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维藩
- 作品数:61 被引量:119H指数:6
-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硅胶负压引流球在胆道手术后的应用
- 1996年
- 胆道手术后腹腔引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手术效果。我院自1985年以来对胆道手术病人应用硅胶负压球引流(以下简称负压引流)。通过近10年的临床观察发现.其引流效果优于传统的引流方法。现将该引流与传统的乳胶管被动引流(以下简称胶管引流)及未放引流的病人的结果比较报告如下:
- 叶谢智华辛维藩吴新民苏存虎
- 关键词:胆道手术后术后腹腔引流负压球引流引流方法引流效果胶管引流
- 全文增补中
- 120例重症胆管炎的治疗体会
- 1993年
- 本文通过对120例重症胆管炎治疗的总结,发现高原地区的重症胆管炎极易并发低氧血症和肝功衰竭。因此,病人入院后,除抗休克、积极的术前准备外,保证供氧,设法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显得十分重要。麻醉方法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来选择,手术应以迅速、简单、有效为原则。另外,术后胆汁引流的变化是观察是否有肝功衰竭的一个重要指标。
- 吴新民辛维藩谢海生
- 关键词:重症胆管炎低氧血症肝功衰竭
- 重症胰腺炎胰周出血的治疗体会
-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胰腺炎胰周出血的原因、临床及病理特点、合理的诊断方案,为临床医师处理此类情况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从1995—2005年治疗的16例重症胰腺炎胰周出血病人,并结合近期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 郭亚民辛维藩吴新民
-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
- 文献传递
- 胰管结石12例诊治体会
-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成因、临病表现及合理的诊断方案和手术治疗方法。为临床医师处理此类情况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从1986年—2004年收治的12例胰管结石,并结合近期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本组均行手术治疗,...
- 白延霖辛维藩郭亚民
- 关键词:胰管结石手术
- 文献传递
- 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在肝包虫病手术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25
- 2006年
- 目的探讨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在肝包虫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23例肝包虫病患者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囊肿切除组(98例)与保留外囊组(125例);囊肿切除组又分外囊切除组(87例)与肝叶部分切除组(11例)。观察指标为术后平均住院日、术中出血量、残腔并发症发生率及原位复发率等。结果囊肿切除组术后残腔并发症发生率及原位复发率均低于保留外囊组(P<0·01)。外囊切除组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均低于肝叶部分切除组(P<0·01)。结论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可有效降低术后残腔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原位复发率,在治疗肝包虫病的手术中是一种首选的合理术式。
- 杨金煜吴新民廖泉辛维藩赵玉沛
- 关键词:外科手术
- 多功能刮吸器切肝术的临床应用
- 吴新民秦长春辛维藩郭亚民杨金煜张树顺赵顺云田文平白延霖叶谢智华徐正光卢岩松安永德巩海玲刘守红
- 该课题将多功能刮吸器在应用于肝叶切除的基础上,在国内首先应用在肝泡型包虫及囊性包虫病的根治性切除,主要解决肝切除手术风险高、难度大、出血多等问题。利用刮碎、钝切、电凝、吸引的方法清晰显露出肝内管道系统,减少手术出血量、缩...
- 关键词:
- 关键词:手术器械肝包虫病
- 肝包虫囊肿破入胆总管37例报告被引量:11
- 1997年
- 作者于1965~1995年间,手术治疗肝包虫囊肿2785例,其中有37例囊肿破入胆总管(占1.3%)。作者对肝包虫囊肿破入胆总管的临床表现、有关检查及手术治疗进行了描述。作者强调:(1)在流行区患者出现腹肌僵硬、黄疸、右上腹疼痛及肝脏肿块,Casoni试验阳性,应想到肝包虫囊肿破入胆总管的可能。(2)B超和CT检查是诊断该病的主要手段。(3)早期手术是治疗该病首选方法。
- 吴新民辛维藩赵顺云
- 关键词:肝包虫病胆总管肝囊肿病例报告
- 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并发胰瘘分析
-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胰瘘的高危因素及诊治。方法回顾我科1991年12月-2005年12月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反应期、全身感染期和残余感染期)96例,术后并发胰瘘29例,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
- 赵顺云辛维藩吴新民郭亚民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胰瘘
- 文献传递
- 30例原发性胆囊癌临床分析
- 1995年
- 30例原发性胆囊癌临床分析青海省人民医院普外科禹跃海,辛维藩,孙家骏随着胆道外科技术的发展,胆囊癌已受到广泛重视,我们回顾了自1982至1990年30例原发性胆囊癌病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0例全部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胆囊癌病例。其中...
- 禹跃海辛维藩孙家骏
- 关键词:胆囊肿瘤原发性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手术老年肠梗阻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复方大承气汤配合手术西药治疗本病39例,并设对照组,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疗效94.9%。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方法对本有理气宽肠,润肠泻下的功能,可缓解症状,改善体征的作用。
- 卢岩松吴新民郭亚明辛维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