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美琴
-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如皋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复方苦参注射液防治胸部恶性肿瘤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效果及对血清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防治胸部恶性肿瘤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效果及对血清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首程放射治疗的胸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放射治疗,观察组从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内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治疗。观察放疗结束1个月、3个月时的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急性放射性损伤分级、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记录放疗前及放疗结束1个月、3个月时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检测放疗前及放疗结束1个月、3个月时血清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放疗结束1个月、3个月时RTOG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放疗结束1个月、3个月时QLQ-C30量表中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放疗结束1个月、3个月时血清PDGF、TGF-β1,IL-6、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够显著降低胸部恶性肿瘤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对肺组织有较好的保护效应,且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清PDGF、TGF-β1,IL-6、TNF-α的表达有关。
- 苏新华杨杰赵美琴王斌
- 关键词:复方苦参注射液胸部恶性肿瘤放疗急性放射性肺损伤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BRCA1、ERCC1、RRM1表达与肿瘤体外药敏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1,BRCA1)、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ene1,ERCC1)、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M1,RRM1)蛋白表达与肿瘤体外药敏的相关性,为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提供预测指标。方法:收集3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采用ATP-TCA方法检测紫杉醇、顺铂、吉西他滨体外药敏;采用免疫组化PV方法检测BRCA1、ERCC1、RRM1蛋白表达。结果:BRCA1高表达18例(56.2%),低表达14例(43.8%),BRCA1高表达组紫杉醇有效13例(72.2%),BRCA1低表达组有效4例(28.6%)(P<0.05);ERCC1高表达13例(40.6%),低表达19例(59.4%),ERCC1高表达组顺铂有效2例(15.4%),ERCC1低表达组有效11例(57.9%)(P<0.05);RRM1高表达15例(46.9%),低表达17例(53.1%),RRM1高表达组吉西他滨有效3例(20.0%),RRM1低表达组有效10例(58.8%)(P<0.05)。结论:BRCA1、ERCC1、RRM1蛋白表达水平和紫杉醇、顺铂、吉西他滨体外药物敏感性具有相关性,联合检测为非小细胞肺癌筛选化疗药物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 赵美琴王红兵
- 关键词:ATP-TCA
- 盐酸帕洛诺司琼防治含顺铂方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 :观察盐酸帕洛诺司琼和盐酸阿扎司琼防治含顺铂方案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行含顺铂方案化疗,分别予以盐酸帕洛诺司琼和盐酸阿扎司琼防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观察两组对急性恶心呕吐(24 h内)和延迟性恶心呕吐(24-120 h)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防治急性恶心呕吐的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防治延迟性恶心呕吐的有效率(73.3%)优于对照组(46.7%)(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头痛、便秘及腹胀,均症状轻微,患者耐受性良好。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帕洛诺司琼和盐酸阿扎司琼对急性恶心呕吐均有良好的止吐作用,对于延迟性恶心呕吐反应盐酸帕洛诺司琼疗效优于盐酸阿扎司琼,且安全性好,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赵美琴张蓓
- 关键词:恶心呕吐帕洛诺司琼阿扎司琼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BRCA1、ERCC1、RRM1表达与肿瘤体外药敏相关性的研究
-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约80%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carncer,NSCLC),化疗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第三代化疗药物吉西他滨(gemcitabi...
- 赵美琴王红兵
- 文献传递
- 肾上腺素联合利多卡因在肿瘤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置管术中的应用
- 2021年
- 目的:观察肾上腺素联合利多卡因在肿瘤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置管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置管术的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肾上腺素联合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予以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出血量,血压和心率。结果:观察组疼痛VAS评分1.33±1.11分,低于对照组的2.60±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24 h内出血量分别为2.47±0.75 mL和0.95±0.36 mL,少于对照组的3.99±0.82 mL和2.45±0.63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局部浸润麻醉前、麻醉后5 min心率及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上腺素联合利多卡因应用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置管术中麻醉效果好,出血少,安全性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赵美琴范晖徐浩苏新华杨杰
- 关键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 不同病理类型结肠息肉、不同病理类型结肠癌与幽门螺杆菌之间的相关性
- 2021年
- 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结肠息肉、不同病理类型的结肠癌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2016年0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结肠镜检测治疗的80例患者,同时选择80例结肠镜检查结果正常的个体为对照组。并以H.pylori的感染率为指标评价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结肠息肉、不同病理类型的结肠癌与H.pylor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结肠息肉患者组和结肠癌患者组的H.pylori感染率显著增加;与腺瘤性息肉患者相比,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患者的H.pylori感染率显著增加;与管状腺癌患者相比,印戒细胞癌和乳头状癌患者的H.pylori感染率显著增加(P < 0.05)。结论:结肠息肉、结肠癌与H.pylori之间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对于不同病理类型的结肠息肉和结肠癌,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印戒细胞癌和乳头状癌与H.pylori感染之间相关性更为显著。
- 赵美琴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