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军
- 作品数:70 被引量:653H指数:14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勇于交流、善于总结——提高脊柱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水平
- 2016年
- 近几十年来,尽管随着脊柱手术技术和器械的飞速发展,脊柱疾患治疗理念取得了极大的进步,手术治疗效果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随着脊柱疾患手术量的增加和脊柱手术技术的普及,相应的并发症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发生数量逐年增多,这些并发症可以发生在术中、术后早期,甚至术后晚期,轻则影响手术疗效,重则对患者造成永久性伤害、甚至死亡。
- 范顺武胡志军
- 关键词:外科手术并发症脊柱疾患手术技术发生数
- 椎间孔镜术后并发症状性椎间盘假性囊肿:二例报告及相关文献复习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术后并发症状性椎间盘假性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家医院分别诊治的2例椎间孔镜术后并发症状性椎间盘假性囊肿患者的病历资料,男1例,26岁;女1例,34岁。2例均为L1.5,节段单侧椎间盘突出导致的单侧神经根病,第1次椎间孔镜术后症状均得到即刻缓解,但术后症状均再次发作,VAS评分8分,平均术后再发时间1.5个月(1~2个月)。术后MRI均显示原手术区域T2加权像呈高信号(同脑脊液)、T1加权像呈低信号占位影,并与椎间盘内相通。结果1例行小切口部分椎板切除假性囊肿切除术,术中见暗红色囊性肿块,内含陈旧性血性液体;术后囊壁病理组织学检查提示髓核样组织,局部可见炎性肉芽组织增生,内含新生血管和炎性细胞浸润。1例再次行椎间孔镜手术,术中见暗红色肉芽组织增生;术后囊壁病理组织学检查提示纤维结缔组织。2例患者术后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术后3个月随访,MRI示原假性囊肿消失。结论症状性椎间盘假性囊肿是椎间孔镜术后罕见并发症,常发生于术后早期,MR检查可明确诊断;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行手术治疗,预后佳。
- 邱小明王亚朋胡志军安纪龙孙亚澎丁文元申勇张为张建锋
- 关键词:椎间盘切除术内窥镜检查
- 小切口与开放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对脊旁肌损伤的对比研究
- :对比研究小切口与传统开放术式,进行单节段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对脊旁肌损伤程度的差别,为小切口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2006年3月至2008年5月,应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
- 方向前胡志军范顺武赵凤东黄悦虞和君
- 关键词:小切口腰椎多裂肌椎体间融合术
- NLRP3炎性体通路在人退变软骨终板中表达情况的研究
- 目的 1、探讨在Modic改变组和腰椎创伤(对照)组病人软骨终板标本中,组织学评估、软骨终板标志性基因表达、蛋白表达情况有无显著差异.2、研究在两组病人的软骨终板标本中,NLRP3/caspase-1/IL-1β炎性体通...
- 唐蟠陈帅王吉莹范顺武胡志军
- 关键词:MODIC改变椎间盘退变NLRP3
- 胸腰段骨折分型及手术治疗的争议问题被引量:18
- 2017年
- 脊柱骨折约占人体所有骨折的6%,其中胸椎和腰椎骨折最常累及,约占脊柱骨折的90%。胸腰段是指T10~L2脊柱区域,由于其处于相对固定的后凸胸椎脊柱与活动的前凸腰椎脊柱的交界区域,因此容易损伤,是脊柱骨折的最常见部位,约占所有胸腰椎骨折的52%,伴发神经损伤约占20%。大多数胸腰段骨折是稳定的,非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而对于不稳定的胸腰段骨折,则需要手术治疗。目前,胸腰段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很多,争议也很大。笔者根据自身经验,结合文献复习,就胸腰段骨折手术治疗的若干争议问题进行分析。
- 范顺武胡志军
- 关键词:胸腰段骨折非手术治疗骨折分型脊柱骨折神经损伤
- 氧化应激在牵拉致腰椎后路手术多裂肌损伤性萎缩中的作用研究
- 目的 明确氧化应激在牵拉致腰椎后路手术多裂肌损伤和萎缩中的作用方法 取新西兰大白兔63只,随机分为三组:空白组,牵拉1小时组,牵拉2小时组。术后3小时、48小时、7天获取组织学,检测多裂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 胡志军范顺武方向前
- 关键词:氧化应激腰椎后路手术多裂肌
- 追病溯源,个体化治疗——脊柱感染性疾病诊治的体会与思考被引量:2
- 2022年
- 脊柱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由于部位特殊,症状不典型,检验特异性差等原因,对此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一直富于挑战。在这期的脊柱感染性疾病专刊中,拟与同行们一起从当前临床中的一些热点和争议话题入手,旨在得出一些参考性建议,为脊柱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追踪、影像特点、诊断流程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提供一些帮助。
- 范顺武徐文斌胡志军
- 关键词:感染性疾病个体化治疗影像特点脊柱
-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间接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被引量:44
- 2017年
- 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y fusion,OLIF)间接减压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治疗作用。方法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应用OLIF技术联合或不联合后路椎弓根钉一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轻中度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3例,男9例,女14例;年龄41-74岁,平均(59.2±11.6)岁。均为单节段,L3.48例,L4.515例。影像学评估采用CT薄层扫描及二维重建片测量椎间孔纵径和面积,正中矢状位MRI测量椎间隙高度和椎管前后径,水平位MRI测量椎管前后径和面积。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腰痛、下肢疼痛、下肢麻木及腰椎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6个月以上的随访。术后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增加了78.6%±13.4%;左侧椎间孔纵径增加了36.7%±7.8%,左侧椎间孔面积增加了36.6%±8.7%;右侧椎间孔纵径增加了40.7%±9.6%,右侧椎间孔面积增加了40.0%±8.9%;正中矢状位椎管前后径增加了32.6%±5.9%;水平位椎管前后径增加了34.4%±6.8%,椎管面积增加了47.5%±7.2%;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腰痛VAS评分为(6.2±1.7)分,下肢疼痛VAS评分为(5.6±1.4)分,下肢麻木VAS评分为(6.6±2.0)分,ODI为81.2%±18.2%;术后6个月随访,腰痛VAS评分为(1.1±0.5)分,下肢疼痛VAS评分为(0.8±003)分,下肢麻木VAS评分为(3.4±1.2)分,ODI为6.1%±2.0%;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LIF技术间接减压治疗轻中度腰椎管狭窄症早期影像学指标改善明确,临床疗效显著;但远期结果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的随访研究。
- 丁凌志范顺武胡志军方向前赵凤东张建锋赵兴周志杰刘军辉王燕燕
- 关键词:腰椎椎管狭窄脊柱融合术
- PBL结合CBL教学法在脊柱外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20年
- 脊柱外科是骨科重要分支之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学科[1].问题式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以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以预设好的问题和逐步给出的就诊条件引导学生不断复习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并不断缩小疾病范围,得出最后诊断[2].病例式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以临床病例为基础的学习方法,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3].多项研究表明,PBL与CBL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4,5].本次研究评价PBL结合CBL教学模式在脊柱外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 胡志军林贤丰范顺武张建锋
-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法CBL教学查房症状体征
- 小切口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软组织损伤评估
- 目的:
评估小切口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和传统后路开放手术在软组织损伤上的差别,为小切口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发展和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2005年11月至2008年3月,应用小...
- 胡志军
- 关键词:多裂肌软组织损伤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