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秋容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双能
  • 2篇双能X线骨密...
  • 2篇密度研究
  • 2篇密度仪
  • 2篇骨矿
  • 2篇骨密度
  • 2篇骨密度仪
  • 1篇延迟显像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止咳
  • 1篇输液
  • 1篇输液针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患者
  • 1篇肿瘤
  • 1篇肿瘤诊断
  • 1篇显像
  • 1篇留置

机构

  • 3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东省医学科...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5篇聂秋容
  • 4篇王淑侠
  • 3篇孙涛涛
  • 1篇梁小林
  • 1篇唐安戊
  • 1篇张祥松
  • 1篇朱林波
  • 1篇胡志辉

传媒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诊断学电...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可待因类止咳水成瘾治疗前后骨矿密度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研究复方磷酸可待因止咳水成瘾者脱毒康复治疗前后骨矿密度的变化。方法以国际临床骨测量学会制定的骨密度测定方法学为标准,分别测量34例止咳水成瘾者经6个月以上脱毒康复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同时测量31例健康志愿者骨密度。测量体位包括腰椎、股骨近端和非优势侧前臂骨1/3段。比较止咳水成瘾者康复治疗前后骨矿密度的变化及测量Z值的差异。结果复方磷酸可待因止咳水成瘾组腰椎、左侧股骨近端和左侧前臂骨1/3段骨矿密度绝对值减低,皆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t=-8.33、-10.14、-10.41,P均=0.000),测量Z值减低,超过正常值-2.0标准差(-2.0SD)范围,皆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t=-10.84、-9.98、-13.07,P均=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6个月以上脱毒康复治疗后,该成瘾组3组体位骨矿密度绝对值增加,皆高于治疗前水平(t=8.54、9.42、9.45,P均=0.000),测量Z值未见异常,在正常值-2.0标准差(-2.0SD)范围内,皆高于治疗前水平(t=7.74、8.21、8.79,P均=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6个月以上的脱毒康复治疗后,滥用复方磷酸可待因止咳水产生成瘾的患者腰椎、股骨近端和前臂骨类似骨质疏松的病理变化得到明显改善。
胡志辉孙涛涛聂秋容
关键词:可待因成瘾骨密度双能X线骨密度仪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矿密度研究
2015年
目的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矿密度(BMD)的变化情况。方法以国际临床骨测量学会制定的骨密度测定方法学为标准,分别测量11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和97例老年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骨密度,测量部位包括腰椎、股骨近端和非优势侧前臂骨1/3段,比较两组BMD变化。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左侧股骨近端和左侧前臂骨1/3段BMD绝对值分别为:(0.79±0.21)g/cm^2,(0.78±0.19)g/cm^2,(0.65±0.18)g/cm^2,低于健康对照组(0.99±0.17)g/cm^2,(0.91±0.14)g/cm^2,(0.89±0.16)g/cm^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3,-4.12,-5.37;P<0.01)。老年2型糖尿病组男性腰椎[(0.78±0.20)g/cm^2]、股骨近端[(0.74±0.23)g/cm^2]、左侧前臂骨1/3段[(0.66±0.18)g/cm^2]BMD值均大于女性[(0.74±0.23)g/cm^2]、股骨近端[(0.69±0.15)g/cm^2]、左侧前臂骨1/3段[(0.65±0.15)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5.49,-4.37;P<0.01)。健康对照组男性腰椎[(1.06±0.14)g/cm^2]、股骨近端[(0.94±0.11)g/cm^2]、左侧前臂骨1/3段[(0.95±0.14)g/cm^2]BMD值均大于女性[(0.98±0.13)g/cm^2]、股骨近端[(0.93±0.14)g/cm^2]、左侧前臂骨1/3段[(0.91±0.13)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9,-7.38,-3.49;P<0.01)。结论各年龄段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股骨近端和前臂骨BMD均低于同年龄段健康人群;男性BMD值均大于女性。
朱林波王淑侠聂秋容
关键词:骨矿密度糖尿病双能X线骨密度仪
^(18)F-FDG PET延迟显像对腹部恶性肿瘤诊断的作用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PET延迟显像在腹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  164例18F -FDGPET扫描腹部有局灶性葡萄糖代谢增高灶的病人经饮水、进食 1~ 3小时后进行了腹部延迟显像 .根据延迟显像SUV(标准摄取值 )变化 ,病人分为二组 :A组 (18例 )延迟显像SUV值增高 ;B组延迟显像SUV值降低或病灶消失 .两组病例进行随访 .结果A组 10例经病理、余 8例PET所示病灶均得到CT/MR证实为恶性病变 .B组未发现腹部恶性肿瘤改变 .通过延迟显像 ,164例中筛选出 18例高度怀疑结直肠癌患者 .
聂秋容唐安戊王淑侠梁小林张祥松
关键词:恶性肿瘤延迟显像结直肠癌PET
静脉留置针与静脉输液针在PET/CT增强扫描中应用比较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与静脉输液针技术在PET/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样进行PET/CT增强扫描的5348例患者,静脉留置针4848例,静脉输液针500例,比较静脉留置针与静脉输液针技术在PET/CT检查中增强扫描的合格率,同时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高压注射过程中有无针头脱出,局部是否渗漏等情况。结果:静脉留置针4848例检查者,增强扫描合格者4801例(99.03%),主诉疼痛反应共有102例(2.10%),高压注射过程中针头脱出者3例(0.1%),造影剂渗漏46例(0.95%)。静脉输液针500例检查者中,增强扫描合格者448例(89.6%)诉疼痛反应共有489例(97.8%)高压注射过程中针头脱出者20例(4.0%),造影剂渗漏32例(6.4%)。结论:在PCT/CT增强扫描中使用静脉留置针能明显提高增强扫描的合格率,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减少针头脱出和造影剂渗漏,比使用静脉输液针具有显著的优越性,静脉留置针技术可以在PCT/CT增强扫描中广泛使用。
聂秋容孙涛涛王淑侠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针穿刺
核医学科医护人员职业风险防范措施的探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核医学科医护人员职业风险防范措施。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对9所医院核医学科室开展调查,调查前,总结职业风险,探讨防范措施。结果:核医学科及周围环境测量结果、核医学病房表面污染监测、职业人员个人剂量调查以及核医学科室医护人员防护中存在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核医学科医护人员存在潜在的职业风险,应该从加强医护人员防护培训及规范操作过程、合理布局及增加防护设施、提高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意识、以及加强给药后的患者管理方面入手,加强其职业防护。结论:为保护从事核医学工作医护人员的健康,必须加强职业防护,采取各种针对性措施保障医护人员的从业安全性。
聂秋容王淑侠孙涛涛
关键词:核医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