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俊飞

作品数:47 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文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艺术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8篇文学
  • 11篇叙事
  • 11篇小说
  • 10篇文学批评
  • 9篇民族
  • 7篇主义
  • 7篇疯癫
  • 6篇中国马克思主...
  • 6篇马克思主义
  • 6篇民族观
  • 5篇疯癫叙事
  • 5篇长篇
  • 5篇长篇小说
  • 3篇代文
  • 3篇艺术
  • 3篇历史意识
  • 3篇马桥词典
  • 3篇《马桥词典》
  • 3篇20世纪90...
  • 2篇当代文学

机构

  • 31篇长江师范学院
  • 17篇华中师范大学
  • 8篇四川大学

作者

  • 41篇胡俊飞
  • 6篇李游
  • 1篇李倩
  • 1篇胡俊修
  • 1篇胡雅坤

传媒

  • 3篇湖南工业大学...
  • 2篇内蒙古社会科...
  • 2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理论与创作
  • 2篇湖北民族学院...
  • 2篇吉首大学学报...
  • 2篇长江师范学院...
  • 1篇外国文学
  • 1篇江西教育学院...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四川戏剧
  • 1篇当代文坛
  • 1篇文艺理论与批...
  • 1篇湖南社会科学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湖北行政学院...
  • 1篇涪陵师范学院...
  • 1篇沙洋师范高等...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3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被表达”到“我表达”——试论中国“杀马特”青年文化身份的嬗变
2018年
中国"杀马特"青年群体发展初期,由于国内文化环境相对闭塞、信息传播有限以及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的原因,"杀马特"青年群体一度在身份意识上处于被表达、被定义,甚至被严重曲解的境地,造型夸张、举止怪异成为这一群体的身份标签。自21世纪以来,随着数字传媒的高速发展、商业利益的推动和公众参与社会变革主体性的增强,"杀马特"青年群体社会身份认同的诉求显著提升,其身份意识经历着从"被表达"向"我表达"的深刻变化。
胡俊飞胡俊飞
关键词:文化身份
全球化、民族国家与文学民族差异性的坚守被引量:4
2016年
作为资本主义发展最近阶段的全球化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逻辑,它不仅是资本主义在物理空间上的简单扩张,而且是资本逻辑对文化的全面、深刻渗透,是一个全世界无所不为资本主义改造的过程,去差异化—夷平和解域化—不可脱钩是全球化的主要文化逻辑。资本主义全球化下的文化多样性是表面虚假的差异性与深层真实的同一性,是以差异性掩盖下的同质化,是差异的同一和同一基础上的差异。全球化会加强民族国家间的相互依赖与联系,令民族国家的功能作出一定的调整,但不会是民族国家的终结和"后民族"时代。具有历史合法性的民族国家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坚持文学的民族差异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撑,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坚持文学的民族差异性可以减缓甚至改变全球文化趋同化的进程。
胡俊飞
关键词:文学批评民族国家
互文视域下马克思“希腊艺术典范性”论述被引量:1
2012年
谈论古希腊艺术的辉煌是西方近现代文艺理论与美学思潮演进中一个不容绕开的话题,马克思关于古希腊艺术典范性的论述是在这一话语语境下阐发,本身亦构成这一学术谱系链条上的重要一环。马克思在何种意义层面阐释古希腊艺术的"迄今仍不可企及"的审美价值,它与马克思艺术观如何关联,这些问题被关于"物质生产与艺术发展不平衡性"命题的思考长期遮蔽。本文认为,马克思在迥异于从维柯、荷尔德林到席勒等人的路径,亦超越了黑格尔的意义层面上,从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艺术生产论出发,认为相比现代社会"人"处于由其与艺术生产、牟取剩余价值等联结起来的利益链条的末端,古代社会"人"作艺术生产的直接和最终目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古代艺术作品中更为鲜明和凸显。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古希腊艺术确实显得比现代艺术"崇高得多"。
胡俊飞李游
论高校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互渗式教学模式改革
2009年
近年来,高校中文本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出现多种明显的不良走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目前所遭遇的困题,其中最为严峻的是:比较文学教学的理论化与空洞化,外国文学教学的线条化与零散化。扭转这种不良倾向,成为学科健康长远发展的关键。基于此,文章提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内容互渗式教学改革模式:让外国文学全面渗透比较文学教学,使比较文学的理论建立在文学史的基础上,冲淡比较文学的理论化,克服比较文学的空洞化;让比较文学观念深入到外国文学课堂,使外国文学教学打通不同国度、不同时期乃至不同学科,形成混融一体的知识体系,打破外国文学教学隔绝零散的状态。
胡俊飞
关键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教学
马克思视域下艺术的终结——转型诸论批判
2013年
从黑格尔直至当下的近两百年间,宣告文学艺术死亡的声音不绝于耳。但细察这些艺术终结论,并没有一家表达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消亡,与其说是对艺术前途的悲观绝望,毋宁理解为艺术观念因现实语境的转型而对艺术前景抱持的一种审慎乐观态度。为不望文生义地在中国学界引致更多饱含情绪化、表态式的哀叹或庆贺之论,实有必要准确地名之以“艺术的终结一转型论”。
胡俊飞
关键词:视域艺术终结论文学艺术
唯物史观下当代文学批评中的“非民族”论批判被引量:2
2014年
永生/消亡论、文化想象建构论和反现代性论是当代文学批评中"非民族"论的三种主要形态,它们均建立在非物质的历史虚无论基础上。"民族"是一种历史现象与历史范畴,不是一个仅在思想或情感层面抽象发生的存在,不是一种纯然"文化想象"与"象征建构"的产物,它的兴起是以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为基础的,经济与政治因素是民族形成与演化中的决定性力量。那种认为民族在最近即将终结的论调与民族永生论一样,是缺乏历史依据的臆想。所有民族国家的建立均是现代性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人类获取全面解放征程中的前提条件与必要步骤,文艺的民族化与现代化实是相依互补而非对立割裂的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个体与民族之间也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不加辨析地认为民族必将阻挠人的现代化是一种武断偏颇之论。如同民族性并非与世俱来、天生正义一样,它也并不具有全然和永久的正当性,肯定民族性的同时不能走向将其圣化的另一极端。
胡俊飞李游
关键词:当代文学批评非历史化反现代性
置疑与重建——20世纪90年代长篇小说疯癫叙事的历史意识被引量:3
2009年
疯癫叙事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长篇小说创作中一道引人注目的景观。作为"有意味的形式",它们传达出新中国前四十年文学所不曾有过的历史意识,这些历史意识包括历史形态与叙述姿态的开放,将历史作为一种审美修辞对象消费。具体而言,即对历史形态的重新认识、自我置疑的历史叙述姿态、寻求历史认同和重建历史话语意义。将90年代长篇小说疯癫叙事所传达的这套历史意识,放置到中国当代文学历史意识流变的坐标轴上,可以清楚地看出,这种历史意识是在认识到过去文学叙事的局限的基础上,对其做出的有限度的反拨与超越。
胡俊飞
关键词:90年代长篇小说疯癫叙事历史意识
马克思恩格斯民族论述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被引量:2
2012年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论述精辟且自成体系,他们对民族属性深刻辩证的理解,应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标举的立场基点。马克思、恩格斯拒绝民族虚无主义和价值相对主义,摒弃民族沙文主义与抱残守缺心态,鼓励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警惕价值立场暧昧的普遍主义,其开放性的民族主义品格是理解与反思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自身境遇,澄清中国当前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某些论争的重要思想理论资源。马克思对民族与人类解放关系的科学揭示,对于洞彻后殖民批评的悖论与危险,透视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对第三世界文学暗含着的黑格尔主—奴关系的隐喻结构,具有重要学理价值。不管是后殖民批评,还是对第三世界怀有善意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都不可能代替第三世界的民族完成自身的文艺批评理论建构。
胡俊飞
关键词:恩格斯民族文学批评
后殖民理论的民族观批判
2016年
后殖民主义论述作为全球化语境下的理论探索,检视、扬弃和汲取其民族观是拓展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开放的民族主义"观的可行途径。后殖民理论肯定民族主义是摧毁殖民体系和重振文化的有力武器,认识到民族国家和文化建设、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同构性,主张反思、解构和置换反殖民的民族主义的本质主义和二元论思维,强调民族的建构性、关系性和历史性,指明民族主义的新人道主义和社会主义方向,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开放地理解民族问题提供了有益启示,然而其思想上的乌托邦性在政治上掩盖了民族间不平等权力关系、为跨国资本开道张目的右翼性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惧。
胡俊飞
关键词:后殖民理论民族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形成
2014年
晚清之季,浸润了中国传统族别意识的西方民族主义促发和完成了对国人现代民族意识的塑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在这一时期的撰述和社会活动中,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观念,这为他们后来选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铺平了道路。民族主义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形成时的思想动力背景与现实境遇任务,民族性自然地成为后者解析文艺与阶级性并行不悖的考察维度和价值诉求。然而随着革命斗争的深入和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介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开始以阶级性排斥民族性,以国际主义扬弃民族主义,文艺的民族性维度受到排挤。尽管如此,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并未彻底摒弃文艺的民族性,而是在批判、扬弃狭隘落后的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同时,辩证容纳了与社会主义国际主义和无产阶级斗争相统一的民族主义。虽然接受了经典与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民族问题上的某些见解,然而形成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民族观并没有一味盲从前者,而是根据中国革命的历史实际展开了不仅在立场上,同时也在具体内涵上有别于它们的探求。
胡俊飞
关键词:民族主义民族观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