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蒲书箴

作品数:34 被引量:203H指数:10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热带
  • 7篇热带西太平洋
  • 7篇西太平洋
  • 6篇海流
  • 5篇厄尔尼诺
  • 4篇大洋
  • 4篇热带太平洋
  • 4篇赤道
  • 3篇跃层
  • 3篇深层水
  • 3篇水温
  • 3篇年际
  • 3篇年际变化
  • 3篇气相互作用
  • 3篇温跃层
  • 3篇环流
  • 3篇海气
  • 3篇赤道太平洋
  • 2篇大洋环流
  • 2篇东太平洋

机构

  • 33篇国家海洋局第...
  • 5篇国家海洋局
  • 4篇中国极地研究...
  • 2篇国家海洋信息...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国家自然科学...

作者

  • 34篇蒲书箴
  • 8篇于惠苓
  • 7篇于卫东
  • 7篇于非
  • 6篇胡筱敏
  • 5篇徐贤俊
  • 5篇石强
  • 5篇程军
  • 4篇苏洁
  • 4篇尹杰
  • 4篇董兆乾
  • 2篇史久新
  • 2篇苏洁
  • 2篇葛人峰
  • 2篇李陆平
  • 2篇项宝强
  • 1篇张义钧
  • 1篇蒋松年
  • 1篇周明煜
  • 1篇廖启煜

传媒

  • 9篇海洋学报
  • 6篇海洋科学进展
  • 5篇海洋通报
  • 3篇极地研究
  • 3篇热带海洋
  • 2篇海洋预报
  • 1篇大气科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海岸工程
  • 1篇第一届全国城...
  • 1篇中国海洋学会...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7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0
  • 2篇1989
  • 1篇1900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带西太平洋上层热结构和海流异常及其对副高的影响被引量:10
1993年
本文以中美双边TOGA考察期间所获得的资料为主,说明了1986/1987年埃尔尼诺期间,热带西太平洋上层热结构和海洋环流的异常变化。讨论了这些异常变化对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在埃尔尼诺期间,(1)热带西太平洋东部(以165°E断面的次表层温度资料为代表),高于29℃的表层暧水沿经向扩展,使大面积的海表面出现温度正距平;(2)在热带西太平洋西部(以137°E断面的次表层温度资料为代表),表层暖水(T>28℃)的横截面积变小;表层温度出现负距平;(3)165°E断面的上层东向流增强;(4)从黑潮源地,即18°20′N以南、130°E以西至菲律宾沿岸的热带洋域向北的暖水流量变小。在这些异常变化发生时,西北太平洋低空(1 000hPa)的大气辐散加强,这有利于西北太平洋副高的加强。
蒲书箴于惠苓
关键词:热带西太平洋热结构海流副高
西北太平洋异常变化被引量:11
2001年
根据国家海洋局全部海洋站的水温和水位资料 ,以及“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TOGA)”的ADCP测流和CTD资料计算并分析了黑潮源流区输入西北太平洋的北向质量通量和西北太平洋及其邻近海域的水温、水位的异常变化 ,同时还应用美国宇航局Goddard地球观测系统 (GEOS) /四维资料同化系统 (DAS)计算并分析了西北太平洋的海面潜热通量的空间和时间变化 .结果表明 ,北向质量通量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这种年际变化与西北太平洋水温、水位和潜热通量的变化有着合理的因果关系 .当前者减少时 ,后 3者也明显减小 .其物理解释是从热带西太平洋输入西北太平洋的海水质量和热量的减少将导致西北太平洋的减水和热量收入的减少 ,而热量收入的减少又将会引起水温和潜热通量的减小 .
蒲书箴周明煜刘赞沛于非胡筱敏
关键词:水温水位潜热通量
1986/1987厄尔尼诺期间的西风强化和海气相互作用过程分析被引量:7
1992年
本文利用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ECMWF)西北太平洋上空(25°—35°N,110°—180°)850 hPa客观分析的西风分量,计算了1986/1987厄尔尼诺期间的西风强度.结果表明1986年12月—1987年5月西风的累计强度比1986/1987厄尔尼诺前后诸年份同期的西风更强,这种强化与历次厄尔尼诺期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加强是一致的,都反映了哈德莱环流的强化.为了探讨大气环流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作者利用中美海气观测期间的海洋资料,说明了热带两太平洋东部对低纬度大气异常的加热和西部边界流向中纬度海洋输送热量的减少是两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于惠苓蒲书箴
关键词:西风副热带厄尔尼诺海气
北太平洋热含量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阿留申低压的关系被引量:5
2004年
使用经验正交函数(EOF)等方法,分析了北太平洋(20°~60°N,120°E~120°W)上层海洋热含量(HST)、海表面气压(SLP)、海表感热和潜热通量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北太平洋HST与阿留申低压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关系。研究表明:第1特征向量能很好地代表北太平洋HST年代际尺度上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在近50a中,北太平洋HST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周期约为25a,其中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存在一个较强的完整周期震荡。变化中心位于38°N左右的西北太平洋,且在155°W处向南延伸。根据北太平洋上层海洋HST的冷、暖异常和增、减热趋势,年代际背景场可分为冷态和暖态以及增热期和减热期。对比研究发现,在年代际尺度上,北太平洋上层海洋热含量的增、减热过程通过影响以西北太平洋为中心的海表热通量,进而对阿留申低压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热含量增热过程对应于弱的阿留申低压,减热过程对应于强的阿留申低压,阿留申低压的响应一般滞后热含量增、减热趋势变化1~2a。北太平洋年代际背景场对其年际变化有较强的调制作用,且这种年际变化跟ENSO事件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程军于非蒲书箴郭品文
关键词:北太平洋年代际变化HST阿留申低压
赤道东太平洋表面水温距平的自激励门限自回归模式被引量:1
1989年
本文建立了一个自激励门限自回归模式,用于估算热带东太平洋冷水域的表面水温距平值。由于该海域表面水温距平是衡量厄尔尼诺强度的一个指数,所以本模式又是估计厄尔尼诺强度的一个工具。计算表明:利用本模式求得的海面水温距平的年际变化与观测结果是非常一致的。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可达0.88(样本总数为446)。这说明自激励门限自回归模式是一个模拟东太平洋冷水域的水温距平和估算厄尔尼诺强度的有用工具。
蒲书箴于惠苓李若钝徐贤俊武建平
关键词:赤道东太平洋距平海气相互作用南方涛动赤道太平洋
热带西太平洋势能的年际变化
利用1986/1987 ENSO事件前后的深水CTD资料计算了热带西太平洋(141°~165°E,10°N~10°S)相对于不同等压面的势能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结果表明:ENSO期间热带西太平洋单位面积上水柱的势能明显减...
蒲书箴于卫东程军
关键词:热带西太平洋年际变化
文献传递
普里兹湾海域的夏季上层水及其北向运动被引量:37
2000年
本文利用中国第 1 5次南极科学考察普里兹湾及邻近水域观测的 CTD资料 ,研究并分析了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洋域上层的水团分布。确定了普里兹湾夏季近岸水 ,普里兹湾夏季表层水 ,普里兹湾陆架水和南极绕极深层水的范围、深度和温盐特性。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发现了普里兹湾陆架水的北向扩展。讨论了其北向扩展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这些特征涉及到逆温层的厚度、垂向温度和温度梯度最小值的存在 。
蒲书箴董兆乾胡筱敏于非
关键词:水团夏季陆架水深层水南大洋
普里兹湾附近物理海洋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7
2003年
本文主要利用近三十年来的文献资料 ,概述了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洋区物理海洋学研究的进展。其主要内容包括 :1 .开展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物理海洋学研究的科学意义 ;2 .现场考察的综述 ;3.水团分布及其物理特性 ;4.海流观测及其分析 ,与此同时 ,说明了在上述各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最后指出了目前在有关的观测和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以及今后改进的建议。
蒲书箴董兆乾
关键词:物理海洋学海流观测水团南大洋海冰
青岛附近夏季风和海面坡度对沿岸流的影响被引量:3
2004年
根据 1999—2001 年月平均海面高度资料讨论了青岛和胶州湾附近海面高度的年变化。结果表明:各验潮点夏季的海面高度普遍高于冬季的海面高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此外,夏季胶州湾口外的海面高度低于胶州湾内的海面高度,表现为由北向南下倾的海面坡度。同时说明了形成这种海面坡度的原因。文章还利用动力学原理探讨了夏季风和海面坡度的动力作用,及其对月平均海流的影响,强调指出了夏季风和海面坡度所产生的压强梯度力的重要性。
蒲书箴程军张义钧石强骆敬新范文静
关键词:季风沿岸流
中国的海气相互作用研究(1998-2002)被引量:1
2003年
概述了近4a年来(1998年7月—2002年7月)中国在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研究方面的进展。包括7个方面的内容:现场观测和海洋考察;热带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研究;与季风有关的海气相互作用研究;北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研究;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研究和全球大洋海气相互作用研究。对上述第二和第三个内容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这是因为在准备和组织这篇短文时,大量参考文献集中在热带太平洋区域,诸如:ENSO过程及其动力学和对气候影响。参考文献也涉及到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的现象,例如:季节内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十年际变化等。它们反映了近4a来,从后TOGA时代至CLIVAR的当代重大研究课题。
蒲书箴赵进平于卫东赵永平杨波
关键词:气候异常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