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光
- 作品数:19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移植术后肠道菌群失调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 分析肝移植术后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行肝移植病人的临床资料,利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肠道菌群失调危险因素...
- 童荔胡晓光蔡常洁
- 脑心双死亡器官捐献肝损伤状态犬体外膜式氧合模型的建立
- 2017年
- 目的在稳定的犬脑心双死亡器官捐献(DBCD)肝损伤基础上,建立体外膜式氧合(ECMO)循环系统。方法 20只比格犬,首先采用缓慢颅内加压法诱导脑死亡,确认脑死亡后,放置ECMO动静脉插管,采用Pringle法,阻断门静脉和肝动脉血流60 min,造成DBCD肝损伤模型,连接ECMO建立循环系统。采集阻断前后血标本进行血气分析,检测乳酸、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血糖浓度,同时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浓度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浓度,并采用Student′s t检验比较。结果 20只犬脑死亡判定均成功。2只犬在建立肝损伤时,开放阻断钳后心跳骤停死亡,余18只均在DBCD肝损伤基础上成功建立ECMO循环系统,成功率为90.0%(18/20)。与阻断前比较,肝脏出现明显的缺血缺氧表现,乳酸浓度上升[(4.57±0.35)mmol/L vs(1.18±0.15)mmol/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1,P<0.001);ALT、AST、LDH浓度均上升[(400.40±15.13)U/L vs(27.40±1.98)U/L,(444.75±19.65)U/L vs(25.40±0.98)U/L,(274.00±19.54)U/L vs(55.17±6.26)U/L],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45、21.32、10.67,P均<0.001);TNF-α、IL-6浓度也均升高[(29.23±1.85)pg/ml vs(8.37±1.30)pg/ml,(5.54±1.11)pg/ml vs(2.25±0.81)pg/m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1,P<0.001;t=2.39,P=0.03)。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脑心双死亡肝损伤状态下ECMO循环系统动物模型,为DBCD肝损伤ECMO修复研究奠定基础。
- 朱艳平曹璐姚纪友唐云华胡晓光蔡常洁童荔
- 关键词:肝损伤体外膜肺氧合动物模型
- 髓源性抑制细胞对脓毒症性肝损伤保护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对脓毒症小鼠肝脏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经典的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作脓毒症模型,CLP术后尾静脉注射MDSCs,术后7 d对比假手术组和CLP组MDSCs在肝脏中的变化。结果:在假手术组和CLP组,MDSCs在小鼠肝脏中不断聚集,并且CLP组MDSCs的升高的比例较假手术组高(P<0.05),MDSCs可降低肝脏炎症指标(AST和ALT)。结论:MDSCs可减轻脓毒症小鼠的肝损伤,为脓毒症引发的肝损伤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 伍伟光胡晓光王海彦蔡常洁
- 关键词:脓毒症髓源性抑制细胞
- 经重症监护的供者发生血行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
- 2016年
- 目的分析和归纳经重症监护的供者发生血行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重症医学科的器官捐献供者7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经重症监护的供者血行感染的高危因素。并建立供者血行感染评估模型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其灵敏度以及特异度。结果经重症监护的供者感染发生率为64.3%(45/70)。其中,肺部感染为42.9%,血行感染31.4%,尿路感染1.4%。以供者发生血行感染为因变量,行单因素统计学分析提示,总住院时间(〉10 d,P=0.017)、氧合指数(〈233.5±107.0,P=0.046)、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96.9±329.1 U/L,P=0.044)、丙氨酸转氨酶(ALT)(〉95.0±78.1 U/L,P=0.026)是供者血行感染的高危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其中总住院时间〉10 d以及氧合指数(〈233.5±107.0)是供者发生血行感染的独立高危因素。以此建立评估供者血行感染的模型为:0.193+1.753×住院天数(〉10 d)-0.007×氧合指数,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82和0.75(P〈0.001)。结论在重症监护时间长的供者血行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应选择较强抗感染方案;通过改善供者氧合指数和肝功能,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率,从而提高器官捐献的成功率。
- 童荔郑东华朱艳平胡晓光蔡常洁
- 关键词:器官捐献肝移植血行感染
- 外泌体介导miR-519c-5p增强脂多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作用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外泌体介导的miR-519c-5p是否能增强脂多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作用。方法收集大量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上清液,通过超速离心法制备大量外泌体(exosomes),制备大量无任何处理的blank-exosomes和过表达miR-519c-5p的miR-519c-5p-exosomes;同时予以LPS 10μg/mL刺激HUVECs 6 h构建脓毒症模型,再与分别与上述两种外泌体共培养12 h。实验设立3个组:HUVECs+blank-exosomes为空白组,HUVECs+LPS+blank-exosomes、HUVECs+miR-519c-5p-exosomes为对照组,HUVECs+LPS+miR-519c-5p-exosomes为实验组。通过qRT-PCR法检测miR-519c-5p在外泌体及HUVECs中的表达,通过CCK-8法与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情况。结果经qRT-PCR验证转染的过表达exosomes较blank-exosomes与mimic NC-exosomes miR-519c-5p表达升高约13倍(P<0.001)。同时,CCK-8测得实验组OD值均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0.458 vs.1.388,0.458 vs.0.843,P<0.05),流式细胞术测得实验组细胞凋亡比例均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7.197%vs.0.647%,P<0.001;7.197%vs.3.423%,P=0.001)。结论外泌体介导的miR-519c-5p能增强脂多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作用。
- 黄发吕嘉贤许静红姚纪友童荔童荔胡晓光朱艳平曹璐
- 关键词:外泌体凋亡MIRNA
- 经股动静脉置管犬体外膜肺氧合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在犬体外膜肺氧合(ECMO)实验模型中快速建立血管通路的最佳血管插管技术,以及半切开直视下切口内穿刺置管术的效果。方法选用Beagle犬20只,经右颈内静脉放置中心静脉管、桡动脉放置动脉测压管连接心电监护仪。采用半切开直视下切口内置管术行ECMO股动静脉插管。记录该置管方法的成功率、置管时间、出血量、术后出血并发症。结果半切开直视下穿刺置管成功率95%,平均置管手术时间为(41±18)min,平均出血量(16±8)ml,术后切口部位出血发生率15%。结论建立实验动物犬体外膜肺氧合模型时,采用股动静脉半切开直视下切口内穿刺置管术能快速有效地建立体外循环通路。
- 朱艳平曹璐胡晓光童荔王皓晨蔡常洁
- 关键词:体外膜氧合置管技术股动静脉
- 髓源性抑制细胞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
- 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是一群来源于骨髓的未成熟异质细胞群,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创伤及脓毒症等急慢性炎症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会急剧增加.目前有关MDSCs在脓毒症的研究显示,MDSCs可能通过影响宿主的免疫耐受性...
- 刘恩贺蔡常洁胡晓光
- 一种主动脉封堵球囊导管
- 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胸主动脉封堵球囊导管。所述导管包括导管体和设置于导管体上的球囊,所述导管体为双腔管体,双腔管体为导丝管腔和注水管腔;导管体尾端设有导丝口和注水孔,引导钢丝通过导丝口进入导丝管腔,引导导管进入血管;...
- 蔡常洁何晓顺曹璐童荔胡晓光郭志勇韩明王皓晨杨安力
- 文献传递
- 髓源性抑制细胞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3年
- 脓毒症的自然病程一般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早期以系统性炎症反应为主,而晚期则以抗炎反应和免疫抑制为主。尽管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及各种诊疗指南的应用,如“拯救脓毒症运动”,脓毒症早期病死率有明显降低[2],但是脓毒症晚期病死率及继发院内感染率仍居高不下。
- 胡晓光刘恩贺蔡常洁
- 关键词:脓毒症抑制细胞髓源性早期病死率系统性炎症反应院内感染率
- 多指标联合检测在早期预测脓毒症中的研究
- 目的 对可用于早期诊断脓毒症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与比较,并筛选出若干敏感指标建立一个预测模型,以期该模型在用于脓毒症的早期预测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能达到较高水平.同时比较该模型与单指标在早期预测脓毒症中的优越性.方法 本课...
- 刘恩贺胡晓光曹璐蔡常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