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建
- 作品数:447 被引量:2,464H指数:26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人性化的双车道公路平曲线半径的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以道路交通安全为出发点,通过对现行的道路几何设计参数的分析,以生理-心理学为依据,利用动态心电仪检测,把大量实测数据借助计算机进行处理分析,得到平曲线半径的阈值并且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人性化的双车道公路线形设计的新的研究方法,从而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为从驾驶员舒适性方面修订我国山区双车道公路线路设计规范提供了理论依据.
- 乔建刚荣建任福田刘小明
- 关键词:平曲线半径交通安全
- 面向移动终端的偶发事件信息需求与发布框架研究
- 2017年
- 目前城市交通运行特性逐渐由规律性向偶发性转变,居民对偶发事件的预警需求也日渐增加。针对常见公共交通偶发事件,通过SP公众小样本调查,从影响程度、发生频率及对居民行为影响等角度开展偶发性事件特征的深入分析;进而利用系统聚类算法实现点、局部、全局三层级的偶发事件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明确不同偶发事件下居民对信息需求的类型、位置、提示时间,构建偶发事件信息需求表。通过研究移动互联环境下不同服务终端的信息发布和收取特性,获取最佳信息发布获取渠道,进而构建偶发事件信息发布框架并搭建基于手机APP移动终端的服务平台。结果表明,手机移动终端的居民使用满意率达到85%。有助于解决城市交通运行特性的不确定性与出行信息的可靠性、及时性之间的矛盾,提高交通出行效率。
- 乔婧孙立山王伟荣建刘小明
- 关键词:城市交通偶发事件信息需求
- 城市信号交叉口行人自行车绿灯放行特性被引量:2
- 2010年
- 混合交通现象是我国城市交叉口最为显著的交通特点之一.本文分析了城市信号交叉口的行人自行车绿灯放行特性,提出了绿灯放行两阶段的定义:第一阶段为行人自行车以聚集群的形式通过;第二个阶段为行人自行车以随机单体的形式通过.分析了第一阶段聚集群在通行过程的内部结构变化;提出了人行横道'虚拟网格'方法,建立了聚集群空间占有率模型,分析了放行过程聚集群空间占有率的变化.最后通过实例,基于视频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信号交叉口行人自行车时空位移曲线图的分析,可以发现绿灯放行的前8秒为第一阶段,之后为第二阶段;由于速度差异,放行过程中自行车会逐渐超越行人到达聚集的前段.应用聚集群空间占有率模型,发现绿灯放行过程空间占有率先增加后减小.
- 刘金广刘小明于泉荣建
- 关键词:混合交通信号交叉口交通特性
- 一种匝道区智能换道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匝道区智能换道系统,该系统由设置在匝道区道路端和车辆端的多个模块组成,匝道区道路端包括路面指示模块、路侧的交通信息采集模块、交通控制系统中央计算机,车辆端包括车载信息接收模块、车载控制器、车载导航、传感器。...
- 李海舰常鑫荣建张子涵黄珠妃刘笑诚
- 文献传递
- Q学习中基于模糊规则的强化函数设计方法被引量:2
- 2008年
- Q 学习算法是求解信息不完全马尔可夫决策问题的一种强化学习方法.Q 学习中强化信号的设计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规则的 Q 学习强化信号的设计方法,提高强化学习的性能.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单交叉口信号灯最优控制中,根据交通流的变化自适应调整交叉口信号灯的相位切换时间和相位次序.通过 Paramics 微观交通仿真软件验证,说明在解决交通控制问题中,使用基于模糊规则的 Q 学习的学习效果优于传统 Q 学习.
- 赵晓华李振龙陈阳舟荣建
- 关键词:Q学习模糊规则交通信号控制
- 混合神经网络跟驰模型的建立被引量:9
- 2007年
- 将混合神经网络模型(CNNM)应用于跟驰模型的建立。进行基于车载高精度GPS的跟驰试验设计,并结合试验数据,介绍模型建立的原理和过程。分别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和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跟驰模型,并应用于混合神经网络跟驰模型的建立。模型通过实测数据对混合模型的信用值进行调整,从而组合得到较高的精确度。通过对预测效果的比较,可以发现混合神经网络跟驰模型可以取得比单一神经网络模型更好的预测效果。
- 徐学明荣建王丽
- 关键词:交通工程跟驰模型神经网络
- 基于爬山法和二分法的路网容量压力测试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首先总结归纳了国内外路网容量的常用研究方法,在综合分析城市路网特征和交通运行特征之后,首次提出运用压力测试方法进行路网容量的研究,并在此创新性采用了爬山法与二分法相结合的加载方法,得到了良好的实用效果。运用此设计理念与方法,将其应用到北京市怀柔区城区路网的实际情况中,得出了预测的路网容量值,符合实际路网条件,且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从而为路网质量评价、路网规划、路网改建以及交通的管理与控制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 于泉姜天晓荣建
- 关键词:交通工程交通规划路网容量压力测试爬山法
- 基于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分析的车辆折算系数理论与算法被引量:1
- 1999年
- 本文以通行力分析为基础,通过对车辆折算系数理论的分析,提出了车辆折算系数的准确概念,即在特定的道路等级,坡度,坡长以及交通组成条件下,所有非标准车相当于标准车对交通流流量影响的当量值。在此定义的基础上,确定了车头时距的SVE算法。最后,通过计算广佛高速公路的数据,给出了微型车和大中型车在高速公路平直路段的SVE推荐值。附有1张表,1幅图。
- 荣建石嘉玉
- 关键词:车辆折算系数通行能力高速公路
- 73.动态车载导航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本文根据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提出了由探测车采集子系统、导航信息中心子系统、动态车载导航终端子系统、无线数据通信子系统构成的动态车载导航系统架构。此外,文章以探测车数据处理技术、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短时交通预测技术和车辆组合...
- 翁剑成周翔荣建
- 关键词:智能交通车载导航交通信息探测车数据处理
- 文献传递
- 基于仿真的高速公路混合收费站通行能力确定方法被引量:18
- 2012年
- 高速公路收费站通行能力直接决定了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在总体上制约着公路的交通运行状况。随着电子收费系统(ETC)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大量人工收费车道和ETC收费车道并存的混合收费站随之出现,合理地确定混合收费站通行能力是收费系统设计的重要问题。分析了高速公路混合收费站中人工收费和ETC收费的交通流特性,结合现场实际调查数据标定参数并建立了VISSIM仿真模型,获得了收费站人工收费车道和ETC收费车道数在不同比例的情况下收费站的综合通行能力,并给出了收费站通行能力最优时,ETC交通量占总交通量的最佳比例。此外,研究还进行了收费站综合服务能力仿真研究,给出了在输入交通量一定的情况下,ETC交通量分别占10%、30%、50%的情况下收费站的服务能力。研究为混合收费站的合理通行能力确定,以及ETC车道开设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 李剑刘力力胡宾翁剑成荣建
- 关键词:VISSIM仿真高速公路收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