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路军

作品数:27 被引量:100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病理
  • 11篇细胞
  • 11篇临床病理
  • 8篇肿瘤
  • 7篇免疫
  • 6篇腺癌
  • 5篇病理学
  • 4篇临床病理学
  • 4篇淋巴
  • 3篇前列腺
  • 3篇小细胞
  • 3篇临床病理分析
  • 3篇临床病理学特...
  • 3篇淋巴瘤
  • 3篇基因
  • 3篇非小细胞
  • 3篇病理分析
  • 3篇病理学特征
  • 2篇导管
  • 2篇阳性

机构

  • 2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平顶山市第一...

作者

  • 26篇路军
  • 20篇金木兰
  • 9篇赵宏颖
  • 6篇李雪
  • 4篇张云岗
  • 3篇吕宁
  • 3篇薛丽燕
  • 3篇齐曼
  • 2篇胡秀梅
  • 2篇曹勍
  • 2篇王建文
  • 2篇王明帅
  • 2篇张小东
  • 2篇陈红
  • 2篇李青
  • 2篇刘赛
  • 1篇温芃
  • 1篇牛亦农
  • 1篇张坤宁
  • 1篇陈杰

传媒

  • 6篇诊断病理学杂...
  • 6篇中华病理学杂...
  • 4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中国病案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胃肠外科...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199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诊断及与偶发前列腺癌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就诊的12例原发性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病理科2位副主任医师重新阅片后,按照2022版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世界卫生组织分类进行复核。通过检索电子病历及电话进行随访,随访自病理确诊开始至患者死亡或最后一次随访结束,截止日期2023年1月31日。结果 12例患者中,7例为pT3期,1例为pT4期;8例合并膀胱高级别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等其他类型肿瘤,5例合并偶发前列腺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12例患者中,12例(100.0%)CD56阳性,10例(83.3%)Syn阳性,8例(66.7%)CgA阳性,Ki67增殖指数介于80%~90%;5例尿路上皮癌CK20、GATA3和CK7均为阳性;5例前列腺癌P504S均为阳性,P63和34βE12均为阴性。随访时间3~60个月,8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死亡,中位生存时间15.5个月;4例患者生存。结论 原发性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罕见的泌尿系统肿瘤,侵袭性强,预后差。男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患者,前列腺组织应全部取材。如发现具有临床意义的前列腺癌,术后应监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
谷雨妹梁小龙张云岗赵宏颖金木兰李雪路军
关键词: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前列腺癌
前列腺导管内癌临床诊治3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1年
前列腺导管内癌(intraductal carcinoma of the prostate,IDCP)是前列腺癌的一种特殊组织类型。随着前列腺穿刺和根治术的广泛开展,IDCP单独或与前列腺腺泡癌(prostatic acinar adenocarcinoma,PAA)伴发的方式在病理检测结果中被发现。2016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1]对其定义为:发生于前列腺导管内上皮的肿瘤性增生,具有部分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变(high grade 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PIN)的特征,但其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的异形性更高,并与高级别、高分期的前列腺癌的发生显著相关。IDCP早期表现隐匿,病理和临床医生不易识别,本文回顾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外科从2015年1月到2019年12月3例前列腺导管内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现报告如下。
褚一凡谢大炜路军刘赛王明帅张小东王建文
关键词:导管内癌前列腺穿刺病理检测临床医生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第7、8号染色体多体及其与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的相关性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在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中检测第7、8号染色体多体在非小细胞肺癌辅助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20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诊治的57例非小细胞肺癌和21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资料,采用阴性富集联合免疫荧光原位杂交(imFISH)方法在CTC检测第7、8号染色体多体;其中56例肺癌患者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PCR方法进行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CTC检出率为93.0%(53/57),良性疾病组CTC检出率为28.6%(6/2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当cut-off为CTC≥1/3.2 mL外周血时,约登指数最大,灵敏度为93.0%,特异度为71.4%(ROC曲线下面积=0.906,95%CI:0.833~0.980,P<0.01)。Ⅲ~Ⅳ期患者CTC阳性率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0.023)。CTC阳性率和第7、8号染色体多体性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病理类型和EGFR突变状态无显著相关性。EGFR突变组患者的CTC检出数目显著高于EGFR无突变组[(6.5±1.1)比(3.7±0.7),P=0.045],且突变组CTC检出数目≥5的患者比率显著高于无突变组(52.0%比19.4%,P=0.010)。结论检测第7、8号染色体多体CTC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辅助诊断中具有潜在价值,且CTC检出数目与患者的TNM分期和EGFR基因突变状态相关。
蒋兴然路军顾亚娟李云龙赵顺莉金木兰
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2020年
本文报道两例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T-LPD)患者,年龄分别为41岁和44岁,均为男性。1例仅表现为轻度腹痛伴腹泻;1例因肛瘘而就诊,无其他症状。两例患者在长达3年和7年的病程内,多次内镜检查均提示回肠末段和结肠黏膜增厚、充血、水肿、糜烂、红斑和小息肉,而无明显大肿块形成。组织学形态显示肠固有膜内形态相同的小淋巴细胞非破坏性浸润,细胞较成熟,形态单一,胞核圆形至轻度不规则形,染色质细腻,未见淋巴上皮病变。免疫表型显示病变细胞CD2、CD3、CD5、CD8和TIA-1弥漫阳性,CD4、CD56、Granzyme B和Perforin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10%。基因重排1例为单克隆性,另1例检测失败。原位杂交EBER阴性。其中1例在第一次活检诊断为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后进行了8个周期的CHOP方案化疗,复查病变黏膜未见改善。胃肠道惰性T-LPD是一种罕见的交界性肿瘤,呈惰性临床经过。掌握胃肠道惰性T-LPD临床病理学特征,有助于避免将其误诊为侵袭性淋巴瘤而导致高毒性的治疗。
路军宋书杰侯卫华侯卫东申民强段心科马丽娟牛静伟金木兰
关键词:胃肠肿瘤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结直肠黏膜活检标本中可提示已存在黏膜下浸润性腺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在结直肠黏膜活检标本中可提示已经存在黏膜下浸润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方法选取2006至2012年间有手术标本对照的结直肠黏膜活检标本432例,其中手术标本诊断为浸润性腺癌366例,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66例。观察两组活检标本的HE染色病理形态学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浸润性腺癌组中出现腺体的筛状结构、锐角形腺体以及腺性结构消失呈弥漫生长的比例分别为61.2%(224/366)、33.8%(124/366)、7.4%(27/366)。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出现筛状结构比例为6.0%(4/66),而锐角形腺体及弥漫生长均无一例出现。此3个指标在两组病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病例出现腺体分支出芽的比例分别为89.9%(329/366)、66.7%(44/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中细胞异型程度达到Ⅲ级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5%(313/366)浸润性腺癌存在纤维组织增生,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均无纤维组织增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仅在少数浸润性腺癌的活检标本中可见到瘤性腺体同大的淋巴管、脂肪组织、神经节细胞密切接触。结论结直肠活检标本中肿瘤性病变出现筛状结构、锐角形腺体、腺性结构消失呈弥漫浸润、间质纤维化及瘤性腺体同厚壁血管密切接触高度提示已存在黏膜下浸润癌。
韦萍金木兰蒋镭王莹胡秀梅路军刁小莉张云岗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活组织检查
原发性浅表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5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分析原发性浅表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以寻找浅表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合适的诊断标志物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原发性浅表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方法检测嗜铬粒素A(Cg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素、CD56、甲状腺转录网子-1(TTF—1)、细胞角蛋F1AE1/AE3、CK34S3E12及CK10/13在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中的表达。结果原发性浅表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发病率占同期浅表食管癌的4.8%(15/312)。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9个月,平均生存时间23.7个月。1、2和5年生存的分别有10、5和1例。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NSE、突触素、AE1/AE3均为阳性,CD56阳性14例,TTF-1阳性9例,CgA阳性8例,CK3413E12阳性1例,CK10/13均为阴性。结论原发性浅表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恶性度高,进展快速,预后很差。建立在放化疗联合外科切除基础上的系统性治疗或许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NSE、突触素、AEI/AE3、CD56、TTF-1、CgA任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中的高表达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路军吕宁薛丽燕邹霜梅刘秀云温芃
关键词:食管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北方地区汉族消化道疾病中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地区汉族消化道疾病患者中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频率分布及其与消化道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数字荧光分子探针杂交法测定1 429例北方汉族消化道疾病的CYP2C19基因型,并根据其药物代谢活性分为超快代谢(ultra-rapid metabolizer,UM)型、快代谢(extensive metabolizer,EM)型、中间代谢(intermediate metabolizer,IM)型和慢代谢(poor metabolizer,PM)型四种。结果 CYP2C19等位基因*1、*2、*3和*17的频率分别为64.3%、29.7%、4.9%和1.0%。CYP2C19 UM型患者占1.2%(17例),EM型占41.5%(593例),IM型占45.3%(647例),PM型占12.0%(172例)。幽门螺旋杆菌总体感染阳性率为75.3%,不同CYP2C19代谢型患者的感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和胃癌等消化道疾病之间CYP2C19的代谢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例胃癌患者中有8例为IM型。结论 CYP2C19 IM型和EM型是北方地区汉族消化道疾病中常见的代谢类型,CYP2C19*2、*3及PM型的频率高于欧洲人群,而CYP2C19*17及UM型频率低于欧洲人群。
蒋兴然张云岗路军金木兰
关键词:消化道疾病中国汉族人群CYP2C19基因多态性
伴肠母细胞分化的胃腺癌临床病理学及分子特征及c-myc在其表达的意义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胃癌伴肠母细胞分化(GAED)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特征及C-MYC在GAED中的表达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GAED中SALL4、Glypican-3、AFP、CD10,CDX2、MUC-2和c-myc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下一代测序方法检测34例GAED的分子特征。结果 GAED与同期普通型胃癌相比具有更高的淋巴管血管侵犯和转移率,GAED具有多种组织学形态,组织学生长方式与生存无相关性。胚胎蛋白SALL4、Glypican-3和AFP表达与肿瘤大小、T分期及血管、淋巴管侵犯具有相关性。GAED高表达肠分化标志物,C-MYC在癌组织中表达升高。GAED中TP53是突变发生频率最高的基因,其次依次是MCL1、CCNE1、MYC等,与普通型胃癌突变基因存在差异。MYC基因在GAED中表现为基因扩增。结论与普通型胃腺癌相比,GAED是一类侵袭性高、预后差的肿瘤。SALL4和Glypican-3联合可以提高本肿瘤诊断率。TP53高突变是GAED的一个分子特点。MYC基因在GAED中表现为基因扩增,在癌组织中表达增强。
赵宏颖石中月谷雨妹齐曼金木兰路军
关键词:C-MYC分子特征
胃腺癌伴肠母细胞分化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FAT1表达的意义
2021年
目的探讨胃腺癌伴肠母细胞分化(gastric adenocarcinoma with enteroblastic differentiation,GAE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FAT1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306例胃腺癌中SALL4、Glypican-3、AFP的表达,共诊断42例GAED,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GAED中CD10、CDX2、MUC-2和FAT1的表达,分析各标志物与GAED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GAED与同期普通型胃癌相比,具有更高的淋巴管血管侵犯和转移率,具有多种组织学形态。GAED不同程度表达SALL4、Glypican-3和AFP,三种标志物表达与肿瘤大小、T分期及血管、淋巴管侵犯具有相关性(P<0.05)。GAED中CDX-2高表达,FAT1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GAED是一类侵袭性高、预后差的肿瘤,SALL4和Glypican-3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率。FAT1在GAED中发挥抑癌基因作用。GAED和肝样腺癌在形态学、免疫表型上有较大重叠性,应规范此类肿瘤的名称。
齐曼周翔石中月赵宏颖金木兰路军
关键词:胃肿瘤胃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肠道菌群与粪便炎性因子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肠道微生物变化与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相关性,进而确定肠道微生物变化是否是导致ROU的致病因素之一。方法选取8名经常发作ROU作为实验组(HR);14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HN)。对粪便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同时用ELISA检测粪便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和IL-22。结果在门水平上,HR中厚壁菌门的丰度高于HN(P<0.05)。在属水平上,HN中Escherichia/Shigella和双歧杆菌的丰度高于HR(P<0.05)。HR组肠球菌的丰度高于HN组(P<0.05)。粪便中IL-10水平在HN、HR组中相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组IL-22水平高于HN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22是ROU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双歧杆菌丰度可能是ROU的保护因素,粪便中IL-22可能是危险因素。结论ROU患者粪便中IL-22与肠道菌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双歧杆菌属丰度显著降低及IL-22水平的升高参与了ROU的发生,且IL-22在ROU发生过程中促炎作用强于它自身及IL-10的抗炎作用,但具体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陈小艳朱宏伟侯瑞丽李志辉路军金木兰
关键词:肠道菌群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22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