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冬梅 作品数:5 被引量:15 H指数:3 供职机构: 粤北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脑瘫患儿个性化康复和教育方案探讨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析脑瘫患儿个性化康复和教育方案的临床观察。方法入选我院2013月7月至2015年6月脑瘫患儿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进行个性化康复和教育方案,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及教育方式,比较两组护理后粗大运动功能测量(the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分值、生命质量指标SF-36,社会支持指标SSRS等指标深入评估情况;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动作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分值、生命质量指标SF-36、社会支持指标SSRS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发育指数、精细动作、大动作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患儿进行个性化康复及教育方案,可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动作质量,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辛冬梅关键词:健康教育 康复训练 脑瘫患儿 个性化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2013年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对小儿脑瘫康复效果。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康复治疗措施,教育组在传统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引导式教育,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教育组总有效率、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社会适应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可进一步提高小儿脑瘫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日常生活能力及智力的恢复,是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 辛冬梅关键词:小儿脑瘫 引导式教育 康复治疗 疗效 应用引导式教育理念结合PT训练对脑瘫患儿康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 应用引导式教育理念结合PT训练(运动疗法)对脑瘫患儿康复的效果观察.方法 纳入该院于2019年1—12月间收治的76例脑瘫患儿,采用电脑随机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取引导式教育理念结合PT训练,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适应性发育商(DQ)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儿ADL、FMA、DQ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ADL、FMA、D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引导式教育理念结合运动疗法可有效促进脑瘫患儿康复,提高DQ评分,改善运动能力. 辛冬梅 申洁琼关键词:运动疗法 脑瘫 康复 小脑电刺激治疗对小儿脑瘫康复疗效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小脑电刺激对小儿脑瘫患者康复疗效。方法将符合脑瘫诊断标准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小脑电刺激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组)各30例,连续治疗6个月,并运用WeeFIM量表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WeeFIM量表评分,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为(87.3±27.6)分,对照组为(65.7±20.9)分;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为(90.7±30.9)分,对照组为(70.1±19.3)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脑电刺激法治疗小儿脑瘫患者,疗效明显,是治疗脑瘫患儿的有效手段之一。 辛冬梅关键词:小脑电刺激 小儿脑瘫 康复疗效 核心肌群训练结合感觉统合训练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通过对脑瘫患儿采取核心肌群训练结合感觉统合训练,观察分析其对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脑瘫患儿中选取8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后增加核心肌群和感觉统合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GMFM-88量表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核心肌群训练结合感觉统合训练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儿的运动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志添 蒋英 辛冬梅 陈明兰 申洁琼关键词:脑瘫 感觉统合训练 粗大运动功能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