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输血
  • 3篇球蛋白
  • 2篇血清
  • 2篇血液
  • 2篇肾病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肾病
  • 2篇尿Β2-微球...
  • 2篇尿微量白蛋白
  • 2篇微量白蛋白
  • 2篇微球蛋白
  • 2篇抗体
  • 2篇白蛋白
  • 2篇MALB
  • 1篇弹力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电泳
  • 1篇蛋白检测
  • 1篇等位

机构

  • 9篇肇庆市第一人...
  • 5篇肇庆医学高等...
  • 1篇广州血液中心
  • 1篇肇庆医学高等...

作者

  • 14篇蔡肇丽
  • 6篇莫水群
  • 4篇曾月婷
  • 4篇林德健
  • 3篇范兰凤
  • 3篇梁结玲
  • 2篇吴文奇
  • 2篇李流娇
  • 2篇帅虎
  • 2篇彭胜修
  • 2篇谭尚华
  • 2篇刘凌
  • 1篇王洋洋
  • 1篇骆宏
  • 1篇汤之明
  • 1篇梁月婵
  • 1篇李泽锋
  • 1篇梁俊迪
  • 1篇曾瑛
  • 1篇何艳

传媒

  • 1篇智慧健康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校医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液标本的采集控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探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采集控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分析血液标本采集时间,采集部位,送检时间以及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血液标本采集时间,采集部位,送检时间以及标本溶血等均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结论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及真确性,我们应严格控制标本采集过程,减少采集过程引起的误差。
谭尚华江永承蔡肇丽
关键词:血液标本
常规输血与少白细胞技术输血对输血不良反应的降低作用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比较常规输血与少白细胞技术输血对输血不良反应的降低作用。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悬浮红细胞、去白细胞红细胞、单采血小板三种血液成分输血治疗的17 834人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12 279例患者行常规输血,5 555例患者行少白细胞技术输血,对比常规输血与输少白细胞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少白细胞技术输血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输血患者相比,相对较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输血中运用少白细胞技术输血可提高输血的安全性,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充分合理运用血液,保障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在临床输血中优先考虑使用。
莫水群曾月婷蔡肇丽黄旭荣梁丽欣邓雪薇
关键词:输血不良反应输血安全性
固相凝集法在产前血小板抗体检测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研究孕妇血小板血型抗体与习惯性流产的发病关系,并探讨胎母同种异体免疫血小板减少症(FMAIT)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红细胞固相凝集法,对580例正常孕妇和45例有早期流产史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的筛查。结果 580例正常孕妇,检出血小板抗体阳性16例(2.76%);45例有早期流产史的患者,检出血小板抗体阳性8例(17.78%),血小板抗体与早期流产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采用固相凝集法进行产前血小板抗体筛查可为早期流产发生的风险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刘凌帅虎李流娇蔡肇丽
关键词:血小板抗体流产
大量输血后常见血液指标变化情况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后患者的常见血液指标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取54例大量输血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输血前后检测其血小板、血清电解质、生化指标及凝血功能等常见指标,观察各指标变化情况并总结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54例患者大量输血前的血小板计数为(191.7±50.3)×10~9/L,大量输血后的血小板计数为(57.1±15.6)×10~9/L,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04,P<0.05)。54例患者大量输血前后的Na^+、K^+与Ca^(2+)和Cl^+血清电解质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前后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量输血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血清电解质、生化指标及凝血功能均会发生明显变化,输血过程中密切监测相关血液指标可良好避免并发症情况。
曾月婷梁结玲莫水群蔡肇丽
关键词:输血影响因素
血清总蛋白增高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选取我院收治的34例MM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4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球蛋白检测联合血清蛋白电泳对观察组及对照组进行检测。34例MM患者中,33例患者出现M带,阳性率为97.06%;29例(85.29%)总蛋白含量>89g/L,33例(97.06%)球蛋白含量>41g/L,其中,5例(14.71%)IgM升高、8例(23.53%)IgA升高、20例(58.82%)IgG升高。免疫球蛋白检测联合血清蛋白电泳对MM的早期诊断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谭尚华江永承蔡肇丽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检测血清蛋白电泳多发性骨髓瘤
天眩清对颈性眩晕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天眩清注射液对颈性眩晕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颈性眩晕患者132例,随机双盲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治疗组给予天眩清注射液,对照组给予丹参粉针,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经颅多普勒彩色超声(TCD)测定左右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颈性眩晕的模拟评分法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5%,对照组为77.3%,两组临床疗效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受检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变(P<0.05或P<0.01)。结论天眩清注射液在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及椎-基底动脉血液流速上明显优于丹参粉针,且起效时间明显短于丹参粉针。无不良反应。
李泽锋何艳彭胜修蔡肇丽曾瑛梁俊迪
关键词:颈性眩晕天眩清注射液血液流变学经颅多普勒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策略探讨
2022年
目的评估不同配血方法及不同血液制品对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WAIHA)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及时安全有效的输血策略。方法研究分析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1年2月期间被确诊为WAIHA的43例患者的输血前试验与输血疗效。抗筛阳性者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按不同抗筛情况采用不同配血方法及按临床需求采用不同血液品种,评估其输血疗效与安全性。结果43例患者中,28例抗体筛查阳性,经血清稀释技术及抗体鉴定,检出仅有温自身抗体12例,特异性不明确抗体2例,疑似同种抗体14例,其中Rh系统占71.43%(10/14),MNSs系统占21.43%(3/14),Kidd系统占7.14%(1/14)。其中31例患者共接受77次输血,63次可有效评估输血疗效且无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按抗筛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主侧配血方法,分为相合组(抗筛三类阴性或某类阴性)、最小不相合组(抗筛三类阳性,有强弱差异)和ABO+Rh系统配合性最小不相合组(抗筛三类阳性,无强弱差异),相合组有效率64.71%,部分有效率35.29%,无效率0%;最小不相合组有效率68.00%,部分有效率28.00%,无效率4.00%;ABO+Rh血型系统相合组有效率61.91%,部分有效率33.33%,无效率4.76%,三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不同血液品种分为洗涤组与非洗涤组,洗涤组有效率63.83%,部分有效率34.04%,无效率2.13%;非洗涤组有效率68.75%,部分有效率25.00%,无效率6.2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WAIHA患者其特异性不规则抗体主要存在于Rh血型系统。在有自身抗体干扰、配血不合的前提下,抗筛全阳性有强弱差异者采用最小不相合,或无强弱差异者采用ABO+Rh血型系统相合性配血,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能为WAIHA患者抢救用血提供安全保障。悬浮红细胞与洗涤红细胞具有相同的疗效与安全性,且更易获得,应为WAIHA患者抢救用血的首选。
曾月婷莫水群蔡肇丽梁结玲
关键词: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自身抗体同种抗体
尿mAlb和尿β2-MG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 方法:分别测定:DN组5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NDN组42例无糖尿病肾病的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54例健康人晨尿中的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β...
林德健范兰凤蔡肇丽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
文献传递
胱抑素C与尿mAlb和尿β_2-MG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和尿β_2-微球蛋白检测做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方法:分别测定:DN组5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NDN组42例无糖尿病肾病的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54例健康人血清胱抑素C、晨尿中的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的水平。结果:DN组与NDN组及对照组比较,血清胱抑素C、尿mAlb和尿β_2-MG的含量均明显增高(P<0.05),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而NDN组及对照组比较,血清胱抑素C、尿mAlb和尿β_2-MG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害与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和尿β_2-微球蛋白密切相关,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和β_2-微球蛋白是反映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对于监测DN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有重要意义。
林德健蔡肇丽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
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探讨被引量:5
2009年
吴文奇蔡肇丽林德健范兰凤
关键词:尿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