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沙坦和卡维地洛对高血压大鼠心肌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途径的影响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洛沙坦和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MKP-1)的影响。方法将21只雄性SHR随机分为SHR对照组、卡维地洛组、洛沙坦组组药物干预,并设WKY为对照,分别用免疫沉淀法和RT-PCR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ERK活性和MKP-1mRNA的含量。结果①给药8周后,卡维地洛组和洛沙坦组SHR的血压均较SHR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且心肌肥厚指数也降低(P<0.05),其中洛沙坦组心肌肥厚指数降低更明显(P<0.05);②给药后,卡维地洛组和洛沙坦组SHR心肌组织中ERK活性较SHR对照组下降(P<0.01),MKP-1mRNA的表达增加(P<0.05),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卡维地洛和洛沙坦均可通过增加MKP-1表达,降低ERK活性型的活性ERK抑制MAPK信号途径,逆转增加MKP-1表达,从而明显减轻心肌肥厚程度。
- 刘忠朱建华李闪黄朝阳胥耀文
- 关键词:洛沙坦卡维地洛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
- 家族性预激综合征
- 2000年
- 正常生理情况下,心脏兴奋的传递应按照一定的路径顺序下传。“预激综合征”时,心脏的传导路径异常,室上性激动部分(或全部)通过房室之间附加径路(即副束)下传心室。使该处心室肌预先激动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病症。其在心电图上有一系列表现,在临床上常常合并快速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甚由此诱发心室颤动而死亡。所以,及早发现诊断预激综合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 胥耀文
- 关键词:家族性预激综合征发病机理
- 急性冠脉综合征几种常用诊断方法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心电图以及缺血修饰蛋白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50例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列为研究组,选择50例健康检查者列为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人员的血清肌钙蛋白、心电图以及缺血修饰蛋白。结果研究组患者在胸痛3 h后的缺血修饰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其血清肌钙蛋白的升高概率(78.00%)也显著高于对照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肌钙蛋白、心电图以及缺血修饰蛋白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对临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胥耀文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肌钙蛋白心电图缺血修饰蛋白
- 酷似心肌梗死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15例被引量:13
- 2004年
- 胥耀文陈君柱
-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电图
- 酷似心肌梗死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
- 目的 通过对38例急性酷似心肌梗死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方法收集临床表现酷似心肌梗死、经冠状动脉造影示冠脉正常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8例,其中男性13例,女...
- 胥耀文
- 关键词: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梗死
- 文献传递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心电图改变被引量:2
- 2009年
- 胥耀文曹振宇刘淑贤党立群袁晓利陈君柱
- 关键词: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心电图异常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交感神经张力直接毒性作用心肌复极异常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0例临床观察
- 2008年
-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在进行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持续胸痛伴有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患者实施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发病3h内再通率为80%,3~6h内再通率为73.6%,6~12h再通率为41.6%。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也是安全可行的。
- 谷思洋胥耀文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再通率
- 重度心力衰竭的药物联合治疗效果观察
- 2016年
- 目的观察多巴胺和硝普钠联合用药治疗重度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20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多巴胺和硝普钠联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搏量(SV),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20例患者中显效7例(35%),有效12例(60%),总有效率为95%。与治疗前比较,患者LVDd、LVEF、SV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监测过程中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减慢滴速后恢复正常。结论多巴胺和硝普钠联合用药治疗重度心力衰竭,既能降低心脏负荷,又增加心肌收缩力,使心输出量增大。必须合理调整两种药物的比例和浓度及给药速度,达到最佳血液动力学效应,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延长患者寿命。
- 胥耀文
- 关键词:多巴胺硝普钠重度心力衰竭
- 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对冠状动脉心脏病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TE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30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平板运动试验,将两种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TET阳性104例,其中CAG阳性78例;TET阴性126例,其中CAG阴性104例。TET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9.6%,特异性为80.3%,阳性预测值75%,阴性预测值84.1%,预测准确性80.0%。在运动时间、运动耐量、ST段下移幅度、持续时间、峰心率方面,CAG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双支以上冠状动脉病变组与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TET是冠心病诊断的一项筛选试验,是一项较理想、安全、经济、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其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尤其对多支血管病变者,综合多项参数分析可估测其病变部位及程度。
- 胥耀文刘淑贤谷思洋高志刚
- 关键词:平板运动试验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