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病理
  • 2篇原发性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临床病理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化
  • 2篇病理学
  • 2篇病理诊断
  • 2篇病例
  • 2篇病例报告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电切术治疗
  • 1篇凋亡
  • 1篇多糖
  • 1篇压片
  • 1篇样癌
  • 1篇原发性神经内...
  • 1篇原发性输尿管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解放军第18...
  • 3篇解放军187...
  • 2篇解放军第18...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1篇邓成焕
  • 4篇黄盛清
  • 3篇纪小龙
  • 2篇李志文
  • 1篇余书勇
  • 1篇李维华
  • 1篇邹茜
  • 1篇闫庆国
  • 1篇刘爱军
  • 1篇李威
  • 1篇李克英
  • 1篇沈宏峰
  • 1篇曹晓哲
  • 1篇李青
  • 1篇何耿
  • 1篇熊林
  • 1篇张丰
  • 1篇刘忠
  • 1篇毛高才

传媒

  • 3篇诊断病理学杂...
  • 3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4篇199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先天性颈前左侧错构瘤1例
2002年
李克英邓成焕
关键词:先天性错构瘤颈部肿瘤病例报告
经尿道膀胱肿瘤超脉冲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超脉冲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PKSP+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英国Gyrus公司的经尿道超脉冲等离子体双极电切系统行膀胱肿瘤电切术26例。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60.3±4.2)(36~81)岁,膀胱侧壁有肿瘤分布者12例。结果PKSP+TURBt手术时间(16.3±13.1)(5~48)min,出血量少,无经尿道电切综合征;12例侧壁肿瘤切除时6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1例膀胱穿孔。随访1~21个月,3例复发,2例行PKSP+TURBt,1例改行根治术。结论PKSP+TURBt是一种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熊林余书勇邹茜沈宏峰李威何耿邓成焕
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电切
压片组织细胞学在术中病理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0
1996年
手术中病理诊断要求准确而及时。目前主要是通过冰冻切片来完成。但由于冰冻切片机价格昂贵而许多中小医院尚未开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压片法既快又准确,且又不需冰冻切片机,故很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随机抽取154例术中送检组织进行压片诊断,结果与冰冻诊断一致者135例(87.66%)、不一致者15例(9.74%)、4例取材不当。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其准确率可逐步提高。
纪小龙刘爱军邓成焕王俊文刘忠
关键词:术中病理诊断压片细胞学
山茱萸多糖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究山茱萸多糖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宫颈癌HeLa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3个剂量实验组分别予以12.5,25.0,50.0 g·L-1山茱萸多糖,对照组予以等量0.9%NaCl。用MTT法检测各组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抑制情况,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给药24 h后,低、中、高剂量实验组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7.84±6.96)%,(44.34±6.58)%,(62.44±6.18)%;给药48 h后,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9.63±6.35)%,(58.32±5.74)%,(75.65±6.07)%;给药72 h后,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60.15±5.78)%,(70.71±5.44)%,(88.93±5.16)%。给药48 h后,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HeLa细胞Bcl-2基因表达免疫组化评分(IHS)评分分别为(1.24±0.05),(0.62±0.07),(0.37±0.03),(0.10±0.02)分,3个剂量实验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结论山茱萸多糖可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人宫颈癌HeLa细胞中Bcl-2基因相关。
王之珺李劲邓成焕
关键词:山茱萸多糖宫颈癌增殖凋亡
微波在病理技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6年
微波在病理技术中的应用纪小龙,曹晓哲,邓成焕(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853)自Mayers首次应用微波作为一种组织固定的方法以来[1],1971年Schmidt认为应用微波固定后的组织进行组织化学分析时,所得结果比其它方法更可靠[2],1986...
纪小龙曹晓哲邓成焕
关键词:病理学技术微波特染免疫组化
脉络丛癌三例病理诊断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病例 例1:男,53岁。头痛、头晕伴右侧肢体活动障碍1个月。术中见左顶部皮质区有-4cm×3cm×2cm大小,灰白灰红肿物。例2:男,64岁。间断性头痛伴右眼视力下降2个月。头颅MRI增强示鞍上右侧海绵窦上方眶尖后1.5cm×1.5cm大小病变区,考虑脑膜瘤。术中见右侧鞍旁有-1.2cm×1.2cm×1.0cm包块。例3:女,2岁。
毛高才闫庆国张丰李青邓成焕
关键词:病理诊断间断性头痛肢体活动障碍头颅MRI视力下降皮质区
输卵管妊娠312例临床病理分析
2004年
异位妊娠是妇科最常见的急腹症 ,也是早期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占我国孕产妇死亡总数的 1.6%.现就我院十七年来病检的312例输卵管妊娠作一回顾性分析,重点观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病理特征,从而进一步提高对输卵管妊娠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黄盛清邓成焕李志文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临床病理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孕产妇死亡病检回顾性分析
原发性输尿管癌2例
1996年
邓成焕黄盛清
关键词:原发性
癌肉瘤和肉瘤样癌5例报告被引量:3
2002年
癌肉瘤和肉瘤样癌为极少见的恶性肿瘤,查阅文献仅见个例报道.我院从1990-01月至1999 -12月共收治癌肉瘤和肉瘤样癌5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现报道如下.
黄盛清邓成焕
关键词:癌肉瘤肉瘤样癌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
腹膜后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1例被引量:1
2003年
患者男性,22岁.左上腹隐痛7天,无恶心呕吐,无头晕、心慌、冷汗等低血糖表现.体检:左上腹深触诊触及肿块边缘.B超检查示:腹膜后实质性不均质肿物6cm×7cm,考虑为腹膜后占位病变.遂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左上腹肿块8cm×7cm×5cm,肿块主要与后腹膜相连,小部分与侧腹及横结肠脾曲粘连,与胰腺无粘连.探查肝、胆、脾、胃十二指肠、小肠、肾及肾上腺均无异常发现.遂剥离肿块连同周围肿大淋巴结一并切除.
黄盛清邓成焕李志文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病理病例报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