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宁宁
- 作品数:69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教育系统创新学术团队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 水杨梅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
- 2013年
- 从茜草科水团花属植物水杨梅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达到50种以上,主要为三萜以及三萜皂苷类、色酮类、生物碱类化合物等。艾纳香属植物主要有抑菌活性,抗病毒、抗肿瘤的活性。文章主要介绍瑶药水杨梅在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现状。
- 袁宁宁
- 关键词:水杨梅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 一种基于可聚的8-羟基喹啉铝绿光材料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聚的8‑羟基喹啉铝绿光材料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以8‑羟基喹啉、多聚甲醛和烯丙醇为原料通过对一系列反应在8‑羟基喹啉结构的5位引入可聚合的基团得到可聚8‑羟基喹啉铝配合物单体,此发...
- 谢鹏波袁宁宁李善吉欧阳英
- 文献传递
- 基于RBF神经网络PID控制的水压加载系统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为了实现水压加载系统能够精确控制的要求,利用径向基函数(RBF)结构简单、收敛速度快、逼近能力强的特点,提出一种新型基于RBF神经网络整定PID的控制方式。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易于实现PID参数的自整定,能够有效地缩短过渡过程时间,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快速响应性,比普通PID控制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 王婕袁宁宁
- 关键词:RBF神经网络PID控制器
- 基于对苯二胺桥连双8-羟基喹啉的配体材料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对苯二胺桥连双8‑羟基喹啉的配体材料及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对8‑羟基喹啉结构的2位进行修饰,通过8‑羟基喹啉‑2‑甲醛与对苯二胺反应生成席夫碱结构连接二个8‑羟基喹啉环生成由对苯...
- 谢鹏波袁宁宁李善吉欧阳英
- 文献传递
- 莪术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莪术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预处理:将干燥后的莪术粉脱脂;(2)粗提取:将脱脂后的莪术粉用水浸提;(3)除色素: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脱色;(4)除蛋白: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
- 覃锦兰汪灵芝冯雁贤刘护袁宁宁王婕
- 一种1-甲基苯并咪唑桥连双8-羟基喹啉配体、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发光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1‑甲基苯并咪唑桥连双8‑羟基喹啉配体、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1‑甲基苯并咪唑桥连双8‑羟基喹啉配体以及1‑甲基苯并咪唑桥连双8‑羟基喹啉锌配合物的结构如式Ⅰ和式Ⅱ...
- 李善吉谢鹏波袁宁宁郭建维张应振
- 文献传递
- 以全国技能大赛促进教学改革——以《仪器分析技术》为例被引量:3
- 2016年
- 在承办和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广东省选拔赛工业分析检验竞赛中,对仪器分析技术课程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以技能竞赛促进教学改革。
- 袁宁宁
-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 一种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碳量子点发光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活性炭为原料,采用双氧水水热法制备得到碳量子点。具体包含如下步骤:(1)在活性炭中加入去离子水,超声分散得活性炭分散液;(2)在活性炭分散液中加入...
- 覃锦兰李善吉陈颖袁宁宁
- 文献传递
- 甲醇/水分离塔的塔体局部有限元分析
- 2021年
- 塔是石油化工企业中常用的气、液传热传质设备之一,它被广泛应用于蒸馏、吸收、萃取等单元操作中。甲醇/水分离塔的塔底封头与筒体和裙座焊接存在较大的局部应力,在此焊接区域存在较多开孔将导致塔体局部受力非常复杂。因此应用ANSYS软件对塔底封头、裙座和局部筒体进行局部有限元分析,比较精确的展示出封头开孔处的应力分布状态,可以有效地对该类设备进行辅助设计。
- 赵仕英叶丹李善吉黄冬梅袁宁宁
- 关键词:局部应力ANSYS软件有限元分析
- 一株红树内生真菌Nigrospora sp.中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细胞毒活性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对采自湛江红树林内生真菌Nigrospora sp.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首次研究。利用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从该菌培养液的乙酸乙酯相中分离得到3个聚酮类次级代谢产物,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Griseofulvin(1),Vermixocin B(2)和Tenellic acid A(1)。化合物1的立体结构还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进一步得以确定。体外细胞毒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对人口腔表皮样癌(鳞癌)细胞KB,人口腔鳞癌多药耐药细胞KBV200,和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细胞毒活性IC50分别为8.23,9.10和14.26μmol/L。
- 魏美燕李尚德袁宁宁梁丽萍佘志刚林永成
- 关键词:红树林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细胞毒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