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全兵

作品数:16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尿动力
  • 5篇尿动力学
  • 4篇前列腺
  • 4篇膀胱
  • 3篇移行细胞
  • 3篇移行细胞癌
  • 3篇前列腺癌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癌
  • 3篇腺癌
  • 3篇膀胱移行细胞
  • 3篇膀胱移行细胞...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压力性
  • 2篇压力性尿失禁
  • 2篇植入
  • 2篇植入治疗
  • 2篇失禁
  • 2篇死因

机构

  • 16篇河南省人民医...
  • 3篇新乡医学院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作者

  • 16篇赵全兵
  • 16篇李启忠
  • 15篇王向阳
  • 14篇魏广金
  • 9篇范志强
  • 2篇宋娟
  • 1篇张勇

传媒

  • 3篇第十五届全国...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现代泌尿生殖...

年份

  • 2篇2009
  • 14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肿瘤坏死因子β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β(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β)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75例及正常对照52例的TNF-β基因的单碱基突变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TNF-β*2等位频率(40.7%)较正常人(24.0%)明显升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NF-β*2等位基因的频率升高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易患性有着一定的关系。
魏广金李启忠宋娟王向阳赵全兵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膀胱移行细胞癌
尿动力学检查对TVT-O术前明确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对TVT-O术前明确诊断的重要指导价值。方法:对49例可疑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了解尿道活动度,行常规尿动力学检查了解漏尿点压力。结果:不稳定膀胱引起的急迫性尿失禁11
李启忠魏广金王向阳赵全兵
文献传递
爱普列特减少TUVP术中出血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术前服用非竞争性5α-还原酶抑制剂爱普列特减少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术中出血的作用。方法将拟行TUVP的BPH患者84例随机分为爱普列特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42例,计算术中出血量;免疫组织化学SP...
李启忠王向阳范志强魏广金赵全兵
文献传递
肿瘤坏死因子β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β(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β)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75例及正常对...
魏广金李启忠宋娟王向阳赵全兵
文献传递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进展被引量:10
2009年
赵全兵李启忠
关键词: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近距离放射治疗前列腺内直接植入放射疗法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尿动力学分析
目的:分析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尿动力学特点,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4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平均年龄53.8(33~78)岁,均为经产妇,其中有难产史者28例,两次以上生产经历者3...
李启忠赵全兵王向阳范志强魏广金
文献传递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3720例报告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优越性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方法。方法:本组2520例年龄在53-95岁之间,平均65.4岁,术前确诊为BPH,均有尿频和排尿困难。878例合并急性...
李启忠赵全兵王向阳范志强魏广金
文献传递
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目的:对经闭孔人路经阴道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ransobturator vaginal tape,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方法:对33例SUl患者进行TVT-O治疗。结果:手术时...
李启忠王向阳范志强魏广金赵全兵
文献传递
侧位与前路经腹入路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比较
目的比较侧位与前路经腹入路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方法、优缺点,探讨经腹入路腹腔镜肾上腺手术2种入路方式的应用和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7月-2006年8月192例经腹入路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方法与结果,其中侧位经腹
李启忠赵全兵王向阳范志强魏广金
文献传递
全雄激素阻断与全雄激素阻断结合^(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比较全雄激素阻断(双侧睾丸切除+抗雄激素药物)与全雄激素阻断结合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方法: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40例,其中12例应用全雄激素阻断治疗(A组),28例应用全雄激素阻断结合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B组)。比较治疗前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变化及术后3年生存率。结果:术后1个月2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均快速下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B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及全雄激素阻断结合125Ⅰ放射微粒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均是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而后者疗效更加肯定。
赵全兵王向阳张勇李启忠
关键词:前列腺癌全雄激素阻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