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洋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等离子体共振
  • 6篇离子
  • 6篇感器
  • 6篇表面等离子体...
  • 6篇传感
  • 6篇传感器
  • 5篇抗生
  • 5篇抗生素残留
  • 4篇生物传感
  • 4篇生物传感器
  • 3篇免疫
  • 3篇抗生素残留检...
  • 3篇分子
  • 2篇乳品
  • 2篇牛奶
  • 2篇免疫测定
  • 2篇抗体
  • 2篇分子标记物
  • 2篇SPR生物传...
  • 2篇标记物

机构

  • 7篇天津大学

作者

  • 7篇苏洋
  • 6篇徐可欣
  • 6篇刘瑾
  • 6篇张婉洁
  • 3篇石婷
  • 2篇贾大超
  • 1篇林旺
  • 1篇张增福

传媒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传感器与微系...

年份

  • 1篇2013
  • 6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SPR生物传感器的抗生素残留检测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为了检测抗生素提出了采用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原理的检测方法.采用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的光学传感器,通过自组装分子技术将单克隆抗体固定到传感器金膜表面用于检测对应抗原,即待测抗生素,并记录传感器表面液体折射率的变化曲线,其反映了被吸附抗生素的浓度的大小.对不同浓度的氨苄青霉素水溶液进行了测定,得到该传感器的工作曲线,整体工作曲线呈单调上升,且线性关系较好,同时得到了该检测方法的最低检测极限为1.25ng/mL,明显低于欧盟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4μg/kg).进一步分析了流速、温度、pH值和离子浓度对检测的影响,获得了该检测方法的最佳测量条件,提高了该方法的检测精度,从而保障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石婷刘瑾张婉洁苏洋张增福徐可欣
关键词:抗生素残留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测定生物分子相互作用
一种检测乳品中多种抗生素残留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乳品中多种抗生素残留的方法,通过对传感器表面进行特定修饰,采用分子标记物的抗体或特异性吸附蛋白进行配体固定;对乳品样品采取一系列预处理,对样品中的抗生素进行两次竞争抑制,将预处理后的样品通入传感器表面...
刘瑾徐可欣贾大超张婉洁苏洋
牛奶中抗生素及三聚氰胺残留的竞争检测方法与实验
本研究采用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的生物传感器检测牛奶中抗生素和三聚氰胺残留量,主要围绕检测中的几项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对多种抗生素和三聚氰胺残留物的...
苏洋
关键词:抗生素三聚氰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
一种利用同一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检测多种残留物的方法被引量:14
2010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的生物光学传感器检测多种残留物的方法.引入分子标记技术,在修饰有羧甲基葡聚糖的芯片表面固定一层抗分子标记物的抗体,通过对待测样品的两步孵育,将对多种残留物的检测转化为对同一标记物的测量.实验采用的分子标记物为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分别标记了四种被测物:卡那霉素、三聚氰胺、氨苄青霉素和链霉素.对四种被测物的水溶液进行了检测,检测限分别为50,10,1.25和10ng/mL,均低于各自的最大残留检出限(Maximum Residue Limit,MRL).该检测方法解决了原有竞争抑制法在检测时传感器的专一性问题,实现了传感器的通用性,同时该方法可推广到其他免疫法检测的领域,使免疫传感器、免疫试纸等通用性增强.
张婉洁苏洋徐可欣石婷刘瑾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抗生素残留竞争法分子标记
基于免疫法的食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检测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免疫法精确测量多种具有交叉反应的兽药或者饲料添加剂混合残留物的方法,提出首先测量抗体对各个残留物的完全抑制率,并据其建立修正模型,在采用多种抗体分别对残留物进行单一测量的基础上,利用模型进行测量结果的修...
刘瑾徐可欣林旺张婉洁苏洋
文献传递
一种检测乳品中多种抗生素残留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乳品中多种抗生素残留的方法,通过对传感器表面进行特定修饰,采用分子标记物的抗体或特异性吸附蛋白进行配体固定;对乳品样品采取一系列预处理,对样品中的抗生素进行两次竞争抑制,将预处理后的样品通入传感器表面...
刘瑾徐可欣贾大超张婉洁苏洋
文献传递
SPR生物传感器检测牛奶中氨苄青霉素残留被引量:6
2010年
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的高灵敏性与抗原抗体的高亲和性相结合,通过自组装分子技术将抗生素的单克隆抗体固定到传感器金膜表面,用于特异性吸附牛奶中的抗生素,实现了抗生素残留的快速、痕量检测。由于牛奶的成分复杂,在测量过程中牛奶中的某些成分产生的非特异性固定引入了极大的测量误差。因此,对牛奶进行了脱脂和稀释预处理,通过实验比对发现,对牛奶进行脱脂并稀释4倍后,其产生的非特异性固定基本消除,接近了纯水的测量水平。最后,对预处理后的牛奶进行了多浓度测量,并建立了不同浓度的氨苄青霉素牛奶样品的工作曲线。所采用传感器的最低测量限(LOD)达到了1.56μg/L(变异系数为7.8%),低于欧盟规定的牛奶中氨苄青霉素的最低检出限。
苏洋张婉洁徐可欣刘瑾石婷
关键词:抗生素残留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测定抗体牛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