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永刚

作品数:97 被引量:649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篇天文地球
  • 12篇农业科学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水利工程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生物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核科学技术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7篇石流
  • 37篇泥石
  • 37篇泥石流
  • 15篇地震
  • 13篇灾害
  • 12篇汶川地震
  • 8篇滑坡
  • 8篇公路
  • 7篇都汶公路
  • 5篇土壤
  • 5篇崩塌
  • 5篇12
  • 4篇地理信息
  • 4篇地理信息系统
  • 4篇堆积层
  • 4篇信息分析方法
  • 4篇信息系统
  • 4篇山地灾害
  • 4篇泥沙
  • 4篇泥石流沟谷

机构

  • 88篇中国科学院
  • 2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8篇中国科学院研...
  • 11篇西南科技大学
  • 8篇宝鸡文理学院
  • 7篇首都师范大学
  • 5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长安大学
  • 3篇西藏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2篇烟台师范学院
  • 2篇中铁二院工程...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武夷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97篇葛永刚
  • 41篇崔鹏
  • 14篇苏凤环
  • 13篇庄建琦
  • 12篇严炎
  • 10篇王道杰
  • 10篇陈晓清
  • 10篇郭晓军
  • 8篇林勇明
  • 8篇陈兴长
  • 7篇胡凯衡
  • 6篇邹强
  • 6篇裴来政
  • 6篇魏明建
  • 5篇张建强
  • 5篇洪勇
  • 5篇游勇
  • 4篇傅志军
  • 4篇陈剑刚
  • 4篇陈华勇

传媒

  • 10篇山地学报
  • 4篇四川大学学报...
  • 4篇地质科技情报
  • 3篇宝鸡文理学院...
  • 3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核技术
  • 2篇灾害学
  • 2篇自然灾害学报
  • 2篇地学前缘
  • 2篇防灾减灾工程...
  • 2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现代地质
  • 1篇水利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9篇2017
  • 10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2
  • 2篇2011
  • 9篇2010
  • 14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1
  • 1篇2000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堆积剖面空间结构信息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堆积剖面空间结构信息分析方法,对三维激光扫描的堆积剖面图像进行处理,图像二值化和分水岭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割,获取块石边界轮廓图;进而利用边界圈定点云数量,校正获取块石空间信息:利用点云分割...
葛永刚严炎崔鹏苏凤环
火烧烈度-高程积分算法及火后泥石流易发性评估方法
本发明属于泥石流防治工程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指火烧烈度‑高程积分算法及火后泥石流易发性评估方法。所述火烧烈度‑高程积分计算方法,用火烧烈度表征火烧区域地表受火烧扰动而产生的潜在物源量的大小,将火烧烈度、面积、高程集成以计算...
杨练兵葛永刚曾璐阮合春
云南鲁甸地震甘家寨滑坡基本特征及失稳机制被引量:9
2016年
甘家寨滑坡是云南鲁甸6.5级地震诱发的特大型滑坡,规模达到1×10~7m^3。滑坡堵塞沙坝河,形成堰塞湖,中断交通,造成32户民房掩埋、55人死亡与失踪,是鲁甸地震区规模最大、灾损最严重的滑坡之一。该滑坡是地震诱发陡峻山体上的石灰岩强风化堆积体滑动而形成的特大型岩土质滑坡,表层为10~20 m固结良好的白云质灰岩结构体,中下层为50~60 m具空隙结构的深厚灰岩风化堆积物。滑坡主要的触发因素有:断层滑动方向性效应、地形放大效应、近断层地震动作用、背坡面效应。滑动过程分为坡体震裂松动、后缘拉裂、整体下滑、减速堆积4个阶段,受滑坡体原有地形影响及滑坡动力过程控制,滑坡堆积体形成4级台坎,其中第二级台坎形成高差约2 m的反向堆积。结合野外实际调查数据与滑坡运动力学模型,估算滑体水平滑动至350 m左右处,速度达到最大4.4 m/s,滑动至砂坝河时滑坡前缘速度减至3.6 m/min,堆积于河道,形成堰塞湖。甘家寨滑坡堆积体地形陡峻、堆积物裂缝密集分布,强降雨条件下,容易再次滑动并成灾,建议进行滑坡体的综合治理,控制后缘地表径流、减轻坡体下渗、强化滑坡前缘工程治理,保障交通顺畅,减轻灾害损失。
郭亚永葛永刚陈兴长江兴元刘传正贾莉蓉
关键词:触发因素动力机制
四川彭州龙门山镇8·18泥石流灾害特征与成灾模式分析被引量:18
2012年
2012年8月18日,四川彭州龙门山镇白水河上游暴发大型泥石流灾害,境内发生泥石流60余处,20条沟谷型泥石流沿白水河两岸成不对称分布,右岸泥石流破坏尤为严重。泥石流细颗粒含量低于2%,容重1.74~1.91g/cm3,流速6.9~12.6m/s,流量360~1274m3/s,具有群发性、高容重、过渡性、高速、大流量和暴雨—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溃决洪水灾链过程等特点。泥石流通过冲刷破坏、淤埋破坏、淤埋与损毁路基等方式直接造成损失,溃决洪水、河床上升增大受灾范围,加重了灾害损失。对震后泥石流危险性认识不足、灾后重建工程选址不当,防治工程标准偏低、损毁严重为造成重大损失的主要原因。研究区泥石流长期处于活跃期,建议通过强化泥石流活动趋势分析与预测、加强重点沟谷泥石流风险评价、注重灾链与河床升高效应进行科学选址、依据震后特点进行泥石流防治、尽快重建滑坡断道路段、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与技能等措施减轻泥石流灾害。
葛永刚宋国虎郭朝旭孔应德
关键词:泥石流
汶川地震区泥石流危害道路的定量分析——以汶川县肖家沟为例被引量:9
2012年
为适应震后3年泥石流大规模频发的严峻形势,满足灾情预测评估的需要,以汶川县省道303沿线肖家沟为例,建立了震后泥石流危害道路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现场勘察并结合RS、GIS技术,分析了震后肖家沟泥石流发育的环境地质背景、流域面积、沟床比降以及泥石流性质等基本特征;采用雨洪法和配方法计算肖家沟泥石流一次过程总量,作为泥石流堆积量预测值;通过回归分析,获得了泥石流堆积体危害范围的计算公式,以确定泥石流的平均堆积厚度、长度和宽度;最后,采用几何概化方法,就肖家沟泥石流对沿河道路的危害程度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在50年一遇的降水频率下,肖家沟泥石流一次过程总量为41万m3,道路完全掩埋,并堵断渔子溪,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
向灵芝崔鹏钟敦伦葛永刚朱兴华杨伟
关键词:泥石流堵江危险性
云南鲁甸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分布规律与特征被引量:8
2015年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Ms6.5级地震,地震诱发大量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等次生山地灾害.结合现场调查,通过遥感图像共解译次生山地灾害点235处,灾害面积约8.59 km2.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利用次生山地灾害面积百分比及中心点密度2个参数,研究次生山地灾害分布规律与地震的关系;同时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岩性、距河流距离等因子统计分析了地形、岩层及河流对次生山地灾害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区次生山地灾害面积百分比约为0?79%,中心点密度约为0.2个·km-2.结果表明:次生山地灾害点的排列受 NE 向昭通—鲁甸主断裂控制,63?83%的次生山地灾害发生在发震断裂带2-8 km 范围内,距震中越远,次生山地灾害发育率越低;次生山地灾害集中分布在1000-1200 m高程之间和35°-45°坡度范围内,而20°-30°坡度范围内次生山地灾害中心点密度和面积百分比最大;碳酸盐岩等硬岩地层上次生山地灾害最为发育,而软岩地层中多引发高陡坡次生山地灾害;次生山地灾害整体上沿牛栏江呈线状分布,随着距河流距离的增加,其发生概率逐渐减小.
陶媛胡凯衡田永中葛永刚陈兴长
不同密实度条件下泥石流沟侧岸堆积体破坏过程研究
沟道两侧的松散堆积体是泥石流形成的重要物源之一,其在暴雨洪水过程中的破坏和失稳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泥石流的形成过程,不同密实度条件下堆积体的稳定性和破坏过程将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室内理论模型实验研究沟岸两侧堆积体的破坏过...
詹美强葛永刚郭晓军严华杜宇琛
关键词:破坏过程密实度
泥石流堰塞坝溃决洪峰流量计算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泥石流堰塞坝溃决洪峰流量计算方法,包括:根据野外调查和室内土工试验获取坝高H、堰塞湖库容V、颗粒级配分布参数D<Sub>90</Sub>、C<Sub>u</Sub>、P<Sub>0.075</Sub>;计...
阮合春陈华勇葛永刚陈晓清陈剑刚王涛
3S技术在青藏高原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介绍了3S(GIS,RS,GPS)技术的特点及最新进展,总结了3S技术在青藏高原研究的现状和取得的成果,分析了3S技术在青藏高原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并设计了3S技术在高原研究中的集成框架。并指出基于GIS的高原研究数据、资料、成果的数据库建设和信息共享,高原三维地形模型建设及古地形的三维再造,高原地区的地学信息图谱研究是当前3S技术在高原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和基础。
葛永刚张军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青藏高原
沟道松散物质起动形成泥石流实验研究被引量:32
2010年
为研究震后环境突变条件下的泥石流形成模式和机理,开展震后泥石流防治和预测,根据震后泥石流形成环境特点,设计泥石流起动装置,开展震后泥石流形成模式和机理试验。本研究共进行了25组试验,主要研究了泥石流在不同坡度情况下的泥石流形成模式和机理,结果表明:1)在坡度8°~12.5°情况下,泥石流的形成模式是冲蚀→冲沟→崩塌→堵塞→溃决→泥石流的模式;2)在坡度12.5°~17.5°情况下,泥石流的形成模式是逐渐侵蚀加剧(朔源侵蚀、下切侵蚀和侧蚀),容重逐渐增加形成泥石流的模式;3)在坡度17.5°~25°情况下,泥石流的形成模式是坡面流水→入渗→失稳→下滑→流态化的模式;4)根据孔隙水压力变化特征,不同的起动模式下的土体内部孔隙水压力变化特征不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可以解释不同泥石流起动模式的机理特征。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对不同起动下的泥石流模式进行不同的防治规划,同时结合泥石流起动过程中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可以解释泥石流起动的模式,对开展震后泥石流预报提供了参考。
庄建琦崔鹏胡凯衡陈晓清葛永刚
关键词:汶川地震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