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晓燕
- 作品数:17 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济南市卫生局资助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老年认知功能障碍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背景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和躯体运动功能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老年人认知功能与简单的运动功能的相关性鲜见报道。目的探讨老年认知功能障碍(CI)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2014-11-13至2014-12-21从如皋市江安镇招募了1 788例年龄为70~84岁的老年人。根据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HDS-R)评分分为正常组(≥31.0分)、边缘状态组(22.0~30.5分)、可疑痴呆组(10.5~21.5分)、痴呆组(≤10.0分),采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检测老年人运动功能,记录测试时间、步态稳定性及摔倒危险性评分。结果共1 655例老年人完成HDS-R及起立-行走计时测试,其中正常组109例、边缘状态组674例、可疑痴呆组833例、痴呆组39例。正常组测试时间短于边缘状态组、可疑痴呆组、痴呆组,步态稳定率高于可疑痴呆组、痴呆组,摔倒危险性评分低于可疑痴呆组、痴呆组(P<0.05);边缘状态组测试时间短于可疑痴呆组、痴呆组,步态稳定率高于可疑痴呆组、痴呆组,摔倒危险性评分低于可疑痴呆组、痴呆组(P<0.05);可疑痴呆组测试时间短于痴呆组,摔倒危险性评分低于痴呆组(P<0.05)。HDS-R评分与起立-行走计时测试的测试时间、步态稳定率和摔倒危险性评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43、-0.120和-0.163,P<0.001)。结论老年人认知功能和躯体运动功能减退,随着步态不稳定以及摔倒危险性的增加,CI的风险明显增加。
- 李淑娟刘倩李言洵蒋晓燕王笑峰胡志灏胡文立
- 关键词:老年人
- 中国社区老年人脑钠肽水平与衰弱指数的关系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异常升高与衰弱指数定义衰弱的关系。方法总计1449名年龄在70~89岁的中国社区居民参加了这项横断面研究。选用40个健康指标构建衰弱指数(frailty index,FI)。升高的BNP定义为BNP浓度>100 pg/mL。结果衰弱指数的平均值为0.15±0.09。291名受试者(20.1%)的衰弱指数>0.21。与最低四分位数相比,最高的BNP四分位数具有更高的衰弱风险,多因素调整后的比值比为1.92(95%CI 1.19~3.09)。经协变量调整后,升高的BNP(>100 pg/mL)与衰弱之间关联显著(OR 1.81,95%CI 1.22~2.68)。在多变量调整后,BNP每增加1个标准差,衰弱的风险是1.27倍(95%CI 1.07~1.51)。经过对数转换后的BNP与衰弱指数正相关(r=0.16,P<0.001)。结论血浆BNP的升高与衰弱指数定义的衰弱风险增加相关。
- 陈泽坤石建明王笑峰蒋晓燕
- 关键词:脑钠肽老年生物标志物
- 体脂含量与骨量的关系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探讨骨量(骨密度、骨矿量)与体重、全身各部位脂肪量及肌肉量的关系。方法:对287例汉族健康志愿者测量体重、全身、躯干、上肢、下肢这些部位的脂肪量、肌肉量及骨量(骨密度和骨矿量)。脂肪量、肌肉量、体重与全身各部位的骨量(骨密度和骨矿量)的关系探索采用偏相关分析。结果:体重同全身总骨密度(r=0.692)、全身总矿量(r=0.751)、躯干密度(r=0.752)、躯干矿量(r=0.707)、上肢密度(r=0.659)、上肢矿量(r=0.690)、下肢密度(r=0.690)、下肢矿量(r=0.800),在控制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后均显著正相关(P均为0.000)。在控制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后,全身、躯干、上肢、下肢这些部位的肌肉量及脂肪量同相应部位的骨密度和骨矿量均显著正相关(P均为0.000),r值在0.271~0.905之间,而肌肉量比脂肪量同骨密度和骨矿量的相关程度更高。结论:全身、躯干、上肢、下肢的骨量(骨密度和骨矿量)的同相应部位的肌肉量及脂肪量及总体重正相关,其中与肌肉量的相关性更大。
- 陈艳蒋晓燕许俐李霞王笑峰
- 关键词:骨密度肌肉量脂肪量骨矿量
- γ-氨基丁酸B2受体基因rs3750344多态与汉族人骨密度及骨矿量的关系
- 2010年
- 目的探讨γ-氨基丁酸B2受体(GABABR2)基因第二外显子rs3750344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骨密度的关联。方法425名健康志愿者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全身各个部位的骨密度和骨矿量,用Taqman基因分型平台进行rs3750344基因分型。结果SNPrs3750344位点TT、TC及CC基因型携带者个体的上肢、下肢、躯干、肋骨、骨盆和全身总骨密度、骨矿量均依次显著增加。结论GABABR2基因rs3750344多态的C等位基因增加汉族人骨密度骨及骨矿量的水平。
- 李蕾陈慧敏蒋晓燕陈艳许俐
- 关键词:受体
- 髂棘上部褶厚及腹部褶厚同骨矿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探讨髂棘上部褶厚、腹部褶厚与骨密度(BMC)及骨矿量(BMD)的相关关系,测量287例汉族志愿者髂棘上部褶厚、腹部褶厚及全身各个部位的BMC和BMD。采用偏相关分析法(partial分析)探索褶厚同BMC及BMD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髂棘上部褶厚及腹部褶厚同全身总骨密度(r分别为0.229和0.201)、上肢密度(r分别为0.175和0.150)、下肢密度(r分别为0.245和0.198)、躯干密度(r分别为0.299和0.261)、肋骨矿量(r分别为0.324和0.267)、骨盆密度(r分别为0.341和0.293)、脊柱密度(r分别为0.220和0.194)在控制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后均显著正相关(所有的P<0.05)。髂棘上部褶厚及腹部褶厚同全身总矿量(r分别为0.281和0.235)、上肢矿量(r分别为0.182和0.137)、下肢矿量(r分别为0.326和0.269)、躯干矿量(r分别为0.296和0.247)、肋骨密度(r分别为0.322和0.279)、骨盆矿量(r分别为0.290和0.235)、脊柱矿量(r分别为0.245和0.221),在控制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后亦均显著正相关(所有的P<0.05)。研究结果提示髂棘上部褶厚及腹部褶厚增加所反应的腹部脂肪含量增加及腹部肥胖可能增加骨量,进而间接对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起保护作用。
- 陈艳蒋晓燕许俐王笑峰
- 关键词:皮褶厚度骨密度骨矿量
- 同型半胱氨酸与房颤的关联分析——基于如皋衰老队列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中国老年人群房颤(AF)与Hcy的相关性。方法 数据来源于如皋衰老队列70~89岁人群的第四次随访资料。根据Hcy水平的四分位数及推荐的切点15μmol/L进行分组,即Q1、Q2、Q3、Q4组和Hcy高水平组、Hcy正常水平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水平Hcy与AF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798名研究对象,其中男814例,女984例,平均年龄(79.09±4.38)岁,AF者90例(5.0%),Hcy高水平者867例(48.2%)。AF者与非AF者的年龄、吸烟情况、饮酒情况、Hcy水平、Hcy高水平者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Q1组相比,Q2(OR=2.884,95%CI1.201~6.930)、Q3(OR=3.644,95%CI1.547~8.580)、Q4(OR=6.607,95%CI2.932~14.891)组AF发生风险显著增加;与Hcy正常水平组相比,Hcy高水平组AF发生风险显著增加(OR=2.774,95%CI1.742~4.419);logHcy每增加一个标准差,AF发生风险为原来的1.441(95%CI1.227~1.692)倍;在校正年龄、性别、婚姻状况、BMI、教育、职业、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后,上述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国老年人群Hcy水平升高与AF风险增加相关,提示Hcy可能是AF发生的风险因素。
- 王西宋奇张辉蒋晓燕王笑峰
- 关键词:房颤同型半胱氨酸老年人
- GABA_BR2基因遗传变异与肥胖及代谢相关表型的关系
- 2015年
- 目的探讨G蛋白家族GABABR2基因rs3750344和rs1435252位点的多态性是否是维吾尔族及汉族肥胖的遗传易感因素。方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新疆维吾尔族人785名及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体检汉族人425名,检测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h)、甘油三脂(TG)、空腹血糖(Glu)浓度等暴露指标。用Taqman基因分型平台进行rs3750344与rs1435252基因分型。用Haploview软件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和单倍型分析。结果维吾尔族人群GABABR2基因rs1435252位点AA基因型携带者在超重组(12.5%)同非超重组(6.6%)相比频率有显著性差异,AA基因型携带者发生超重风险显著增加(OR=1.43,95%CI:1.06-1.91)。汉族人群A等位基因携带者在肥胖组(80.0%)同非肥胖组(65.2%)相比频率有显著性差异,A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肥胖风险显著增加(OR=2.13,95%CI:1.18-3.86)。另外,rs3750344位点C等位基因显著降低维吾尔族人肥胖的发生(OR=0.69,95%CI:0.49-0.97),但调整性别年龄后此显著性消失。结论 rs1435252多态性A等位基因在维吾尔族和汉族人群中增加超重或肥胖发生的风险。
- 职庭帆石蕊徐珉杰解端阳郑丽娟蒋晓燕
- 关键词:肥胖维吾尔族汉族
- 长链非编码RNA与心血管发育及疾病的关系被引量:3
- 2013年
-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nt功能性RNA分子。研究表明lncRNA参与调控机体的生长发育、细胞凋亡、增殖、分化等,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目前lncRNA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已有一些研究证实lncRNAs是参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调控分子。现将lncRNA对心脏的发育及与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王静蒋晓燕陈义汉
- 关键词:心脏发育心脏疾病
- 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横断面研究,在2014年11月13日至2014年12月21日对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镇人群进行调查。样本来自"如皋衰老纵向研究",纳入31个村的1 788名对象,年龄70~84岁,均为汉族,其中男830名,女958名。确认脑梗死病史根据二级以上医院神经科诊断或头部CT证实。认知功能的评价采用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对该人群的定向力、记忆力、近记忆力、计算力及常识5个维度进行评价,总分>21.5为无认知功能障碍,≤21.5为有认知功能障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结果 (1)1 788名受检者中,合并脑梗死病史133例(7.4%),无脑梗死1 655名。合并脑梗死患者高血压的比例高于无脑梗死组[63.9%(85例)比41.7%(690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无脑梗死组[(1.40±0.29)mmol/L比(1.47±0.3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合并脑梗死患者在定向力和计算力方面存在部分受损,总体认知功能评分为(20±7)分,较无脑梗死患者的(21±6)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33例脑梗死患者中,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76例,发生率为57.1%,其中女性59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肌酐平均值为(59±15)μmol/L,较无认知障碍者(66±14)μmol/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学以下教育程度(OR=2.86,95%CI:2.19~3.72)、女性(OR=1.85,95%CI:1.50~2.28),是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较高血肌酐浓度(OR=0.96,95%CI:0.95~0.97)是保护因素。结论脑梗死后的老年人总体认知功能下降,尤其是定向力和计算力方面受损明显。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和女性是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较高水平血肌酐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李淑娟刘倩李言洵胡志灏蒋晓燕王笑峰石建明胡文立
- 关键词:脑梗死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
- 老年人睡眠质量及睡眠时长与动态心电图校正的QT间期的关联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背景睡眠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长与多种疾病发生相关。既往职业人群研究表明,睡眠剥夺与QT间期延长相关。但关于一般人群中睡眠质量、睡眠时长与校正的QT间期(QTc)关联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中国老年人群睡眠质量及睡眠时长与QTc的关联。方法选取2017年11—12月如皋市长寿和衰老队列(RuLAS)的睡眠和心电图数据,并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将老年人分为睡眠正常组(n=776)、睡眠质量轻度下降组(n=214例)、睡眠质量下降组(n=152例);通过静息心电图(ECG)仪的解读程序收集ECG参数[QTc、心率(HR)、P波、QRS间期、PR间期、V5导联的R波(RV5)、V1导联的S波(SV1)]。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PSQI评分与QTc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人PSQI评分为(4.6±2.6)分,夜间睡眠时长为(9.2±1.8)h。3组间性别、受教育程度、饮酒情况、糖尿病患病情况、认知功能评分、体力活动评分、QTc、RV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SQI评分[β=1.63,95%CI(0.23,3.04),P=0.023],≤6 h[β=21.22,95%CI(6.28,36.16),P=0.005]的睡眠时长、>10 h[β=8.81,95%CI(0.24,17.39),P=0.044]的睡眠时长是QTc的影响因素。结论中国老年人群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长过长或过短与QTc相关,提示睡眠质量及时长可能是QTc的影响因素之一,改善睡眠可能预防QTc延长,从而预防心源性死亡。
- 王晓旭石建明蒋晓燕王笑峰
- 关键词:睡眠睡眠质量QTC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