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永泉

作品数:12 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篇植物
  • 3篇微量元素
  • 2篇植物区
  • 2篇植物区系
  • 2篇区系
  • 2篇华夏古陆
  • 2篇华夏植物区系
  • 2篇古陆
  • 2篇光谱
  • 2篇
  • 1篇代谢
  • 1篇地球
  • 1篇电子显微镜
  • 1篇动物
  • 1篇影象
  • 1篇有花植物
  • 1篇原子
  • 1篇原子发射
  • 1篇原子发射光谱
  • 1篇藻类

机构

  • 12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2篇谢永泉
  • 3篇钟恒
  • 1篇刘振声
  • 1篇张以顺
  • 1篇徐瑞松
  • 1篇吴晋

传媒

  • 5篇广东微量元素...
  • 1篇Acta B...
  • 1篇地质地球化学
  • 1篇生态科学
  • 1篇食用菌学报
  • 1篇广西林业科技
  • 1篇植物研究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年份

  • 3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9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稀土元素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被引量:6
1997年
主要讨论了稀土元素(REE)在生物和人体中的生理生态效应,其中包括卟啉、类胡萝卜素、花色素以及中药、中草药中稀土元素的生物学效应。通过作者的研究表明、REE在生物和人体中是一件起特殊生理生态作用,尤其是促进光与能量的吸收、传递与代谢的微量元素或超微量元素。
谢永泉
关键词:稀土元素生物学效应原子发射光谱代谢
用藻类评价铬渣污染水体的恢复程度被引量:1
1993年
受铬渣渗水污染17年的3个鱼塘,至今藻类群落结构已多样化发展,除了绿藻门(Chlorophyta)为优势类群,占所有藻类属数61.1%外,还有硅藻门(Bacillarlophyta)占16.7%,蓝藻门(Cyanophyta)占11%,隐藻门(Crytophyta)和裸藻(Euglenophyta)各占5.6%。3个鱼塘藻类群落中的 Shannon—Weaver 多样性指数,与水体铬污染大致成负相关关系.S—W 多性指效,虽然冬、夏有差异,但冬天2号塘可升至3左右鉴于铬渣渗水污染的3个鱼塘,经过17年以后铬元素浓度已显著降低,量分别为0.0044mg/L,0.0056mg/L 和0.0069mg/L,已降至允许的范围,因此,作者认为该地区铬渣严重污染的水体有明显(?),已恢复至轻度污染的程度.
钟恒谢永泉刘伟灵张以顺
关键词:藻类水绵水体污染
广东省鼎湖山钼矿区亚气生蓝藻的反射光谱特性被引量:1
1994年
亚气生蓝藻(Cyanophyceae)的反射光谱,在反射红外谱区(770—1000 nm )缺少绿色种子植物的高反射平台峰,反射率曲线平缓. 在矿体含钼量不同的矿化土壤上生长的亚气生蓝藻和矿区外缘正常土壤上生长的亚气生蓝藻,不但其细胞富集钼与矿化土壤的含钼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且,亚气生蓝藻反射率与蓝藻细胞含钼量也呈正相关关系.在反射红外区矿化土壤上生长的钼矿蓝藻反射率明显地较矿区外缘正常土壤上生长的蓝藻高13% —27%
钟恒谢永泉
关键词:反射光谱蓝藻门
鼎湖钼矿区钼生物地化效应的波谱和影象特征被引量:5
1990年
广东鼎湖钼矿区钼生物地化效应波谱和影象的特征是,与背景区相比,矿区植物叶面400—2500nm反射率高2—25%,波形发生蓝移,位移距离为1—20nm,MSI值也较高。深根植物的波谱特征比浅根植物好,其中又以鼠刺、藤黄檀的最佳。旱季的波谱特征比雨季的显著。矿区的窄带摄影和MSS航片的透过率比背景区高;在MSS航片的假彩色合成图中,矿区植被以特征的棕褐色与黄褐色的背景色调相区别。波谱和影象特征具统计意义,其形成机制主要是Mo的生物地化效应。这些特征可用来探测植被覆盖区的隐伏矿产资源。
徐瑞松徐火盛吴晋谢永泉
关键词:钼矿波谱影象
锌等矿质元素在草菇子实体内富集和分布的研究被引量:11
1995年
当废棉培养料中的Zn含量为29(10^(-8),下同)和47时,草菇子实体富集的Zn量最大.分别为8.5和13.8,呈正相关。当废棉培养料的Zn含量增至268、482和2122时 富集的Zn量分别只有6.9、5.6和3.6,呈负相关。当废棉培养料Zn含量达4350时,草菇不产生或很少产生子实体.菌盖Zn含量(25.1)一般高于菌托和菌柄(8.2和7.9)用^(65)Zn作示踪剂,通过测量放射性活度(cpm/g)和采用放射自显影技术,研究^(65)Zn在菌盖、菌柄和菌托中的吸收与分布,结果同样显示,^(65)Zn在菌盖和菌托中的含量大于菌柄.此外;随着子实体由蛋期到成熟期,菌托和菌柄中的^(65)Zn向菌盖转移.为了探索草菇子实体的“生物活性锌”.测量了草菇子实体的蛋白质沉淀物和上清液的^(65)Zn放射性活度(cpm/g).结果发现Zn较少与蛋白质结合,较多与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等结合,或呈游离状态存在.
钟恒刘振声谢永泉陈永泰
关键词:草菇子实体
金花茶系植物花粉形态被引量:7
1991年
本文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金花茶系(Ser.Chrysanthae Chang)植物14个种及1个变种的花粉形态,并进行了详细描述附有图片。
谢永泉梁盛业
关键词:金花茶花粉形态电子显微镜
再论华夏古陆与华夏植物区系被引量:2
1993年
华夏植物区系系列文章的发表和相应的报告、讲授。曾引起国内外有关人士及一些师生的议论。但从未见有关文章正面的讨论。本文再次提出讨论有关华夏古陆和华夏植物区系相应问题。同时初步提出《种子植物系统分类提纲》的一些看法和问题。
谢永泉
关键词:华夏古陆华夏植物区系有花植物
华夏古陆与“华夏植物区系”在地球上不断“长大”──三论华夏古陆与“华夏植物区系”被引量:9
1994年
自1962年以来,“华夏植物区系”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使其范围不断扩大。到1992年12月,“华夏植物界”“长大”到包括东亚、南亚、中印半岛及太平洋诸大群岛,共3区32省。本文集中讨论太平洋诸大群岛在地质、古地理、生物成因上与华夏古陆或“华南地台”不存在直接的紧密的关系。它们之间的植物区系形成、发展及种群分布迥然不同。
谢永泉
关键词:植物区系
全文增补中
微量元素生物效应及生产若干问题被引量:1
1995年
介绍了笔者从事微量元素生物效应研究的系列成果。例如;(1)Mo是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钼缺乏时,许多植物(尤其豆目植物)会生长不良。然而,钼过多,生长欠佳,叶黄斑症增加,种群和个体数骤减。豆目植物表现特别明显.(2)Cr是笔者研究较多的微量元素之一.铬过量,除急性中毒外,常常引起细胞、组织、器官的畸变和病变(特别是癌变).(3)REE(稀土元素)是生物吸收的微量、超微量元素。各种种群、个体及不同生长阶段,吸收和需求量不一。REE是植物光合量子过程的重要元素等.从生物效应入手,是研究微量元素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又可为微量元素──有机物制剂生产,提供重要途径。
谢永泉
关键词:微量元素生物效应
铅的生物富集效应被引量:14
1998年
铅以微量元素的含量水平,广泛分布于动、植物和人体中。对比大量的动植物种群及各种年龄组的人群,似乎铅在一定的分子组态,特别是生物有机铅,不一定都是有害物质。相反可起一定的新陈代谢调节作用。或者可称为新陈代谢调节剂。特别是在动物、植物、人体中铅为微量、超微量状态时,铅更显现调节作用。
谢永泉
关键词:微量元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