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亮亮 作品数:24 被引量:108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建筑科学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动脉粥样硬化中自噬与凋亡在内质网的交叉对话 被引量:11 2013年 自噬是细胞质内一些损坏的细胞器或未折叠蛋白被双层膜结构的自噬小泡包裹后,送入溶酶体中进行降解的过程,也是细胞自身修复和维持生命的重要过程。凋亡则是指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细胞受内在遗传机制调控而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研究表明,凋亡与自噬现象共同存在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相关细胞中,但二者的相互联系尚不十分清楚。文章总结了自噬与凋亡在AS发生发展中的不同作用,并从二者在内质网交叉对话的角度概括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曹贝贝 范亮亮 项荣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凋亡 自噬 内质网 一种可应用于传染病病原体测序读段映射的种子序列定位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应用于传染病病原体测序读段映射的种子序列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预设种子长度:将种子长度N预先设定为某个值;(2)为参考基因组建立二叉树索引;(3)在二叉树索引上定位:在二叉树索引上对每个读段... 项荣 罗穆峰 范亮亮 黄皓文献传递 肥厚性心肌病致病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尤其涉及一个肥厚性心肌病致病基因MYBPC3转录本NM_000256第29号外显子编码序列c.3041_3041delT/p.L1014Rfs*6的变异位点,本发明还涉及该变异位点的检测方... 项荣 金介员 黄皓 范亮亮文献传递 中南大学校园常见木本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8 2012年 通过对中南大学6个校区木本植物的调查和鉴定,确认校园木本植物约有128种,隶属于58科102属。含种数比较多的科有蔷薇科、木犀科、木兰科、柏科。分析了校园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如各校区绿化分布不均、藤本植物和垂直绿化少等,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改进性建议。 王丽 范亮亮 刘威 黄皓 赵娟 刘东旭 蒋昶宇关键词:校园植物 木本植物 RTN3或编码RTN3蛋白的mRNA或基因在作为冠心病炎症检测标记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RTN3蛋白在作为冠心病炎症反应检测标记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RTN3蛋白或编码RTN3蛋白的mRNA或编码RTN3蛋白的基因在作为冠心病炎症检测标记物中的新应用。所述RTN3蛋白的氨基酸序... 项荣 黄皓 范亮亮 陈雅琴 王晨宇文献传递 氧化锌的抗菌机制及其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2014年 背景:氧化锌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然而对其抗菌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关于其安全性目前尚未得到很好确认。目的:总结氧化锌的抗菌机制及其安全性研究进展。方法:分别以"氧化锌或ZnO,抗菌","氧化锌或ZnO,安全性"和"zinc oxide or ZnO","zinc oxide or ZnO,antibacterial,safety"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5年1月至2013年8月的相关文章,选择内容与氧化锌抗菌及其安全性相关的文献。结果与结论:氧化锌的抗菌机制较为复杂,目前认为主要通过光催化作用、锌离子溶出、活性氧的产生3种途径而发挥抗菌作用,特别是关于活性氧产生与光照之间的关系,不同的研究具有不同的结果,因此对其抗菌机制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针对氧化锌的安全性,不同的作用对象具有不同的实验结果,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结论,但在部分研究中氧化锌表现出一定的毒性,因此对氧化锌的安全性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 项荣 丁栋博 范亮亮 黄小忠 夏昆关键词: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氧化锌 抗菌机制 安全性 LPIN3蛋白或编码LPIN3蛋白的基因在作为急性肾损伤的生物标志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为LPIN3蛋白或编码LPIN3蛋白的基因在作为急性肾损伤的生物标志物中的应用,涉及LPIN3蛋白在评估肾毒副作用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LPIN3蛋白或编码LPIN3蛋白的mRNA或编码LPIN3... 项荣 刘宇星 范亮亮 王芳 赵美方一个心律失常家系遗传致病因素的筛查 心律失常是指由于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而引起的各种症状的总称,全世界目前有数百万的人承受着这一病症带来的痛苦.心律失常的病因十分复杂,其中心肌细胞离子通道异常,也即离子通道病是造成先天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SCN5A基因编码... 黄皓 丁栋博 范亮亮 金介员 李静静 郭帅 陈雅琴 项荣关键词:SCN5A 错义突变 心律失常 心房扑动 22q11.2微缺失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2024年 22q11.2微缺失综合征(22q11.2DS)是由于染色体22q11.2区间缺失所引起的一类遗传疾病,其表型累及循环、免疫、神经等多个系统,涵盖了畸形、精神症状、智力障碍等多种症状,且不同个体间差异明显,具有高度的复杂性,给临床工作带来困难。作为染色体疾病,22q11.2DS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基因及其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目前已经被证实存在关联的基因有Tbx1、CRKL、ZEB2等。随着研究的进展,Tbx1调控各系统发育的分子机制不断被揭示,并被认为是产生该病的关键基因。总结22q11.2DS的临床特点及TBX1缺失导致各种疾病表型的分子机制,有助于22q11.2DS的临床诊断,以及开发针对不同表型的治疗靶点和方法。 彭桢懿(综述) 范亮亮(审校)关键词:表型 免疫缺陷 一种可应用于传染病病原体测序的读段映射延伸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应用于传染病病原体测序的读段映射延伸方法。本发明提出的方法通过将同步扫描与广度优先搜索结合,大大减少了计算量,提高了映射延伸的速度。 项荣 罗穆峰 黄皓 范亮亮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