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健儿
-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7例少突星形细胞瘤临床及MRI表现与病理分级关系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少突星形细胞瘤的临床、MRI表现及其与组织病理学分级的关系。方法搜集并统计3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少突星形细胞瘤患者主要的临床资料(性别比例、头痛头晕发生率、癫痫发生率)并观察其MRI主要征象(发病部位、囊变、跨叶生长、水肿、占位效应、出血、环形强化、明显强化),总结MRI图像特点并分析不同指标与肿瘤分级间的关系。结果 37例中,少突星形细胞瘤20例,间变性少突星形细胞瘤17例。额叶14例,颞叶5例,跨叶生长18例。实性者20例,囊实混合性者17例。出血者8例。MRI图像上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增强扫描强化形式多样。统计学分析,WHOⅡ级组与WHOⅢ级组间,癫痫率、囊变率、水肿明显率、占位效应明显率、环形强化率、明显强化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0.009、0.023、0.008、0.023、0.000);而性别、头痛头晕发生率、生长部位、是否跨叶生长、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0、1.000、0.100、0.746、1.000)。结论少突星形细胞瘤MRI征象中,囊变、水肿明显、占位效应明显、环形强化、明显强化与肿瘤组织病理学分级有关,而性别、头痛头晕发生率、生长部位、是否跨叶生长、出血率与肿瘤组织病理学分级无关。
- 卢晓丹陈燕萍周和秀谭健儿易云平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组织病理学
- 高分辨率CT骨密度测量诊断前庭窗型耳硬化症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应用高分辨率CT(HRCT)骨密度测量法诊断耳硬化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30例耳硬化症患者(耳硬化组)和32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将ROI置于前庭窗前区进行骨密度CT值测量,并对耳硬化患者进行语频气导和气骨导差听力测试。采用两样本t检验对硬化耳和正常耳骨密度平均CT值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对耳硬化组平均CT值和听力水平进行分析,并采用ROC曲线分析检测应用CT值诊断耳硬化症的效能。结果硬化组前庭前区CT值范围462.81~2285.00 HU,平均(1372.82±76.50)HU,对照组前庭前区CT值范围1801.71~2680.55HU,平均(2171.42±23.53)HU,耳硬化组平均CT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001);硬化耳平均CT值与语频气导阈值(r=0.18,P=0.19)、与气骨导差(r=-0.01,P=0.93)均无明显相关性。采用平均CT值鉴别耳硬化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P〈0.05),诊断阈值为1938.29 HU,诊断的敏感度为80.7%,特异度为90.6%。结论骨密度测量对于诊断耳硬化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其对听力评估的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 邓白茹陈燕萍易云平谭健儿吴俊铠
- 关键词:耳硬化症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