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鹏

作品数:160 被引量:643H指数:14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4篇期刊文章
  • 37篇专利
  • 16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9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1篇杂交
  • 58篇水稻
  • 43篇中稻
  • 42篇杂交中稻
  • 26篇杂交稻
  • 25篇栽培
  • 24篇利用率
  • 23篇氮肥
  • 22篇施氮
  • 20篇冬水田
  • 20篇再生稻
  • 20篇水田
  • 19篇氮肥利用
  • 19篇氮肥利用率
  • 18篇氮量
  • 18篇施氮量
  • 16篇稻米
  • 16篇超级稻
  • 14篇干物质
  • 13篇直播

机构

  • 121篇四川省农业科...
  • 44篇湖南农业大学
  • 5篇宜宾市农业科...
  • 5篇内江市农业科...
  • 4篇四川省农业技...
  • 3篇西南科技大学
  • 3篇绵阳市农业科...
  • 2篇贵州省农业科...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云南省农业科...
  • 2篇重庆市农业科...
  • 2篇湖南亚华种业...
  • 2篇泸县农业局
  • 2篇遂宁市安居区...
  • 1篇广西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泸州市纳溪区...
  • 1篇泸州市酿酒科...
  • 1篇合江县农业局
  • 1篇四川省南充市...

作者

  • 160篇蒋鹏
  • 107篇徐富贤
  • 105篇张林
  • 102篇熊洪
  • 102篇郭晓艺
  • 99篇刘茂
  • 95篇朱永川
  • 90篇周兴兵
  • 33篇邹应斌
  • 26篇谢小兵
  • 17篇黄敏
  • 16篇陈琳
  • 12篇伍丹丹
  • 12篇陈佳娜
  • 11篇张瑞春
  • 11篇曹放波
  • 10篇周雪峰
  • 9篇夏冰
  • 6篇莫亚丽
  • 6篇詹可

传媒

  • 41篇中国稻米
  • 14篇作物研究
  • 6篇作物学报
  • 5篇核农学报
  • 4篇中国生态农业...
  • 4篇西南农业学报
  • 4篇杂交水稻
  • 3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全国第十七届...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农业科技管理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灌溉排水学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中国作物学会...
  • 2篇全国第十四届...
  • 2篇全国第十五届...
  • 2篇全国第十六届...

年份

  • 11篇2023
  • 8篇2022
  • 15篇2021
  • 15篇2020
  • 11篇2019
  • 9篇2018
  • 20篇2017
  • 20篇2016
  • 15篇2015
  • 9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8
1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上游高温伏旱区气象因子对杂交中稻产量与稻米品质的影响被引量:8
2020年
为探明长江上游高温伏旱区水稻不同种植季节影响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气象因子,以生育期不同的3个杂交中稻品种川作优8727、德优727、天优华占为材料,研究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气象因子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推迟,生育期逐渐缩短,3个品种全生育期从最早3月5日播种的139-150 d,缩短到最迟5月24日播种的106-115 d,缩短了23.33%-23.74%.齐穗期的比叶重、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干物重,成熟期的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物重和收获指数,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分别在5个播种期间和3个品种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干物质、穗粒结构、生育期对产量贡献的决定程度高达96.17%-99.99%.3月5日、3月25日、4月14日播期显著比5月4日和5月24日播期的产量增产,以4月14日播期产量最高,分别比5月4日和5月24日播期增产26.43%和22.01%.品种间以生育期较长的天优华占最高,分别比川作优8727和德优727增产7.71%和8.48%.气象因子对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决定系数高达97.93%-100%.移栽–拔节的相对湿度低有利于迟熟品种高产,拔节–始穗日平均气温低则有利于中早熟品种高产.随着播种期推迟,糙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蛋白质4个指标呈增加趋势,而垩白度、垩白粒率、胶稠度则呈下降趋势.稻米品质指标受气象因子影响的决定系数高达99.75%-100%.因此,长江上游高温伏旱区气象因子对水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和稻米品质有显著影响,但其主效因子因水稻品种而异.
徐富贤刘茂周兴兵郭晓艺张林蒋鹏朱永川熊洪
关键词:长江上游杂交中稻气象因子
四川盆地东南部杂交中稻开花期高温伤害的风险预测
2021年
准确预测不同区域杂交中稻开花期与自然极端高温发生期相遇的概率,有利于制定当地水稻生产避险高产稳产技术。以四川省推广的22个杂交中稻新品种为材料,在四川盆地东南部不同生态点开展品种生态适应性试验,研究了基于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的杂交中稻开花期受自然极端高温伤害风险的预测方法。结果表明,杂交中稻齐穗后第5天日序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海拔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纬度相关性不显著。建立的基于经度(x_(1))和海拔(x_(3))预测水稻齐穗后第5天日序的回归模型,F值为13.25^(**)~13.56^(**),决定程度高达0.8688~0.8715。该模型经多个品种连续2年在6个生态点的验证,实测值与预测值1∶1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高达0.8362~0.8641,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均方根差(RMSE)值为0.83%~1.18%,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将本研究建立的齐穗期与地理位置关系模型与作者等先期建立的基于地理位置(纬度:x_(2)、海拔:x_(3))预测≥35℃最早发生期预测模型相结合,探明了不同地理位置杂交中稻开花期受极端高温伤害的机率。利用地理位置信息可准确预测杂交中稻开花期受极端高温伤害的风险程度,具有较好的生产适用性。
徐富贤袁驰王学春韩冬廖爽张志勇陈琨曾世清谢戎周兴兵曾正明张林杨波蒋鹏
关键词:四川盆地杂交中稻开花期高温伤害
杂交水稻恢复系和杂交组合的耐热性评价被引量:8
2018年
为减缓高温热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从品种出发探讨高温抗性,是水稻科研的优先领域和重大问题。本文参考农业部发布的高温行业标准评价指标,在水稻开花期,于人工气候室高温和常温处理条件下,对本课题组新育成的恢复系及生产上常用恢复系成恢727的配组品种(组合)等进行了耐高温特性鉴定,并将恢复系和品种(组合)耐热性分为5个等级。筛选鉴定出1个极耐热恢复系R4093、9个耐热恢复系(其中包括丰产性较好的恢复系,如R1015、R107等)、4个极耐热品种(组合)和25个耐热品种(组合),以及5个极不耐热恢复系、12个不耐热品种(组合)和6个极不耐热品种(组合)等。其中,耐高温对照N22、恢复系R103、R132、R642、杂交水稻品种(组合)‘川优5727’、‘宜香2115’、‘繁源A×R642’、‘中64香A×黄占’、‘川农优华占’、‘蓉18A×R1015’、‘渝香6203’和‘川优5727’在本试验中的常温结实率和相对结实率均高于70%,虽然被鉴定为中间型材料,但具有较大的耐高温潜力。试验还讨论了水稻品种的生产布局。结果表明:第Ⅰ级和第Ⅱ级品种耐高温性较好,可布局在高温易发区、高温轻发区和无高温区;第Ⅲ类品种为中间型,可布局在高温轻发区和无高温区;第Ⅳ类和第Ⅴ类品种为不耐热型和极不耐热型,可布局在无高温区,以避免高温对水稻的伤害。研究还发现父(母)本耐高温性好,不一定品种(组合)耐高温性都好,而父(母)本耐高温性不好,其品种(组合)耐高温性也不一定不好,这与父(母)本的耐高温性及配合力有关。耐热配合力好的父(母)本配出的组合多为耐热型组合,耐热配合力差的父(母)本配出的组合多为不耐热型组合。其中,恢复系R105、R642、R104和R727耐高温配合力较好,但恢复系R107、R1015耐高温配合力相对较差。不育系赣73A和内香6A的耐高温配合力较好,而繁源A、606A、608A和中64�
郭晓艺熊洪张林蒋鹏朱永川周兴兵刘茂徐富贤
关键词:农业行业标准杂交水稻恢复系高温热害配合力
不同增氧滴灌方式对香芹生长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灌溉方式(机械增氧滴灌、化学增氧滴灌、常规滴灌)对香芹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增氧滴灌方式具有不同的增氧效果;与常规滴灌相比,化学增氧滴灌与机械增氧滴灌分别使香芹可食用部分鲜质量平均提升39.84%和15.63%;在化学增氧滴灌的作用下,香芹不同生长阶段叶片叶绿素指数(CCI)、株高以及根茎叶的鲜质量较机械增氧滴灌和常规滴灌均有增加和提高。增氧滴灌促进了香芹植株的整体生长,并增强了香芹植株根茎叶的生理功能,其中化学增氧滴灌方式对香芹相关生长特性影响较为显著。
程峰姚帮松肖卫华张立成黄晓波阮三桂蒋鹏沈维
关键词:滴灌香芹叶绿素
“三定”栽培对双季超级稻养分吸收积累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32
2011年
为探讨南方双季超级稻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积累及利用规律,于2008—2010年在湖南长沙和浏阳以超级早稻陆两优996、陵两优268和超级晚稻丰源优299、天优华占为材料进行大田定位试验,比较了"三定"栽培、免耕摆栽和传统栽培条件下双季超级稻不同生育期植株体内氮、磷、钾吸收积累特点及氮肥利用率。与传统栽培相比,"三定"栽培双季超级稻生长前期(分蘖中期)氮、磷、钾的吸收量较低,幼穗分化期差异小,而齐穗期(早季平均为10.71、2.23和11.82gm?2,晚季平均为12.25、2.69和16.37gm?2)和成熟期(早季平均为13.61、3.01和13.71gm?2,晚季平均为17.16、3.31和18.31gm?2)较高;氮肥的偏生产力(平均为53.40kgkg?1)、吸收利用率(平均为55.98%)、农学利用率(平均为22.27kgkg?1)较高,分别提高29.00%、88.92%和46.67%。免耕摆栽双季超级稻不同生育时期氮、磷、钾的吸收特点与"三定"栽培相似,但其氮肥的偏生产力、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平均为50.24kgkg?1、52.75%和19.33kgkg?1)分别比"三定"栽培降低6.29%、6.12%和15.19%。由此可见,双季超级稻生产采用"三定"栽培技术有利于提高氮肥利用率。
蒋鹏黄敏Md. Ibrahim曾燕夏冰施婉菊谢小兵邹应斌
关键词:超级稻养分吸收氮肥利用率栽培
高温和肥水调控对川东南杂交水稻结实率的影响
2021年
以5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在智能人工气候室条件下,研究了极端高温对杂交中稻结实率的影响与肥水调控效果。结果表明,孕穗期和抽穗期日均温33℃以上对结实率的影响显著,38℃以上时结实率急剧下降,抽穗期遇38℃高温,参试品种的结实率均在10%以下;孕穗期受高温影响明显比抽穗期小,33℃条件下,孕穗期高温产量损失在10%以内,抽穗期高温产量损失65%左右,38℃条件下孕穗期和抽穗期高温产量损失分别在80%和90%左右。在高温条件下,植株叶绿素含量和土壤相对持水量与结实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提高植株的营养水平和稻田保持浅水层,有显著的缓解高温造成的产量损失的作用。
徐富贤张林张林周兴兵熊洪蒋鹏周兴兵朱永川
关键词:极端高温杂交水稻肥水调控
不同杂交中稻品种开花期耐高温性鉴定被引量:1
2020年
2013年、2016年分别以40个杂交中稻品种为材料,在人工气候室和自然高温条件下鉴定了不同品种开花期的耐高温性。结果表明,人工气候室模拟高温下鉴定耐高温指数≥0.5的品种,两种条件下的耐高温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人工气候室模拟高温下鉴定的耐高温指数≤0.49的品种,两种条件下的耐高温指数的相关性不显著,原因在于部分在人工气候室模拟高温下鉴定的不耐高温品种在自然条件下因花时早而避开了高温伤害,仍表现出较高的耐高温指数。根据开花期耐高温性可以把杂交水稻分为耐避双重型、耐高温型、避高温型和高温敏感型4种类型。
徐富贤周兴兵张林张林刘茂蒋鹏朱永川刘茂
关键词:杂交中稻开花期
一种适于丘陵区机收蓄留再生稻收割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割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适于丘陵区机收蓄留再生稻收割装置,包括割台和底盘,所述底盘上端面一侧固定设置有外壳,所述底盘上端面位于外壳一侧固定设置有驾驶座,所述底盘上端面另一侧固定设置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下端面...
张林刘茂周兴兵郭晓艺蒋鹏徐富贤朱永川熊洪陈琳
不同栽培方式对杂交中稻产量及冬水田肥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以杂交中稻川香9838为材料,于2010-2015年进行了冬水田耕作方式、栽插密度、施氮量与栽秧方式4个因素对杂交中稻产量影响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耕作方式、施氮量、栽秧方式这3个因子各水平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密度间产量差异极显著;因各因素间的互作效应显著,24个处理间的产量差异均不显著(F=0.89)。究其原因,翻耕、高密、高氮虽然其干物质生产量高,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素也较多,但因氮素利用率不如低密处理高,最终没能表现出增产效果。笔者认为,冬水田采用"免耕、栽插密度12万丛/hm2、施氮量120 kg/hm2和等行距栽培",可在保证较高产量前提下,大幅降低水稻生产成本。第5年定位结束后,各处理稻田土壤养分析结果表明,翻耕、高密和高施肥量处理下稻田土壤肥力较高,但从第5年定位试验结束后的后效试验(不施肥、相同栽培密度)产量看,翻耕>免耕,密度12.00万丛/hm2>18.75万丛/hm2。可见,在连续免耕和高密种植5年后,虽然产量水平没有下降,但其水稻地力产量下降。
徐富贤张林熊洪周兴兵蒋鹏朱永川郭晓艺刘茂
关键词:冬水田免耕杂交中稻栽插密度施氮量
稻油两熟制下免耕直播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于2004~2010年在湖南长沙进行大田定位试验,对翻耕移栽、免耕移栽、翻耕直播和免耕直播4种栽培方式下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的产量、产量构成和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以期探明稻油两熟制下免耕直播对超级杂交稻的影响。
黄敏邹应斌蒋鹏谢小兵夏冰
关键词:超级杂交稻籽粒产量生理特性
文献传递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