王万珍
  • 1篇庄海东
  • 1篇陈雄
  • 1篇陈祥
  • 1篇王怀云
  • 1篇沈锋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骨伤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福州总医院学...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指动脉岛状皮瓣和邻指皮瓣治疗指端缺损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比较指动脉岛状皮瓣和邻指皮瓣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采用指动脉岛状皮瓣和邻指皮瓣治疗的指端缺损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指动脉岛状皮瓣治疗者20例(Ⅰ组),采用邻指皮瓣治疗者21例(Ⅱ组)。比较术后6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皮瓣的温度、触觉、痛觉、两点辨别觉及患手持物稳定性。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皮瓣均成活,Ⅰ组2例皮瓣表皮出现坏死,脱落后愈合;9例患者出现冬季患肢发凉。Ⅱ组2例患者皮瓣部分坏死,未予特殊处理,表皮脱落后愈合。术后6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的皮瓣温度、痛觉、两点辨别觉及持物稳定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皮瓣的触觉优于Ⅰ组(P<0.05)。结论指动脉岛状皮瓣和邻指皮瓣均能有效恢复指端缺损患者患指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但后者在恢复患指感觉功能方面的疗效略优于前者。
林志雄耿成龙
关键词:指端缺损邻指皮瓣指动脉岛状皮瓣
膝关节周围骨折伴腘动脉损伤救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观察膝关节周围骨折伴腘动脉损伤的保肢治疗过程及功能恢复情况,探讨保肢手术的治疗方案。方法对27例膝关节周围骨折伴腘动脉损伤患者,急诊行骨折固定、腘动、静脉探查修复术,2例行大腿下段1例行膝关节水平截肢术,其余患者的肢体经3-5次(平均4次)手术治疗,肢体得以保留。3例患者的肢体软组织缺损经行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其余患者的软组织缺损经行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或局部直接随意筋膜皮瓣转移修复。术后随访12-24(16±2.39)个月。参照Puno等的标准对康复后肢体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患者无死亡,3例患者行患肢截肢,24例患者肢体得以保留,其中4例患者存在明显的足下垂、垂趾等畸形,功能评定为差。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伴腘动脉损伤的治疗,关键在于早诊断及早治疗,疑有腘动脉损伤者尽早探查;对伴有足踝部软组织及踝关节损伤,或足底难以恢复保护性感觉,估计小腿肌肉会发生广泛的坏死和感染者,应考虑一期行截肢术。
林国兵耿成龙王怀云李秋举李远东陈祥徐建平陈雄
关键词:膝关节周围骨折动脉损伤截肢
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邻指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比较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邻指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采用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邻指皮瓣治疗的指端缺损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指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者30例(Ⅰ组),采用邻指皮瓣治疗者25例(Ⅱ组)。比较术后6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皮瓣的温度、触觉、两点辨别觉、拇指总主活动度及患手持物稳定性。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两组患者的皮瓣均成活,Ⅰ组术后6 d内有2例患者的皮瓣表皮出现小血泡,经抬高患肢、拆除部分缝线、引流处理后愈合;1例患者的皮瓣远端部分坏死,表皮脱落后愈合。Ⅱ组术后2例患者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两组患者的皮瓣外形、质地、色泽均满意,感觉、患指活动功能恢复良好。两组患者皮瓣的温度、两点辨别觉及持物稳定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4,P=0.651;t=-1.320,P=0.192;Z=-0.139,P=0.890);Ⅱ组的触觉和患指TAM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组=31.87,Ⅱ组=23.96,Z=-2.186,P=0.029;Ⅰ组=32.87,Ⅱ组=22.16,Z=-2.762,P=0.006)。结论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邻指皮瓣均能有效恢复拇指指端缺损患者患指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后者在恢复患指感觉和活动功能方面的疗效略优于前者,但后者疗程较长,费用较高。
林志雄耿成龙
关键词:拇指指端缺损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邻指皮瓣
前臂远段掌侧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21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0
2016年
手外伤伴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比较常见,对于合并有肌腱损伤、骨质外露者,以往临床多应用手指局部皮瓣、顺行或逆行动脉岛状皮瓣、邻指或腹部皮瓣、游离足趾皮瓣进行修复,对患指或手部损伤较大,还可能影响手指外形或功能恢复,
耿成龙林志雄王万珍庄海东
关键词:静脉皮瓣皮肤软组织缺损腹部皮瓣骨质外露指固有动脉
拇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拇指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
2011年
拇指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是手部常见损伤,常伴有骨、关节、肌腱等深层组织外露或损伤,对于这类损伤的修复,外观、质地、感觉等要求较高。自Bertlli(1991)和Masquelet(1992)[1]首先报道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后,该皮瓣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耿成龙
关键词: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皮肤软组织缺损远端蒂皮瓣复拇指
指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被引量:9
2010年
指端是手指末节的一部分,有较灵敏的感觉。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是手外科较常见的损伤,此类损伤常伴有骨、关节、肌腱等深层组织外露或损伤,常需行皮瓣修复。自1981年Pontén发表筋膜皮瓣文章以来,筋膜蒂皮瓣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Kwang等于2001年首先成功设计了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2007年11月至2009年3月应用指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14例15指,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耿成龙徐建平郭文荣林国兵陈雄
关键词:指损伤外科皮瓣
经肱三头肌后正中入路“Y”形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评价经肱三头肌后正中入路,"Y"形钢板在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Y"形钢板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45例,对其中随访资料完整30例进行分析,手术采用后正中纵行切开肱三头肌、骨膜下钝性剥离入路,应用克氏针临时固定,松质骨拉力螺钉横向固定髁间,使髁间粉碎性骨折转化为髁上骨折,最后应用"Y"形钢板螺钉进行固定。术后颈腕吊带悬挂2周,渐进功能锻炼。结果本组30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肘关节功能,优21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为86.7%。术后2例关节间隙轻度狭窄和边缘骨赘形成,异位骨化2例,无伤口感染和骨不连,无发生迟发性尺神经炎。结论经肱三头肌后正中入路应用"Y"形钢板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保护肱三头肌连续性,手术显露充分,能在近解剖复位的基础上,提供有效固定,酌情早期渐进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林国兵陈雄沈锋耿成龙徐建平郭文荣洪志群
关键词:骨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