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振寿
- 作品数:28 被引量:359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烟草专卖局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一种降低土壤硝酸盐淋失的施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土壤硝酸盐淋失的施肥方法;该方法为在种植前施用有机肥,施肥标准为N?0.8~3.0kg/每亩、P?1.0~6.0kg/每亩、K?2.0~10.5kg/每亩,同时还施用少量无机肥;然后进行种植,种植后再...
- 王荣萍李淑仪廖新荣丁效东詹振寿余炜敏梁嘉伟
- 一种能提高多雨烟区烤烟氮肥利用率的减氮施肥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提高多雨烟区烤烟氮肥利用率的减氮施肥方法,其特征是用有机肥料腐熟饼肥和腐熟猪粪,无机肥料硝酸钾,含N13%,P<Sub>2</Sub>O<Sub>5</Sub>9%,K<Sub>2</Sub>O14%的烤...
- 陈能场王军徐胜光詹振寿谢玉华吕永华
- 文献传递
- 不同时期间苗对湿润育苗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 2012年
- 不同时期间苗对烟草湿润育苗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烤烟湿润育苗小十字期开始后7 d左右间苗比小十字期开始时和大十字期间苗有较大的优势,其成苗率更高,成苗较早,所育烟苗素质更高。
- 傅献忠叶晓青陈雨峰王军詹振寿
- 关键词:烟苗湿润育苗间苗生育期烟苗素质
- 不同种植方式对烟田氮素径流损失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0年
- 氮素流失引起的肥料氮利用率低问题长期困扰着广东等南方多雨烟区烤烟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在广东南雄烟区的大田小区试验,探讨了不同种植方式对植烟土壤氮素径流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膜覆盖处理(T2)平均单次径流量和产流系数分别为44.11mm和48.90%,分别相当于裸地种植处理的109.6%和113%,覆膜明显提高了烟田径流量和产流系数;(2)烤烟生长期间,与不施氮的裸地种植处理比(T0),施氮的裸地种植处理(T1)极显著地提高了烟田氮素流失量(P<0.01),供氮起到了加剧烟田氮素流失的明显作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覆膜处理(T2)硝态氮径流损失量(28.14kg/hm2)比裸地种植处理低40%(P<0.05),显著减少了烟田氮素的径流损失;(3)烤烟集中供基、追氮的中前期,烟田径流硝态氮浓度波动较大,径流硝态氮损失累计量呈近线性上升变化,覆膜处理有显著降低硝态氮径流损失的明显作用(P<0.01);烤烟后期径流硝态氮呈持续下降的变化趋势,盖膜处理对降低烟田氮素流失的作用明显减弱。(4)与相同施氮量的裸地种植处理比较,盖膜处理对减少烟田氮素径流损失的作用,起到促进土壤硝态氮积累、提高烤烟氮肥表观利用率的作用效果(P<0.05)。
- 王军陈能场詹振寿谢玉华吕永华柯油松徐胜光
- 关键词:烟田氮素径流损失
- 铁还原菌对红壤菜地土壤磷形态转化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通过外源输入铁还原菌,研究铁还原菌对红壤菜地磷素形态转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磷(resin-P、Na HCO3-Pi和Na HCO3-Po)占总磷的10%~19%,中稳定态磷(Na OH-Pi和Na OH-Po)约占总磷的35%,稳定态磷(D.HCl-Pi、C.HCl-Pi、C.HCl-Po和residual-P)占总磷的46%~55%;输入铁还原菌活化了磷素,使活性较高的resin-P、Na HCO3-Pi和Na OH-Pi含量上升,活性较低的D.HCl-Pi、C.HCl-Pi以及Na OH-Po含量降低,但对Na HCO3-Po和residual-P的影响不大;与此同时,添加铁还原菌提高了土壤pH值与有效磷(Bray-P)含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H与有机质、有效磷、resin-P、Na HCO3-Pi之间均呈现负相关关系;有机质与有效磷、resin-P和Na HCO3-Pi之间、有效磷与土壤活性磷之间均达到显著正相关水平。总的来说,铁还原菌的输入可以改变红壤菜地土壤中磷的形态,提高土壤活性磷的含量,对土壤磷素起到活化作用。
- 令狐荣云王荣萍梁嘉伟廖新荣詹振寿吴永贵
- 关键词:铁还原菌磷形态
- 华南地区主要蔬菜氮肥肥料利用率研究被引量:30
- 2016年
- 为了解决华南地区蔬菜高效生产问题,以华南地区主要蔬菜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试验方法对主要蔬菜的氮肥肥料利用率进行了研究。总结近年来在华南地区蔬菜生产区进行的田间试验结果,分析目前蔬菜生产条件下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生理效率以及肥料和地力对蔬菜产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叶菜氮肥偏生产力为173.1 kg/kg,农学效率为38.3 kg/kg,表观利用率为18.4%,生理利用率为291.5 kg/kg,肥料贡献率为38.6%,地力贡献率为61.4%;瓜类蔬菜氮肥偏生产力为145.5 kg/kg,农学效率为55.6 kg/kg,表观利用率为19.7%,生理利用率为315.3 kg/kg,肥料贡献率为36.6%,地力贡献率为63.4%;豆角氮肥偏生产力为204.5 kg/kg,农学效率为42.4 kg/kg,表观利用率为19.6%,生理利用率为228.4 kg/kg,肥料利用率为20.6%,地力贡献率为79.5%。从肥料利用率分布频率可以看出,叶菜氮肥表观利用率小于10%的试验样本有40个,占总数34%,处于10%~20%的样本有43个,占总数36%,处于20%~30%的试验样本有19个,占总数16%,大于30%的试验样本有16个,占总数14%;瓜类蔬菜氮肥利用率小于10%的样本有48个,占总数31%,处于10%~20%的样本有51个,占总数33%,处于20%~30%的样本有32个,占总数21%,大于30%的试验样本有25个,占总数15%;豆类蔬菜氮肥利用率小于10%的试验样本有54个,占总数39%,处于10%~20%的样本有36个,占总数26%,处于20%~30%的样本有23个,占总数17%,大于30%的试验样本有26个,占总数18%。氮肥利用率小于30%的试验样本占总样本的80%以上,表明在目前蔬菜生产条件下各类蔬菜的氮肥利用率较低。生产上需同时解决蔬菜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提高的问题。
- 王荣萍余炜敏李淑仪梁嘉伟廖新荣詹振寿
- 关键词:蔬菜氮肥利用率氮肥
- 广东省烟草土壤生态适宜性评价被引量:15
- 2011年
- 土壤环境及相关因子对烟草内在品质具有特殊影响。在Ecocrop 1数据库中筛选土壤生态环境重点因子为评价指标,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在GIS平台系统分析了全省土壤生态特征,对广东省土壤的烟草适宜性进行了网格化评价。结果显示,广东省土壤总体上适宜烟草种植,且实际情况与评价结果相符,该结果对寻找新的烟草种植区域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 郭治兴陈泽鹏王静柴敏詹振寿郑武平魏秀国
- 关键词:烟草土壤生态适宜性
- 不同种类小分子有机酸对砖红壤磷素形态转化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明确有机酸的作用机制,为提高酸性红壤累积态磷素(P)可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草酸、柠檬酸、苹果酸为代表的小分子有机酸对砖红壤磷素形态的影响。【结果】柠檬酸处理抑制了树脂交换P(P1)的解吸,而水(对照)、草酸和苹果酸处理促进了P1的解吸;在培养前期,3种有机酸抑制了NaHC_O3提取态无机P(P2)的活化,柠檬酸抑制作用最强,草酸抑制作用最弱;3种有机酸处理在整个培养时期均表现为活化NaHC_O3提取态有机P(P3)的作用,其中草酸活化能力最强;3种有机酸促进了NaOH提取态无机P(P4)的活化,其中草酸活化作用最强;3种有机酸抑制NaOH提取态有机P(P5)的活化;在整个培养时期,3种有机酸都表现为抑制稀盐酸提取态P(P6)、浓盐酸提取态无机P(P7)、浓盐酸提取态有机P(P8)和残留态P(P9)活化的作用。【结论】3种有机酸在不同培养时期对土壤磷形态的作用不同,草酸活化能力最强,其次是苹果酸,最后是柠檬酸。
- 廖新荣梁嘉伟梁善王荣萍詹振寿
- 关键词:砖红壤磷形态
- 近30年来广东省土壤pH值的时空变化被引量:104
- 2011年
- 基于广东省第二次土壤普查(20世纪80年代)以及2002—2007年广东省土壤pH数据,对期间土壤pH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广东省土壤pH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除珠江三角洲和清远、韶关部分地区土壤为弱碱性外,其他地区土壤以酸性为主;土壤pH变化整体表现为酸化,土壤pH平均值由5.70降至5.44.除潮土pH变化以增大为主外,其他土壤类型的pH均呈降低趋势,以赤红壤、水稻土和红壤pH的降幅尤为严重,石灰土pH值的降低趋势和降低面积比例均最明显.广东省土壤酸化主要受土壤本身特性和酸雨等自然因素以及不合理施肥和城市化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另外,由于工业化和矿山开发,还导致局部地区土壤pH值有所上升.
- 郭治兴王静柴敏陈泽鹏詹振寿郑武平魏秀国
- 关键词:土壤PH
- 广东植烟土壤肥力综合评价被引量:23
- 2006年
- 以广东省主要烟区11个县(市)的516个耕层土壤样本的养分分析数据,采用Fuzzy综合评判法对烟区土壤综合肥力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全省植烟土壤的IFI值为0.590,综合养分肥力总体评价为强Ⅲ级。其中以Ⅱ、Ⅲ级养分肥力的土壤为主,共占64.15%;按植烟土壤类型划分,红火泥地的IFI值为0.531,牛肝土田的IFI值为0.751,沙泥田的IFI值为0.529,石灰土田的IFI值为0.738,紫色土的IFI值为0.639。
- 陈泽鹏詹振寿郭治兴黄兆祥
- 关键词:土壤类型土壤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