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铭

作品数:46 被引量:239H指数:10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 6篇水利工程
  • 6篇农业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金沙江
  • 5篇更新世
  • 4篇土地利用
  • 4篇临夏盆地
  • 3篇早更新世
  • 3篇生态
  • 3篇生态环境
  • 3篇孢粉
  • 3篇粒度
  • 3篇河谷
  • 2篇地貌
  • 2篇遥感
  • 2篇时空变化分析
  • 2篇水系演化
  • 2篇水源保护
  • 2篇水源保护区
  • 2篇水资源
  • 2篇水资源承载
  • 2篇水资源承载力
  • 2篇松华坝

机构

  • 46篇云南师范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兰州大学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云南财经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玉溪师范学院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甘肃有色地质...
  • 1篇中国科学院兰...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6篇董铭
  • 28篇史正涛
  • 23篇苏怀
  • 16篇明庆忠
  • 6篇方小敏
  • 5篇李滨勇
  • 4篇张文翔
  • 4篇邓亚静
  • 3篇高红山
  • 3篇潘保田
  • 2篇吴福莉
  • 2篇刘勇
  • 2篇刘新有
  • 2篇刘艳
  • 2篇陈国玲
  • 2篇兰丹
  • 2篇朱正峰
  • 1篇李晓斌
  • 1篇王泽丽
  • 1篇王爱忠

传媒

  • 5篇云南师范大学...
  • 5篇云南地理环境...
  • 3篇土壤
  • 3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地理学报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节水灌溉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人民长江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冰川冻土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9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源保护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分析——以昆明市松花坝为例被引量:5
2007年
以昆明市松花坝水源保护区为典型区,选取1992年、2001年两期的遥感影像资料对该地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采用监督分类方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类,发现从1982—2001年林地面积呈明显减少趋势。最后进行驱动力分析,为今后该区的水源地保护提供指导。
张允锋董铭赵继杰陈晓慧
关键词:遥感土地利用
金沙江“11·3”白格堰塞湖溃决洪水事件在奔子栏-石鼓段的地貌作用和沉积特征被引量:1
2021年
古堰塞湖溃决洪水事件的重建是当前地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寻找足够的可参考的现代溃决洪水事件案例是顺利开展这项工作的基础。2018年11月13日发生在金沙江干流的白格堰塞湖超万年一遇的溃决洪水事件(学术界称之为“11·3”白格堰塞湖溃决洪水事件)就是一个难得的样本。这次溃决事件发生在枯水期,洪峰完全由溃决洪水产生,没有叠加其他来源,对评估流域地貌和沉积体系对堰塞溃决事件的响应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本文以溃决洪水事件受灾最为严重的奔子栏-石鼓段为研究区,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初步的水力学估算发现“11·3”白格堰塞湖溃决洪水事件在奔子栏-石鼓段的地貌作用主要表现为洪水淹没区的岸坡塌岸和沉积物堆积,未发现明显的基岩侵蚀。沉积物主要由分选良好的具水平纹层的砂组成。受金沙江较低的河床比降影响,洪水产生的基底剪切应力较弱在27~142 N/m^(2),不能悬浮和搬运直径5 cm以上的砾石,也不能产生明显的磨蚀和冲(撞)击作用。在发生塌岸的部分段落,洪水沉积物中有砾石坠入,甚至会出现类似浊流沉积的层序。这些现象的发现对深入理解堰塞湖溃决洪水的复杂地貌过程和沉积特征有重要参考意义。
苏怀史正涛董铭叶燎原叶蕾
关键词:溃决洪水金沙江
元素和矿物组成揭示的金沙江干热河谷黄土状物质的物源被引量:3
2018年
利用沉积物解读古环境信息的前提是必须清楚它的物源。金沙江干热河谷中存在的黄土状物质为解读金沙江河谷环境演化提供了一种物质载体。论文从物质组成相似性方面来研究金沙江干热河谷中黄土状物质的主要来源。通过测试分析黄土状物质以及其可能的物源,包括金沙江河漫滩、古堰塞湖沉积物以及金沙江流域山原红壤的元素和矿物组成后发现:金沙江古堰塞湖沉积物在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矿物组成上与黄土状物质最为接近,说明古堰塞湖沉积可能是金沙江干热河谷黄土状物质的主要物源,这一结论与作者在野外观察到的凡有黄土状物质分布的地区,在附近就能找到古堰塞湖沉积的现象是一致的。
叶玉林苏怀董铭明庆忠史正涛
关键词:金沙江干热河谷
山区河谷-水系演化及环境效应研究——以金沙江为例被引量:7
2013年
随着河流地貌学研究的深入,河谷-水系演化及环境效应成为了国內外重要研究领域。首先对河谷-水系演化及环境效应研究的国内外进展进行回顾与前瞻。金沙江可谓是山区河谷-水系演化的典型代表,以金沙江河谷-水系演化及环境效应研究为例,认为:河谷-水系变迁及环境效应实质上是区域性陆地地表环境演变的过程,也是深切河谷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演变形式,是中外地学研究急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立足于基于区域自然地理背景的河流地貌学研究,以河流地貌学为主进行自然和人文的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拓展性研究,系统全面地从地质历史和发生学角度分析研究山区河谷-水系及环境效应得到机理性和科学性的认识;将构造与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层状地貌、河谷沉积等综合系统研究,将长时间尺度河谷-水系演化与现代地理过程、格局、特征、效应相结合,既揭示山区河谷-水系发育史,又构建现代河谷地域系统高梯度效应框架体系,突显流域系统演化和系统论的理论与应用,可促进河流地貌学的进一步创新,以及大江流域水系与河谷地貌的应用研究。
明庆忠潘保田苏怀高红山张文翔董铭史正涛
关键词:环境效应河流地貌学金沙江
云南小中甸盆地湖相沉积记录的最近5次Heinrich事件被引量:15
2011年
通过对小中甸盆地厚15.3m的湖相沉积进行系统的粒度、孢粉和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结合14C年代测定,发现小中甸盆地在最近40ka以来经历了5次湖泊收缩事件,其形成年代可以同北大西洋的Heinrich事件H0-H4逐一对比,指示西南季风不仅在其水汽源区,而且在其控制的内陆腹地对最近40ka以来的Heinrich事件都存在敏感的响应。与在水汽源区所表现不同的是,Heinrich事件在内陆地区主要表现为干旱。通过与西南季风水汽源地之一的阿拉伯海深海沉积记录和格陵兰冰芯记录进一步对比发现,小中甸盆地仅对千年尺度的Heinrich冷事件信号敏感而对D/O(Dansgaard-Oescher)暖事件缺乏明显记录,这与阿拉伯海的响应模式有较大差异。分析周边环流形势认为,冰期青藏高原对西南季风"抽吸"作用的减弱是造成小中甸盆地D/O暖信号记录不明显的重要原因。
明庆忠苏怀史正涛董铭张文翔
关键词:西南季风HEINRICH事件
东川小江流域河漫滩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2
2022年
以小江河漫滩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在河流上、中、下游采集42个河漫滩沉积物样品,对其理化性质及Cu、Pb、Mn、Zn、Cr、Cd共6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试,并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法进行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小江河漫滩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Mn、Zn、Cr、Cd元素浓度分别为218.68、93.48、1 347.97、414.39、71.04、2.47 mg/kg,除了Cr,其他元素含量均超过昆明土壤重金属环境背景值(Cu:69 mg/kg、Pb:41 mg/kg、Mn:606 mg/kg、Zn:90 mg/kg、Cd:0.27 mg/kg)。Cd、Zn元素含量均值分别是环境背景值的9.17、4.60倍,分布存在空间差异性,主要污染源自人类活动;单项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系数E ir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Cd(274.98)、Cu(14.67)、Zn(4.60)、Mn(2.22)、Pb(1.79)、Cr(1.44),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的均值为300达到强生态风险程度;小江河漫滩沉积物中的重金属Cu、Zn处于富集状态,Cd处于高富集状态。因此,小江流域已出现重金属污染,且存在潜在生态风险,需要采取适当的监测和相应的治理措施。
刘艳苏怀李伟康董铭
关键词:小江流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
天山黄土粒度特征及粉尘来源被引量:18
2007年
天山北坡和伊犁盆地晚更新世典型黄土剖面粒度分析表明,天山黄土以粉砂为主,占60-70%左右,粘粒含量一般在15-20%之间。天山北坡黄土物质主要来源于其北部的准噶尔盆地中的沙漠,伊犁盆地黄土粉尘则来自中亚荒漠和伊犁河下游沙漠地区。形成黄土的粉尘主要是以尘暴方式搬运,且冰期和间冰期都有尘暴堆积。
史正涛董铭
关键词:黄土粒度粉尘
昆明西山山原红壤和红色石灰土的pH值与磁化率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通过对昆明西山山原红壤和红色石灰土的pH值和磁化率测试研究发现,山原红壤的pH值在4.0—5.8之间,呈酸性,质量磁化率在56×10-8 174×10-8m3/kg之间.pH值与磁化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红色石灰土pH值在6.0—8.4之间,磁化率为752×10-8 -5056×10-8 m3/kg,pH位和磁化率里负相关关系。该研究表明,在我国两南地区,土壤pH值和磁化率既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也存在正相关关系。结合前人在其他地区的研究资料,进一步发现,土壤的酸碱环境可能是决定这些关系的重要因素。
汪彦林苏怀董铭孔瑞邓东富李晓美史正涛
关键词:红色石灰土磁化率PH值
元阳哈尼梯田及周边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以哈尼梯田所在之元阳县为例,应用遥感和GIS方法,首次对该区域1974年、1992年和2000年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从1974年至2000年,元阳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不大,均以有林地和灌木林为主,二者始终占元阳县总面积的50%以上。其次为水田和旱地,分别占元阳县总面积的15%和20%左右,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如园地和未利用地所占比例较小。(2)土地利用总体来说,有林地、水田、旱地和未利用地呈现减少趋势;灌木林、荒草地和园地呈增长趋势。(3)从1974年到2000年这27年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相互转化比较复杂,主要发生在有林地、灌木林和荒草地及水田和旱地之间,最显著的演变过程有旱地—水田、旱地—荒草地、灌木林—有林地、有林地—灌木林、灌木林—园地、灌木林—未利用地。(4)政策和经济因素可能是造成元阳县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
胡文英董铭
关键词:土地利用TM影像地理信息系统(GIS)
滇池流域沉水植物衰退和消失驱动因子的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为了研究滇池流域沉水植物衰退和消失的驱动因子,该文通过室内控制培养沉水植物黑藻、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结合沉水植物野外调查数据、水质监测数据和相关数理统计分析结果,定量分析导致沉水植物死亡衰退的驱动因子及其浓度阈值。研究结果表明氨氮是驱动沉水植物分布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导因子,氨氮与沉水植物种类的相关性最大,且呈负相关。高浓度的氨氮导致沉水植物黑藻、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死亡,且p H值升高时导致沉水植物死亡的氨氮浓度阈值降低。随着p H值从7升至8.5,导致黑藻死亡的氨氮浓度最低值从12 mg/L下降到2 mg/L,且导致黑藻全部死亡的氨氮浓度最低值从高于16 mg/L下降至6 mg/L,导致金鱼藻死亡的氨氮浓度最低值从高于16 mg/L下降到3 mg/L,导致篦齿眼子菜死亡的氨氮浓度最低值从高于16 mg/L下降到8 mg/L,即氨氮和p H的协同作用加快了沉水植物死亡衰退的速率。因此,氨氮和p H的协同作用是沉水植物的衰退和消失的驱动因素,且p H值越高,驱动作用越明显。
陈国玲苏怀董铭兰丹
关键词:沉水植物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